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767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临近主机本体的边缘,供与外接装置连接,包括滑轨、可相对于滑轨滑动的转承支架及用于连接外接装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固定连接转承支架,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外接装置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推动外接装置,使外接装置结合于主机本体的第一位置;当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9用力于转承支架使之带动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外接装置结合于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第一方向为朝向主机本体内部的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与其连接的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从而避免外接装置掉落甚至发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外接装置可隐藏于主机本体内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用音响主机、笔记型电脑、投影机、桌上型电脑以及一些系统主机,大多采用USB连接器作为I/O装置,例如连接USB随身碟、USB无线发射装置等。外接装置通常大小规格不大,但一般情况下,外接装置与系统主机连接后,外接装置的绝大部分区域都会露在系统主机的外部,这样的连接方式经常会因为人为疏失(例如碰撞)导致外接装置自系统主机掉落甚至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从而避免外接装置掉落甚至发生损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本体的边缘设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供与外接装置连接,该外接装置具有第一端,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包括滑轨、转承支架及转接部,转承支架可相对于该滑轨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本体的边缘设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供与外接装置连接,该外接装置具有第一端,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包括:滑轨;转承支架,可相对于该滑轨滑动;以及连接部,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该连接部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其中,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该外接装置的该第一端于该连接部,且沿第一方向推动该外接装置,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用力于该转承支架使该转承支架带动该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
本体的边缘设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供与外接装置连接,该外接装置具有第一
端,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包括:
滑轨;
转承支架,可相对于该滑轨滑动;以及
连接部,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该连接部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
其中,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该外接装置的该第一端
于该连接部,且沿第一方向推动该外接装置,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
体的第一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
一状态时,施加作用力于该转承支架使该转承支架带动该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
移动,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
第二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为自该边缘朝向该主机本体内部的方向,且该第
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初始状态与该第
二状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装置具有与
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该第一位置时,该第
二端未露出于该主机本体的该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
还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转承支架,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
抵接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内壁,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内壁与该边缘
之间,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收缩,该转承支架沿
该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伸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