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拉手及气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01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拉手及气囊支架,其中,双功能安装支架加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以允许将连接支架定位在与已知相同的位置而不考虑使用的具有实质上不同形状和配置的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框架部件。双功能安装支架具有从第二安装表面向上伸出的第一安装表面,以为拉手连接支架提供支撑。第二安装表面为侧面帘式气囊的连接支架提供支撑。第二安装表面还配置有前片和一对侧片,用于将安装支架焊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拉手跨越在安装支架和间隔开的单功能安装支架之间。双功能安装支架上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之间的卷边提供了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拉手装置在机动车辆中的安装,更特别地,涉及一种 可与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一起使用以安装拉手和气嚢附件的支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框架的生产中使用液压成型管状框架部件。液压成型过程从放置 在模板或模具中的标准管状材料开始,所述模板或模具相应于需要形成的特 殊部件而形成。随后将液体导入管状材料内部并加压直至管状材料膨胀至呈 配置好的模板所限定的形状。膨胀并重新定形的管状材料现在具有实质上不 同的形状。通过将切口和其它进入开口形成在重新定形的管状部件中,点焊可以大部分使用液压成型管状部件来制作(例如)汽车的框架。液压成型框架部件的闭合部分可增强汽车框架的强度。因此,车顶框架 的生产中十分需要使用液压成型部件。使用液压成型部件(例如,车顶边纵梁)与之前使用的点焊冲压开口框架部分(例如图1、 2中所描述的)相比可 以改善车顶强度。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可具有恒定的周边,该周边是对车顶 边纵梁横截面在尺寸或几何形状上改变的限制。由于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没 有提供与沖压和焊接的常规车顶边纵梁结构相同的安装表面,用于拉手和帘 式气嚢的连接,所以受到限制的改变横截面的能力对拉手和帘式气嚢的安装 造成了挑战。拉手已经成为乘用车辆特别是在运动型多用途车辆和皮卡中的标准配 置,而帘式侧气嚢已成为在购买汽车时经常选择的流行选配。如图l所反映, 通过各自的支架,拉手通常直接连接至车顶边纵梁,而帘式侧气嚢也在靠近 拉手连接处的位置连接至车顶边纵梁。传统上已知的车顶纵梁结构由两个焊 接在一起形成车顶边纵梁的冲压部件形成。参见图1、 2,外面板设计为与拉 手支撑件相结合,而内面板设计为在需要的位置安装气嚢支架。因为液压成 型车顶边纵梁部件的构成中线条长度的限制,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无法直接提供用于安装拉手和帘式气嚢支架的表面。2002年4月2日授权给Gary Slota等人的美国专利US 6,364,343公开了 一种可连接至车顶边纵梁以在相同位置安装侧面帘式气嚢和拉手的支架。拉 手通过连接件容易地螺紋连接至支架。拉手下面的支架支撑侧面帘式气嚢。 类似地,2004年5月18日授予ThomasBlake等人的专利号6,736,421的美国 专利和2006年9月5日授予Thomas Blake等人的专利号7,100,939的美国专 利教导了 一种在相同位置安装侧面帘式气嚢和拉手中使用的加接至车顶边纵 梁的支架。在Blake专利中,通过安装在帘式气嚢支架上的安装支架连接拉 手。在2004年12月23日公开的专利7>开号2004/0256843的美国专利7>开 文件中,连接至冲压的常规车顶边纵梁用于装载侧面帘式气嚢的支架使拉手 的一个侧面连接至支架远端。在2007年3月8日公开的专利公开号 2007/005220的美国专利公开文件中,含有侧面帘式气嚢、拉手和遮板的模块 紧固至车顶边纵梁以为侧面帘式气嚢和拉手提供共用安装结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适应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的结构缺点的安装支 架以提供相应于传统冲压焊接车顶边纵梁的常规安装表面的安装表面,用于 在常规位置安装拉手和侧面帘式气嚢,其中帘式气嚢与拉手的安装相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可连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以支撑用 于侧面帘式气嚢和拉手的支架的安装支架以克服已知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操作以模仿常规冲压焊接车顶边纵 梁支架结构的安装支架,用于安装侧面帘式气嚢和拉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用于拉手和帘式气嚢连接的连接支架安装至连接到液 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框架部件的安装支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用于拉手和气嚢连接的连接支架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安装支架加接至具有明显不同形状的液压成型 框架部件边纵梁的同时模仿传统沖压焊接车顶侧梁框架部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特征在于安装支架与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在三处连接以 在它们之间提供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特征在于安装支架形成有两个安装表面,用于分别支撑拉手安装支架和侧面帘式气嚢安装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特征在于安装支架在两个安装表面之间的弯曲处设有巻 边以加强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特征在于拉手安装在单功能安装支架和双功能安装支架 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双功能安装支架包括第二安装表面上的一对相 对的侧安装片和前安装片,其可焊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框架部件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点在于第一安装表面从第二安装表面向上伸出以便为 拉手安装支架提供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为拉手连接支架和侧面帘式气嚢连接支架 提供支撑的双功能安装支架,该双功能安装支架结构耐用、制造便宜、维护 简单、装配容易且使用简单有效。通过提供可加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以允许连接支架定位于先前已知 的相同位置的双功能安装支架(不考虑使用的具有实质上不同形状和配置的 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依照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双 功能安装支架具有从第二安装表面向上伸出的第 一安装表面以为拉手连接支 架提供支撑。第二安装表面为侧面帘式气嚢的连接支架提供支撑。第二安装 表面还配置有一对侧片和前片,用于将安装支架焊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 拉手跨越在安装支架和间隔开的单功能安装支架之间。双功能安装支架上的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之间的巻边提供了强度。附图说明通过考虑下列详细公开的专利技术,特别是结合下列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汽车车顶边纵梁的部分立体图,本专利技术为在该现有技术上的改进,图中显示了拉手和侧面帘式气嚢附件的安装;图2为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汽车车顶边纵梁的截面示意图3为类似于图2的截面示意图,但描述了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而显示为阴影的常规侧面帘式气嚢与车顶边纵梁重叠;图4为结合了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双功能安装支架的立体图5为安装在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上的双功能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图6为安装在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上的单功能安装支架和双功能安装支架的立体图7为安装在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上的结合了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安装支架的 截面示意图,气嚢连接支架安装在该支架上;图8为类似于图1的立体图,但显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安装在液压成 型车顶边纵梁上的支撑拉手和侧面帘式气嚢附件的连接支架的安装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和2,能够最佳地看到,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常规拉手和侧 面帘式气嚢附件安装至传统沖压焊接汽车车顶边纵梁。这种传统汽车车顶边 纵梁10分别形成自沖压内外部件12、 13,冲压内外部件焊接在一起以形成 车顶边纵梁。外部件13向上伸出超过内部件以便为拉手15连接支架16的连 接提供安装表面14。侧面帘式气嚢附件17的连接支架18直接连接至内部件 12。连接至气嚢连接支架18的紧固件19伸入车顶边纵梁10的内腔中。利用液压成型制造过程以形成如图3所描述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汽车车顶 边纵梁11受到改变形状以解决例如安装拉手连接支架16的问题的能力的限 制。如图3中可见,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11没有设有其上可安装拉手连接支 架16的安装表面14。由于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11缺少相应于内部件12的 表面,气嚢连接支架18与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11连接得不太好。如图4-8中可见,能够最佳地看到结合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双功能安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拉手和气囊附件连接至机动车辆车顶边纵梁的双功能支架,包含: 第一安装表面,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连接开口以安装所述拉手的一个端部;和 第二安装表面,其以锐角指向所述第一安装表面,所述第一安装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一体化 并从那里向上伸出,所述第二安装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连接开口以将所述气囊附件安装至那里。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7-11-7 11/936,1241、一种用于将拉手和气囊附件连接至机动车辆车顶边纵梁的双功能支架,包含第一安装表面,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连接开口以安装所述拉手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安装表面,其以锐角指向所述第一安装表面,所述第一安装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一体化并从那里向上伸出,所述第二安装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连接开口以将所述气囊附件安装至那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开口在横向 及纵向上偏离所述第 一安装开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所述双功能支架形成有定 位在所述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之间的加强巻边。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表面形成有 一对定位在所述第二安装表面相对端部的连接片以允许将所述双功能支架焊 接至液压成型车顶边纵梁。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表面还形成 有沿所述第二表面的较低边缘延伸的连接凸缘以允许将其焊接至所述车顶边 纵梁。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所述连接片以一定角度指 向与所述第二安装表面。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功能支架,其中,单功能安装支架邻近所述 双功能支架加接至所述车顶边纵梁,以配合所述双功能安装支架用于连接拉 手。8、 一种具有总体上纵向延伸的形成为管状部件的车顶边纵梁、拉手和侧 面帘式气嚢连接件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以锐角指向彼此的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的双功能安装支 架,所述第二安装表面具有可与所述车顶边纵梁结合的连接部件以使所述第 二安装表面离开所述车顶边纵梁定位,所述第一安装表面从所述第二安装表 面向上伸出并具有第 一连接开口 ,该第 一连接开口用于连接所述拉手的第一 端部,所述第二安装表面具有第二连接开口,该第二连接开口用于连接所述侧面帘式气嚢附件;和邻近所述双功能安装支架安装至所述车顶边纵梁的单功能连接支架,包 括相应于所述双功能安装支架的所述第 一安装表面的第 一安装表面,所述单 功能安装支架的所述第 一安装表面具有第三连接开口 ,该第三连接开口用于 连接所述拉手的第二端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开口在横向 及纵向上偏离所述第 一连接开口和第三连接开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双功能支架形成有位 于所述第一安装表面和第二安装表面之间的加强巻边,所述单功能安装支架 具有形成在其所述第一安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大卫A瓦格纳奥马尔法鲁克蒂埃里甘贝特奥丹尼尔J绍洛伊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