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灯及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143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和控光部件,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和汇聚导光部,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所述汇聚导光部设有汇聚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过该控光部件后可以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出光面出射,亮度很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光学模组的装饰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和控光部件,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和汇聚导光部,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所述汇聚导光部设有汇聚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过该控光部件后可以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出光面出射,亮度很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光学模组的装饰灯。【专利说明】 一种装饰灯及装饰灯用光学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LED装饰性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烛泡灯的示意图,其包括支架、LED光源100和反射器200。支架可以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铝材支撑,以利于散热。LED光源100侧贴在支架上,共有3组LED光源,每组2个。反射器200由反射性能较好的铝材制成,其设有通孔,以使LED光源100的光线能够出射,并且该反射器200在其通孔处形成环绕LED光源的侧壁,从而使LED光源的光线能够被侧壁收窄,以提高局部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和控光部件,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和汇聚导光部,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所述入射部为准直入射部,所述汇聚导光部设有汇聚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出射。 优选地,所述汇聚导光部的侧面为所述汇聚反射面。 优选地,所述汇聚导光部呈锥形。 优选地,所述汇聚导光部的侧面设有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为使光线扩散的扩散面。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经磨砂或者蚀纹处理加工成扩散面。 优选地,所述汇聚导光部自其跟所述入射部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入射部包括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和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入射后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所述LED光源的另一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入射后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再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射面正对所述LED光源的发光面,所述第一入射面为准直入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射面后变成平行光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入射面环绕所述LED光源,所述反射面为准直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变成平行光线。 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过该控光部件后,通过汇聚反射面的反射作用,其光束被汇聚到较小的出光面出射,跟现有技术相比,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其亮度可以大大提升。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饰灯,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装饰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控光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剖视图;图5是光线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2和控光部件。所述LED光源2安装在基板I上,通过基板I给所述LED光源2供电,所述基板I可以是陶瓷基板、铝基板或者PCB板。当然,所述基板I还需跟驱动电源电连接,这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无需赘述。所述控光部件整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的玻璃、亚克力或者PC等。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31和汇聚导光部32,所述汇聚导光部32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31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32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322,所述汇聚导光部32自其跟所述入射部31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汇聚导光部32设有汇聚反射面321,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31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32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321反射至所述出光面322出射。所述汇聚导光部32呈锥形,所述汇聚导光部32的侧面为所述汇聚反射面321。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过该控光部件后,通过汇聚反射面321的反射作用,其光束被汇聚到较小的出光面322出射,跟现有技术相比,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其亮度可以大大提升。所述汇聚导光部32的侧面设有反射层,例如可以是镀铝层,以使所述侧面成为反射面。所述出光面322为使光线扩散的扩散面,这样可以使从所述出光面322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所述出光面322经磨砂或者蚀纹处理加工成扩散面。所述入射部31为准直入射部,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过所述入射部31后变成平行光线。所述入射部31包括第一入射面313、第二入射面312和反射面315,所述LED光源2的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313入射后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32,所述LED光源2的另一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312入射后经所述反射面312反射再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32。所述第一入射面313正对所述LED光源2的发光面,这样,所述LED光源2发出的较小角度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313入射,所述第一入射面313为准直入射面,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过第一入射面后,变成平行光线或者近似平行光线。所述第二入射面312环绕所述LED光源2,所述反射面315为准直反射面,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面315后,变成平行光。所述第一入射面313和所述第二入射面312围成所述LED光源2的容置腔311。下面结合图5对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LED光源2发出的较小角度的光线(b,c, d)从正对所述LED光源2发光面的第一入射面313入射,这部分光线经第一入射面313的准直作用变成平行光后进入汇聚导光部32,再经汇聚反射面321反射后从出光面322出射。LED光源2发出的较大角度的光线(a, e)从第二入射面312进入所述入射部31,再经反射面315反射,变成平行光后再进入汇聚导光部32,再经汇聚反射面321反射后从出光面322出射。由于汇聚导光部32自其跟所述入射部31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而出光面设置在小的一端,从而使LED光线集中在较小的出光面322出射。当然,该出光面322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LED光源2的光线经过该控光部件后,通过汇聚反射面321的反射作用,其光束被汇聚到较小的出光面322出射,跟现有技术相比,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其亮度可以大大提升。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饰灯,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当然,该装饰灯还包括用于给所述LED光源供电的驱动电源。【权利要求】1.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和控光部件,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和汇聚导光部,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所述入射部为准直入射部,所述汇聚导光部设有汇聚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导光部的侧面为所述汇聚反射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导光部呈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灯用光学模组,包括LED光源和控光部件,所述控光部件包括入射部和汇聚导光部,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其中一端跟所述入射部连接,所述汇聚导光部的另一端设有出光面,所述入射部为准直入射部,所述汇聚导光部设有汇聚反射面,所述LED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入射部进入所述汇聚导光部后再经所述汇聚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诗涛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