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231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谷物碎粒30-35、淤泥52-58、虾壳粉14-17、硫酸钾11-14、硝酸铵23-26、硫酸铜1-2、硫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2-3、纳米碳7-10、磷肥16-23、膨胀蛭石粉14-16、硅乳液0.4-0.7、石蜡7-14、EM菌剂4-6、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淤泥发酵成肥料,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添加的土壤改良剂具有增产、保肥保水、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我国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其代价就是日渐污染的大自然环境。随着化工厂污水的随意排泄、农用废弃物的大量堆积,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危害。而淤泥的成分根据水和环境不同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污水厂的淤泥主要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及絮凝所用药剂等组成,是一种以有机成分为主,组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池塘淤泥一般是微生物多一些,也含有一部分有机物和泥砂等无机物。目前对于淤泥的处理工艺很少,一般小企业听之任之,根本不予以处理,本专利技术结合现今环境状况与淤泥的有效成分,对淤泥进行发酵处理使其成为作物的营养成分之一,这样既保护了环境而且作为肥料也节约了成本。膨胀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的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变质矿物,蛭石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可改善土壤的结构,储水保墒,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性,使酸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蛭石还可起到缓冲作用,阻碍PH值的迅速变化,使肥料在作物生长介质中缓慢释放,且允许稍过量地使用肥料而对植物没有危害;蛭石还可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蛭石的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及化学成分特性,使其起着保肥、保水、储水、透气和矿物肥料等多重作用。试验表明:将0.5-1%的膨胀蛭石掺入复合肥中,可使农作物产量提高15-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谷物碎粒30-35、淤泥52-58、虾壳粉14-17、硫酸钾11-14、硝酸铵23-26、硫酸铜1-2、硫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2-3、纳米碳7-10、磷肥16-23、膨胀蛭石粉14-16、硅乳液0.4-0.7、石蜡7_14、EM菌剂4-6、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硫酸锌10-15,麦饭石10-15,百部粉10-15,大蒜粉10-15、纳米碳0.2-0.3、钥酸钠0.4-1.0、偶烷偶联剂KH-5501-2、硫酸亚铁10-12、正硅酸乙酯0.4-0.8、氯化石蜡3-6、竹纤维1_2、酵母硒0.3-0.6、纳米牡蛎壳粉1_2、硼砂1-2、硫酸铜1-2、壳聚糖2-3 ;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钥酸钠、硫酸锌,麦饭石,百部粉,大蒜粉、硫酸亚铁、酵母硒、硫酸铜、纳米牡蛎壳粉和硼砂混匀研磨,再加入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壳聚糖和偶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在12(ΚΓ1400转/分下搅拌2(Γ30分钟后再进行制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温度控制在45-50° C度,将氯化石蜡加热到熔融状态喷涂到颗粒上,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干燥至室温即可。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谷物碎粒、淤泥和EM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42-44%,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4-28天,期间每隔3-5天翻堆一次,再加入虾壳粉、纳米碳、膨胀蛭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后烘干,制成颗粒;(2)硫酸钾、硝酸铵、硫酸铜、硫酸锌、磷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木质素磺酸盐、硅乳液和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在50-60° C下干燥20-40分钟;(3)将石蜡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I)中制得的颗粒与(2)中制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加到熔融的石蜡中,确使石蜡均匀粘附在颗粒表面上,常温冷却干燥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匀即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膨胀蛭石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和吸附性能降低了淤泥中的有害细菌和重金属,通过自身的溶出作用,向草莓提供了许多的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本专利技术利用淤泥发酵成肥料,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添加的土壤改良剂具有增产、保肥保水、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备制成:谷物碎粒35、淤泥56、虾壳粉14、硫酸钾14、硝酸铵24、硫酸铜1、硫酸锌1、木质素磺酸盐 2、纳米碳9、磷肥20、膨胀蛭石粉14、硅乳液0.4、石蜡9、EM菌剂5、土壤改良剂9、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硫酸锌10,麦饭石15,百部粉13,大蒜粉15、纳米碳0.2、钥酸钠0.8、偶烷偶联剂KH-5501、硫酸亚铁10、正硅酸乙酯0.6、氯化石蜡4、竹纤维1、酵母硒0.3、纳米牡蛎壳粉2、硼砂1、硫酸铜1、壳聚糖2 ;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钥酸钠、硫酸锌,麦饭石,百部粉,大蒜粉、硫酸亚铁、酵母硒、硫酸铜、纳米牡蛎壳粉和硼砂混匀研磨,再加入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壳聚糖和偶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在120(Γ1400转/分下搅拌2(Γ30分钟后再进行制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温度控制在45-50° C度,将氯化石蜡加热到熔融状态喷涂到颗粒上,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干燥至室温即可。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谷物碎粒、淤泥和EM菌剂混合均匀,保持含水量42-44%,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4-28天,期间每隔3-5天翻堆一次,再加入虾壳粉、纳米碳、膨胀蛭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后烘干,制成颗粒;(2)硫酸钾、硝酸铵、硫酸铜、硫酸锌、磷肥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木质素磺酸盐、硅乳液和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在50-60° C下干燥20-40分钟;(3)将石蜡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I)中制得的颗粒与(2)中制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加到熔融的石蜡中,确使石蜡均匀粘附在颗粒表面上,常温冷却干燥后与土壤改良剂混匀即可。 将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在刚进行扦插的草莓苗田进行施肥,平均每亩施肥235公斤,对比试验施加相同分量的普通肥料,得到用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草莓苗根粗叶茂,长势好,对照田的草莓苗参差不齐,根细叶黄,长势不太理想,根据后期草莓苗的需要适当追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草莓施肥次数少,草莓个大且座果率高,平均每亩增产1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谷物碎粒30‑35、淤泥52‑58、虾壳粉14‑17、硫酸钾11‑14、硝酸铵23‑26、硫酸铜1‑2、硫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2‑3、纳米碳7‑10、磷肥16‑23、膨胀蛭石粉14‑16、硅乳液0.4‑0.7、石蜡7‑14、EM菌剂4‑6、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硫酸锌10‑15,麦饭石10‑15,百部粉10‑15,大蒜粉10‑15、纳米碳0.2‑0.3、钼酸钠0.4‑1.0、偶烷偶联剂KH‑5501‑2、硫酸亚铁10‑12、正硅酸乙酯0.4‑0.8、氯化石蜡3‑6、竹纤维1‑2、酵母硒0.3‑0.6、纳米牡蛎壳粉1‑2、硼砂1‑2、硫酸铜1‑2、壳聚糖2‑3;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钼酸钠、硫酸锌,麦饭石,百部粉,大蒜粉、硫酸亚铁、酵母硒、硫酸铜、纳米牡蛎壳粉和硼砂混匀研磨,再加入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壳聚糖和偶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在1200~14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再进行制粒,将颗粒加到滚转包衣锅中,温度控制在45‑50°C度,将氯化石蜡加热到熔融状态喷涂到颗粒上,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干燥至室温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用膨胀蛭石淤泥生物包膜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谷物碎粒30-35、淤泥52-58、虾壳粉14-17、硫酸钾11-14、硝酸铵23-26、硫酸铜1-2、硫酸锌1-2、木质素磺酸盐2-3、纳米碳7-10、磷肥16-23、膨胀蛭石粉14-16、硅乳液0.4-0.7、石蜡7-14、EM菌剂4-6、土壤改良剂8-11、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硫酸锌10-15,麦饭石10-15,百部粉10-15,大蒜粉10-15、纳米碳0.2-0.3、钥酸钠0.4-1.0、偶烷偶联剂KH-5501-2、硫酸亚铁10-12、正硅酸乙酯0.4-0.8、氯化石蜡3-6、竹纤维1_2、酵母硒0.3-0.6、纳米牡蛎壳粉1_2、硼砂1-2、硫酸铜1-2、壳聚糖2-3 ;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碳、钥酸钠、硫酸锌,麦饭石,百部粉,大蒜粉、硫酸亚铁、酵母硒、硫酸铜、纳米牡蛎壳粉和硼砂混匀研磨,再加入正硅酸乙酯、竹纤维、壳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不老传奇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