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果番茄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057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8:09
一种小型水果番茄的种植方法属于经济作物种植的领域,它改变了病虫害高发的土壤条件,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可重复利用率及保存率,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平,并使工作人员易于采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对土壤的选择及处理,对塑料薄膜的有效剪裁,对土地进行铺滴灌水带,对番茄树体进行有效搭架等等操作,从而达到相应目的的,具有典型的农业示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属于经济作物种植的领域,它改变了病虫害高发的土壤条件,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可重复利用率及保存率,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平,并使工作人员易于采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对土壤的选择及处理,对塑料薄膜的有效剪裁,对土地进行铺滴灌水带,对番茄树体进行有效搭架等等操作,从而达到相应目的的,具有典型的农业示范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经济作物种植的领域。
技术介绍
樱桃番茄为小型水果番茄,俗称圣女果,因玲珑剔透,酸甜适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备受消费者喜爱,为都市果蔬畅销品种。常规的樱桃番茄栽培主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青枯病死苗问题,该病是番茄生产的大敌,易于感染而无法防治以致颗粒难收;二是品种品质问题。 从病害来说,樱桃番茄常因连作问题而失收,也因土壤本身就地下水位高、土壤有机质低、土壤有害菌占优势、酸性太强等而容易导致病害,而理想的土壤种植,发病率则相对少很多。 从品质来说,樱桃番茄常因种植户过于注重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而少施用有机月巴、生物肥,误用不良有机肥,从而导致果实不够甜,不易保存、下雨易开裂、易染霉菌等现象发生。 然而,无论怎样,樱桃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不单单涉及土壤病害、施肥方法,还涉及种植管理等,应从综合上去整体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优质的种植管理方法。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选取前三造没有种植过茄果类作物的土地、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大于2%、水分充足、排灌方便、PH为5.5-7.5的田块进行种植,先进行翻地曝晒。 每亩采用有机肥3000~60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尿素20公斤,用作基肥,混匀后撒施于畦面,再次翻地使其均匀混合于土壤中,然后进行修沟及平畦,起宽约1.5米(一条垄和一条沟),高约25厘米的高畦。 铺滴管水带,并覆盖已裁成5m—截的透明且耐风化耐撕扯的薄膜,用泥块压紧薄膜,尤其是可以进风的地方,然后等待移栽。 番茄苗移栽株距约I米,亩栽约500棵,先将薄膜开孔后再进行定植,定植后用泥土压紧该孔,然后人工浇淋定根水及回青水,淋水时应防止嫁接口被泥土掩埋,苗情检查时重点要重点注意。 根据该品种的无限生长特性,采用单畦单行栽培方式以达到高度够、光合作用强的效果,要求锯取长约2.2米、直径大于5cm的硬竹立杆为柱,其入地20厘米,柱距约3.5-5米,依行向采用尼龙编织绳缠绕柱顶并横拉立柱,每行的两端的硬竹用硬竹斜撑加固(两条竹与地面呈直角三角型,该直角三角型的斜边向内),完成行向搭架,行与行之间的对位柱用直径为2~3cm的小竹子连接,以提高抗风及自重防倒能力。 每棵番茄苗对应一条竹子,以便往上生长时可被固定。 除了立柱顶端的尼龙编织绳外,竹子还要等距离地拉3层的布条,待番茄苗往上长并有较多枝条时,可固定这些枝条在这些布条上,使其有序地散开生长,充分利用阳光。 苗蔓管理1、线绳引蔓,主枝采取双杆整蔓,采用纺织线或包装绳定位分枝点,分向缠绕双杆后固定于柱顶尼龙绳;2、定期整蔓,嫁接樱桃番茄分蘖能力强,要求适当去除低位蔓、弱蔓、密蔓、交叉蔓、弱势花穗,合理整理侧蔓延伸方向,以加强整体光合作用;3、中后期管理,嫁接樱桃番茄多为无限生长型,枝蔓长至柱顶往往无从延伸,曲折后自然下垂,老嫩相叠,严重影响后期翻花果质量,因此可将其枝条延伸到行与行之间的小竹子上去,以利铺苗,提高生产效果。 肥水管理1、苗蔓期,嫁接樱桃番茄开花前视苗情及叶色进行施肥,一般采用水肥提苗,亩用40公斤复混肥及5公斤尿素兑水后用滴管水带淋施,次数不定;2、花果期,头花定果后,追施壮果肥,亩用25公斤复混肥兑水淋施;花果盛期每大批量采果后定期进行肥水补充,亩用40公斤复混肥兑水淋施,或对畦进行戳洞1cm深,放入复混肥并覆土,另外可喷施叶面肥及相关成分保花保果;3、翻花期,嫁接樱桃番茄一般头果生产结束后于次年春节前后进入“休眠期”,三月开始翻花进行二次挂果,为重要的产量补充期,肥水补充方法同上。 病虫害防治嫁接樱桃番茄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中后期春雨可喷施噁唑菌酮或代森锰锌防止衰退。 在覆盖薄膜前,先用50%多菌灵4g/ IIf?5g/ IIf兑水Ikg稀释后喷洒床面,然后再覆盖薄膜,高温且曝晒2天后才进行定植。 其他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参考相应的种植规程。 本专利技术的益处:a)能有效减少土壤病菌、病毒、病虫的发病情况;b)能有效节水,提闻水的利用率;c)能有效减少塑料薄膜的破损,并方便回收使用;d)能闻效施肥,提闻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e)能有效提高采光率,增加光合作用,并且透风,有利于开花结果,增加产量;f)适宜的搭架及其适宜的高度、行距、株距,有利于采摘、喷药、修剪。 【具体实施方式】 选取前三造没有种植过茄果类作物的土地,经化学、物理检测和目测,可以确定其为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大于2%、水分充足、排灌方便、pH为6.2的田块。 对田块先进行翻地曝晒。 每亩采用有机肥3000~60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尿素20公斤,用作基肥,混匀后撒施于畦面,再次翻地使其均匀混合于土壤中,然后进行修沟及平畦,起宽约1.5米(一条垄和一条沟),高约25厘米的高畦。 铺滴管水带,并覆盖已裁成5m—截的透明且耐风化耐撕扯的薄膜,用泥块压紧薄膜,尤其是可以进风的地方,然后等待移栽。 番茄苗移栽株距约I米,亩栽500棵,先将薄膜开孔后再进行定植,定植后用泥土压紧该孔,然后人工浇淋定根水及回青水,淋水时防止嫁接口被泥土掩埋,苗情检查时重点要重点注意。 根据该品种的无限生长特性,采用单畦单行栽培方式以达到高度够、光合作用强的效果,要求锯取长约2.2米、直径大于5cm的硬竹立杆为柱,其入地20厘米,柱距约3.5-5米,依行向采用尼龙编织绳缠绕柱顶并横拉立柱,每行的两端的硬竹用硬竹斜撑加固(两条竹与地面呈直角三角型,该直角三角型的斜边向内),完成行向搭架,行与行之间的对位柱用直径为2~3cm的小竹子连接,以提高抗风及自重防倒能力。 每棵番茄苗对应一条竹子,以便往上生长时可被固定。 除了立柱顶端的尼龙编织绳外,竹子还要等距离地拉3层的布条,待番茄苗往上长并有较多枝条时,可固定这些枝条在这些布条上,使其有序地散开生长,充分利用阳光。 苗蔓管理1、线绳引蔓,主枝采取双杆整蔓,采用纺织线或包装绳定位分枝点,分向缠绕双杆后固定于柱顶尼龙绳;2、定期整蔓,嫁接樱桃番茄分蘖能力强,要求适当去除低位蔓、弱蔓、密蔓、交叉蔓、弱势花穗,合理整理侧蔓延伸方向,以加强整体光合作用;3、中后期管理,嫁接樱桃番茄多为无限生长型,枝蔓长至柱顶往往无从延伸,曲折后自然下垂,老嫩相叠,严重影响后期翻花果质量,因此可将其枝条延伸到行与行之间的小竹子上去,以利铺苗,提高生产效果。 肥水管理1、苗蔓期,嫁接樱桃番茄开花前视苗情及叶色进行施肥,一般采用水肥提苗,亩用40公斤复混肥及5公斤尿素兑水后用滴管水带淋施,次数不定;2、花果期,头花定果后,追施壮果肥,亩用25公斤复混肥兑水淋施;花果盛期每大批量采果后定期进行肥水补充,亩用40公斤复混肥兑水淋施,或对畦进行戳洞1cm深,放入复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水果番茄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适宜的田块,翻地曝晒,将田块翻犁耙匀;B)在畦上撒上基肥并再次翻耙,起宽约1.5米,高约25厘米的高畦;C)用药进行土壤灭菌;D)铺上滴灌水带,然后再盖上长3~5米/截的透明塑料薄膜,高温且曝晒2天后才进行定植;E)进行经嫁接的番茄苗的定植、浇水和追肥;F)进行搭架;H)进行苗蔓管理和肥水管理;I)进行采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付东曾凡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巴斯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