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406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其中,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开关,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以及电动控制机构,设置在直流系统中,用于控制开关。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刀闸容易造成直流系统误操作的问题,实现了直流系统刀闸操作的自动化,进而达到了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直流系统为站内二次设备提供有效的电源系统,因此,确保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至关重要。变电站直流系统刀闸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与否。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用于变电站直流系统刀闸操作的控制装置的设计,对直流系统的刀闸操作全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因为对直流系统的刀闸操作全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所以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样容易造成直流系统误操作,不利于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针对相关技术中人工操作刀闸容易造成直流系统误操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以解决人工操作刀闸容易造成直流系统误操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开关,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以及电动控制机构,设置在直流系统中,用于控制开关。进一步地,开关包括总输出刀闸,蓄电池刀闸,母联刀闸,充电机输出空开和放电空开。进一步地,总输出刀闸包括:第一总输出刀闸和第二总输出刀闸,蓄电池刀闸包括:第一蓄电池刀闸和第二蓄电池刀闸,充电机输出空开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和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放电空开包括:第一放电空开和第二放电空开。进一步地,直流系统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第一充电机、第二充电机、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和智能放电负载,母联刀闸一端连接第一母线和第一总输出刀闸,母联刀闸另一端连接第二母线和第二总输出刀闸;第一总输出刀闸一端连接母联刀闸和第一母线,第一总输出刀闸另一端连接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第一蓄电池和第一放电空开;第二总输出刀闸一端连接母联刀闸和第二母线,第二总输出刀闸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第二蓄电池和第二放电空开;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一端连接第一充电机,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另一端连接第一总输出刀闸、第一蓄电池刀闸和第一放电空开;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机,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另一端连接第二总输出刀闸、第二蓄电池刀闸,和第二放电空开;第一蓄电池刀闸一端连接第一蓄电池,第一蓄电池刀闸另一端连接第一总输出刀闸、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和第一放电空开;第二蓄电池刀闸一端连接第二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刀闸另一端连接第二总输出刀闸、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和第二放电空开;第一放电空开一端连接智能放电负载和第二放电空开,第一放电空开另一端连接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第一总输出刀闸和第一蓄电池;以及第二放电空开一端连接智能放电负载和第一放电空开,第二放电空开另一端连接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第二总输出刀闸和第二蓄电池。进一步地,电动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母联刀闸的分闸与合闸;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总输出刀闸的分闸与合闸;第三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二总输出刀闸分闸与合闸;第四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放电空开分闸与合闸;以及第五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二放电空开分闸与合闸。进一步地,开关包括:第一对辅助接点,用于控制直流系统的电气闭锁关系;以及第二对辅助接点,用于控制直流系统的逻辑闭锁关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系统,该直流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开关和电动控制机构,其中,开关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电动控制机构,设置在直流系统中,电动控制机构根据控制命令控制开关的分闸与合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刀闸容易造成直流系统误操作的问题,实现了直流系统刀闸操作的自动化,进而达到了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锁回路的电路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回路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该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刀闸自动操作的功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进行具体介绍: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开关10和电动控制机构20。开关10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电动控制机构20设置在直流系统中,用于控制开关10。通过采用开关10,并且开关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形成多种闭锁关系,同时还采用电动控制机构20,并且电动控制机构20设置在直流系统中,电动控制机构20根据遥控器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开关10的分闸与合闸。通过采用此种结构,在直流系统的多种闭锁关系中,电动控制机构20根据遥控器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开关10的分闸与合闸,实现了直流系统刀闸操作的自动化,解决了人工操作刀闸容易出现误操作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直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开关10带有两对辅助接点,两对辅助接点分别是第一对辅助接点和第二对辅助接点。第一对辅助接点用于控制直流系统的电气闭锁关系,实现刀闸的现场操作,第二对辅助接点用于控制直流系统的逻辑闭锁关系,实现刀闸的模拟操作。其中,刀闸的现场操作与模拟操作一一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关10可以包括总输出刀闸,蓄电池刀闸,母联刀闸103,充电机输出空开和放电空开。其中,总输出刀闸还可以包括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和第二总输出刀闸1012;蓄电池刀闸还可以包括第一蓄电池刀闸1021和第二蓄电池刀闸1022;充电机输出空开还可以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1041和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1042;放电空开还可以包括第一放电空开1051和第二放电空开1052。通过采用总输出刀闸,蓄电池刀闸,母联刀闸103,充电机输出空开和放电空开,并设置在电路中,可以在直流系统中形成多种电气闭锁关系。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锁回路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锁回路中包括开关10、第一母线L1、第二母线L2、第一充电机U1、第二充电机U2、第一蓄电池C1、第二蓄电池C2和智能放电负载L,其连接关系如下:母联刀闸103一端连接第一母线L1和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母联刀闸103另一端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10),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以及电动控制机构(20),设置在所述直流系统中,用于控制所述开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10),设置在直流系统的闭锁回路中;以及
电动控制机构(20),设置在所述直流系统中,用于控制所述开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包括总输出
刀闸,蓄电池刀闸,母联刀闸(103),充电机输出空开和放电空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输出刀闸包括: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和第二总输出刀闸(1012),
所述蓄电池刀闸包括:第一蓄电池刀闸(1021)和第二蓄电池刀闸(1022),
所述充电机输出空开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1041)和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
(1042),
所述放电空开包括:第一放电空开(1051)和第二放电空开(1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直流系统包括第一母线(L1)、第二母线
(L2),第一充电机(U1)、第二充电机(U2)、第一蓄电池(C1)、第二蓄电池(C2)和智能放电
负载(L),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联刀闸(1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母线(L1)和所述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所
述母联刀闸(10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母线(L2)和所述第二总输出刀闸(1012);
所述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一端连接所述母联刀闸(103)和所述第一母线(L1),
所述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1041)、所述第一蓄
电池(C1)和所述第一放电空开(1051);
所述第二总输出刀闸(1012)一端连接所述母联刀闸(103)和所述第二母线(L2),
所述第二总输出刀闸(10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机输出空开(1042)、所述第二蓄
电池(C2)和所述第二放电空开(1052);
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空开(1041)一端连接第一充电机(U1),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空
开(104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总输出刀闸(1011)、所述第一蓄电池刀闸(1021)和所
述第一放电空开(1051);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彬马荣耀闫维生熊萍张华王德敏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