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当归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干燥根入药,味甘、辛,性温,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护肤美容等功效,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其生长在海拔1800~3000 m的高寒地区,怕暑热和高温干旱,喜凉爽湿润、雨量充足、空气相对湿度大的自然环境,适宜在高寒阴湿区栽培。目前,我国当归完全依靠人工大田栽培满足和供给市场需求。然而,采用传统的人工栽培技术,当归的栽培须历经三个阶段:育苗期(第一年)、成药期(第二年)和留种期(第三年),即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三年时间,全生长期长达500天左右,生产周期长。同时,传统的人工栽培技术,种苗繁育地选用高海拔的生荒地,秋季采挖后贮藏越冬;成药期产地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采用大田移栽的方式种植。其中,育苗时由于开辟荒地,铲除了大量植被,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育苗产地在高海拔地区,运苗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更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种植方法的步骤为:(1)营养基质的配制:田园土和蛭石按照体积为1:1混合后,加完全腐熟的有机厩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备用,或用100%蛭石粉加施有机厩肥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备用;(2)基质的消毒处理:用适量水稀释恶霉灵,均匀喷洒并翻动基质,使消毒液均匀渗入基质成分中,消毒处理后的基质装入营养钵备用;(3)营养钵的制备:采用口径4.0 cm~8.0cm、深8.0cm~10.0cm的纸筒或塑料营养钵装填所述的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以保证当归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为便于搬动调整光照和炼苗,将每50个装好基质的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当归早期抽薹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当归早
期抽薹的种植方法的步骤为:
(1)营养基质的配制:田园土和蛭石按照体积为1:1混合后,加完全
腐熟的有机厩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备用,或用100%蛭石粉加施有机厩
肥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备用;
(2)基质的消毒处理:用适量水稀释恶霉灵,均匀喷洒并翻动基质,
使消毒液均匀渗入基质成分中,消毒处理后的基质装入营养钵备用;
(3)营养钵的制备:采用口径4.0 cm~8.0cm、深8.0cm~10.0cm的
纸筒或塑料营养钵装填所述的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以保证当归幼苗有
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为便于搬动调整光照和炼苗,将每50个
装好基质的营养钵装于硬质塑料水果网框内,再播种;
(4)种子选择及处理
①种子选择: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2年或3年生植株
的优质种子,种子含水量为 12~14%;
②种子处理 :选择当年无病虫害的当归种子,用40%的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或40%的多菌灵拌种,每公斤种子用3g所述的40%的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每公斤种子用2g所述的40%的多菌灵;
(5)播种:向所述的营养钵内基质浇水使其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然
后进行播种,每个营养钵内分散均匀地播种3~5粒,放入种子后轻压
,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然后用筛子将湿润的基质轻轻筛到种子上
,以至于基质能完全覆盖种子,厚度0.5~1cm;
(6)温室温度控制:播种后7天内,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 ℃
, 夜间温度保持在5~10 ℃,播种后8~28天内,白天棚内温度控制
在20 ℃以内,
\t夜间控制在5 ℃左右,以防幼苗徒长;
(7)水分管理: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2.2%~62.4%,播种后的
营养钵内必须保持湿润,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按钵内
的基质,如果感觉湿润且表面有指纹可暂不喷水,否则必须喷水,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