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除尘装置和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233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和空调器,净化除尘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和放电模块;其中,净化主体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净化单体,净化单体包括: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的正极件和负极件;套设在净化单体外侧的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正极件和负极件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与现有技术采用平板作为正极件和负极件相比,带电颗粒只能自正极件(负极件)两端的端部离开柱形电场,避免了带电颗粒自电场的中部离开电场,从而延长了部分带电颗粒在电场中运行的时间和移动位移,利于正极件吸附的带电颗粒,能够增加被正极件吸附的带电颗粒,进而提高了该净化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除尘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气中通常存在颗粒,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或者工业需求,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例如空调器在使用时,需要净化除尘。目前,净化除尘装置主要为静电除尘装置,采用预荷电集尘技术,净化原理为:通过电晕放电使得空气中的颗粒带电,再利用集尘板捕集带电粒子,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现有的静电除尘装置主要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且形成电场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和位于壳体内部且用于放电的电晕极;其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为平板。空气经过电晕极,空气中颗粒会带上负电,带负电的颗粒在正极板和负极板形成电场中移动,被正极板吸附,从而实现净化。但是,由于颗粒进入电场是具有初速度,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为平板,存在部分颗粒还未被正极板吸附就自电场的中部(沿正极板或者负极板长度方向的中部)离开电场,即净化后空气中还存在较多的颗粒,导致净化效率较低。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净化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除尘装置,以提高该净化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净化除尘装置的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和放电模块;其中,所述净化主体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净化单体,所述净化单体包括: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的正极件和负极件;套设在所述净化单体外侧的绝缘层。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正极件为柱形棒,所述负极件为环形板;所述负极件套设在所述正极件的外侧,且所述正极件与所述负极件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正极件为圆柱形棒,所述负极件为圆环形板。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正极件和所述负极件均为环形板;所述负极件套设在所述正极件的外侧,且所述正极件与所述负极件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正极件和所述负极件同轴设置。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净化单体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绝缘层的数目与所述净化单体的数目相同。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净化主体还包括:两端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划分为若干分区的绝缘隔板;所述净化单体和相应的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分区内,且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绝缘隔板接触。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放电模块为金属放电模块;所述金属放电模块包括若干放电针,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针的距离为20-30mm。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放电模块为毛刷放电模块;所述毛刷放电模块包括若干放电毛刷,所述放电毛刷两端的发射头均具有若干碳刷纤维,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毛刷的距离为20-30mm。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绝缘层为陶瓷粉-氧化镁层、电绝缘树脂层、电工绝缘橡胶层、电工用玻璃层、聚酯纤维层或者玻璃纤维层。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净化单体还包括:形成与所述柱形电场的电场方向平行或者垂直的磁场的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正极件和所述负极件上。优选的,上述净化除尘装置中,所述磁体与所述正极件为一体式件,所述磁体与所述负极件为一体式件。基于上述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优选的,上述空调器中,所述放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沿气流方向,所述净化主体位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下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正极件和负极件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与现有技术采用平板作为正极件和负极件相比,柱形电场的开口只位于正极件(负极件)两端的端部,则带电颗粒只能自正极件(负极件)两端的端部离开柱形电场,避免了带电颗粒自电场的中部离开电场,从而延长了部分带电颗粒在电场中运行的时间和移动位移,利于正极件吸附的带电颗粒,能够增加被正极件吸附的带电颗粒,进而提高了该净化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中净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中净化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中带电颗粒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5中:1为净化主体、11为正极件、12为负极件、13为绝缘层、14为壳体、15为绝缘隔板、2为放电模块、3为室内风机、4为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除尘装置,提高了该净化除尘装置的净化效率。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包括净化主体1和放电模块2;其中,净化主体1包括:壳体14;位于壳体14内的净化单体,净化单体包括: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的正极件11和负极件12;套设在净化单体外侧的绝缘层13。需要说明的是,放电模块2释放的电荷为负离子,只要能够保证待净化空气中的颗粒能够带电,放电模块2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可在任意位置。柱形电场,是指在正极件11和负极件12之间的柱形腔内,电场方向沿360°分布,且沿正极件11(负极件12)的长度方向,均具有电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化除尘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放电模块2放置在某一位置,开启放电模块2,使其释放负离子以使待净化空气中的颗粒带电,带电颗粒进入净化主体1的柱形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最终带电颗粒被正极件11吸附,实现净化除尘。通常为了使空气中的颗粒带电,通常采用室内风机3,由放电模块2释放的大量负离子在室内风机3的作用下随风飘落在室内的每个角落,使漂浮在空气中的颗粒荷电,带上负离子。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包括净化主体(1)和放电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1)包括:壳体(14);位于所述壳体(14)内的净化单体,所述净化单体包括:均具有柱形面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的正极件(11)和负极件(12);套设在所述净化单体外侧的绝缘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包括净化主体(1)和放电模块(2);其特征在
于,所述净化主体(1)包括:
壳体(14);
位于所述壳体(14)内的净化单体,所述净化单体包括:均具有柱形面
且相互套设形成柱形电场的正极件(11)和负极件(12);
套设在所述净化单体外侧的绝缘层(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11)
为柱形棒,所述负极件(12)为环形板;所述负极件(12)套设在所述正极
件(11)的外侧,且所述正极件(11)与所述负极件(12)之间具有预设距
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11)
为圆柱形棒,所述负极件(12)为圆环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11)
和所述负极件(12)均为环形板;所述负极件(12)套设在所述正极件(11)
的外侧,且所述正极件(11)与所述负极件(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件(11)
和所述负极件(12)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体的数
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绝缘层(13)的数目与所述净化单体的数目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1)
还包括:两端均与所述壳体(14)的内壁连接,并将所述壳体(14)的内腔
划分为若干分区的绝缘隔板(15);所述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跃辉张辉梁博朱云青王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