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692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5:23
一种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冻绿刺、梅花、八角莲、桂枝、前胡、佛手柑、短柄五加、瓜蒌皮、栀子叶、乌梢蛇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于各种病毒侵袭引起的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急、慢性炎症,易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而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尤其是迁延不愈者,由于病程日久,病机变化十分复杂,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瘀浊邪毒常交互为患。因此,治疗时须明辨病变的虚实寒热,扶正以祛邪。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畏寒怕冷,稍动则心慌心悸更甚,怔仲不已,面色不华或薰黑,头晕乏力。气短自汗,胸闷或痛,语言低微,舌淡胖有癖斑,边有齿痕,苔白润或水滑,脉沉细或涩或迟,时有结代。心脏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杂音、心音低钝等。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干扰素和心肌细胞营养剂等对症治疗,长期使用效果不好。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冻绿刺、梅花、八角莲、桂枝、前胡、佛手柑、短柄五加、瓜蒌皮、栀子叶、乌梢蛇,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专利技术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冻绿刺30-40份、梅花25-35份、八角莲25-35份、桂枝20-30份、前胡20-30份、佛手柑20-30份、短柄五加10-20份、瓜蒌皮10-20份、栀子叶10-15份、乌梢蛇3-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冻绿刺35份、梅花30份、八角莲30份、桂枝25份、前胡25份、佛手柑25份、短柄五加15份、瓜蒌皮15份、栀子叶12份、乌梢蛇4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冻绿刺30份、梅花25份、八角莲25份、桂枝20份、前胡20份、佛手柑20份、短柄五加10份、瓜蒌皮10份、栀子叶10份、乌梢蛇3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冻绿刺40份、梅花35份、八角莲35份、桂枝30份、前胡30份、佛手柑30份、短柄五加20份、瓜蒌皮20份、栀子叶15份、乌梢蛇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冻绿刺:苦、涩、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杀虫消积,下气祛痰。主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等症。梅花:苦、甘、微酸、凉。归肝、胃、肺经。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临床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症。八角莲:苦、辛、凉。归肺、肝经。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临床用于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痹症等。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痰饮、蓄水证。前胡:辛、苦、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用于咳喘痰多色黄者,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佛手柑:辛、苦、温。归肝、胃、脾、肺经。舒肝理气,和胃化痰。临床用于肝气郁结之胁痛、胸闷,肝胃不和、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暖气、恶心,久咳痰多等症。短柄五加: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解郁和血。用于妇女更年期体虚乏力,潮热、失眠,抑郁不欢,健忘,心悸,头晕,头痛,关节痛等症。瓜蒌皮:甘、苦、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等症。栀子叶:苦、涩、寒。归肺、肝、肾经。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疔毒,痔疮,下疳等。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症。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惊悸、怔忡、胸痹、眩晕等病范畴。患者多由素体亏虚,心之气阴不足,以致发病初期感受时邪后,随即邪毒入侵,内蕴于心,更伤气阴。邪留不去,心脉受损,血行不畅。本专利技术中冻绿刺下气祛痰,为君药,梅花疏肝解郁、生津、化痰,八角莲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为臣药,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前胡降气化痰、,佛手柑疏肝理气、和胃化痰,短柄五加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瓜蒌皮利气宽胸散结,栀子叶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诸药合用共奏下气化痰、清热解毒、温通心阳,养心安神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专利技术中药于2011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66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19~45岁,病程16天~6个月。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心慌心悸,畏寒怕冷,稍动则心慌心悸更甚,怔仲不已,面色不华或薰黑,头晕乏力。气短自汗,胸闷或痛,语言低微,舌淡胖有癖斑,边有齿痕,苔白润或水滑,脉沉细或涩或迟,时有结代。心脏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杂音、心音低钝等。3、治疗方法 3.1处方:冻绿刺35g、梅花30g、八角莲30g、桂枝25g、前胡25g、佛手柑25g、短柄五加15g、瓜蒌皮15g、栀子叶12g、乌梢蛇4g。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治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无异常表现。显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显著减轻,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无异常表现。有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减轻,心电图轻度异常,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脏彩超轻度异常。无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未减轻,心电图异常未改善、心肌酶未改善,心脏彩超未改善。4.2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31例(46.9%),显效20例(30.3%),有效12例(18.3%),无效3例(4.5%),总有效率为95.5%。 5、典型病例 5.1乔某,男,25岁,患者半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头痛,发热、胸闷、心悸等症状。伴有面色灰黑,头昏乏力,肢酸懒言,胸闷气短,时有心悸,自汗,舌淡、苔白,脉沉细,时有歇止。诊断为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心悸、胸闷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5.2王某,女,22岁,因感冒发热,伴咽红且痛,头晕乏力,而住某医院治疗,经用抗生素及输液等对症治疗l周后,体温降至正常,咽痛也除,但时有咳嗽,伴有面色灰黑,头晕乏力,肢酸懒言,胸闷气短,时有心悸,大便塘软,每天2-3次,纳谷不香,舌淡、苔白,脉濡细且弱,时有歇止。确诊为病毒性胸阳痹阻型心肌炎。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包括下述药物:冻绿刺30-40份、梅花25-35份、八角莲25-35份、桂枝20-30份、前胡20-30份、佛手柑20-30份、短柄五加10-20份、瓜蒌皮10-20份、栀子叶10-15份、乌梢蛇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胸阳痹阻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包括下述药物:
冻绿刺30-40份、梅花25-35份、八角莲25-35份、桂枝20-30份、前胡20-30份、佛手柑20-30份、短柄五加10-20份、瓜蒌皮10-20份、栀子叶10-15份、乌梢蛇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药包括下述药物:
冻绿刺35份、梅花30份、八角莲30份、桂枝25份、前胡25份、佛手柑25份、短柄五加15份、瓜蒌皮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清王作军付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