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8-12克,土茯苓18-22克,龙胆草8-12克,车前草18-22克,黄柏8-12克,木通4-8克,柴胡10-14克,生地18-22克,山药8-12克,滑石26-34克,生薏米18-22克,石菖蒲4-8克,甘草梢6-10克;疼痛重者加川楝子12-18克,皂刺8-12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着眼于清利湿热,解毒化浊,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缓解前列腺炎的症状,坚持服药可以改善前列腺增大情况,消除尿频、尿急、尿痛、尿浊,疼痛症状消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之一。因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冗长,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其病因病机如下:其病因多由湿热下注,壅阻精道;或衣裤不洁,邪热内侵;或房事过频,忍精不泄,败精阻碍阴窍;或中气不足,无力运行;或患病日久,精神抑郁,疑虑多思,以致肝郁气滞;或过频,房事过度以致精亏阴损,相火旺盛;或由起居失调,摄调无方,以致冷邪内侵,呆滞肝经。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为:会阴部胀痛不适,甚至涉及肛门,或后尿道痛,或痛引少腹及精索,尿分叉,尿线细,尿痛,尿等待。排尿不适或排尿困难。尿道口有少许淡薄乳白分泌物并伴随有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遗精、射精痛或血精,不育等症。可同时伴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忘记,多梦,头晕乏力,情绪焦虑等。其大致可分为四型。(1)湿热壅滞型症见小便频急,尿道热疼,尿末时有白浊从尿道滴出。少腹,腰骶会阴不适,苔黄腻,脉弦滑数。(2)阴虚火动型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夜眠遗精,或血精尿道有白浊溢出,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3)肾虚阳衰型症见腰膝酸冷,阳痿早泄,遗精,神疲乏力,四肢末端凉,少劳即有精浊溢出,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弱。(4)气血瘀滞型病程日久,气血瘀滞,少腹,腰骶会阴坠胀、隐痛,或见血尿血精,舌质紫暗,见瘀斑,脉多沉涩。前列腺直肠指检:腺体两侧叶常不对称,中心沟消失或变浅,一侧或双侧增大,压痛,有时可扪及大小不同的结节,前列腺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卵磷脂小体数目减少或消失,有淀粉样物质天生。格兰氏染色可发现致病菌。因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冗长,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对前列腺炎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依据中医辩证施治之原则,进行治疗,疗效颇佳。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属中医“精浊”或“淋症”“遗精”等范畴。临床症候虚实夹杂,病程冗长极易复发,医疗颇多棘手。但本专利技术执简驭繁辩分六型脉相、病症、指检,化验合而之则简明扼要,易于临床应用,以改进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8-12克,土茯苓18-22克,龙胆草8-12克,车前草18-22克,黄柏8-12克,木通4-8克,柴胡10-14克,生地18-22克,山药8-12克,滑石26-34克,生薏米18-22克,石菖蒲4-8克,甘草梢6-10克。疼痛重者加川楝子12-18克,皂刺8-12克。其中,川萆薢具有祛风,利湿的功能,可以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土茯苓功能为解毒,除湿,利关节。土茯苓有解毒,利关节,除湿,用于梅毒,膀胱湿热,淋浊,小便频数涩痛。龙胆草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车前草是利水渗湿中药,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黄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木通通利血脉。主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柴胡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生地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活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滑石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纲目》中记载,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生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石菖蒲,在《日华子本草》记载,“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甘草梢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淋浊。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医林纂要》中记载:“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核:怡疝,去痼冷。”皂刺归肝,胃经,拔毒排脓,活血消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着眼于清利湿热,解毒化浊,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缓解前列腺炎的症状,坚持服药可以改善前列腺增大情况,消除尿频、尿急、尿痛、尿浊,疼痛症状消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专利技术,而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实施例1: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8克,土茯苓18克,龙胆草8克,车前草18克,黄柏8克,木通4克,柴胡10克,生地18克,山药8克,滑石26克,生薏米18克,石菖蒲4克,甘草梢6克。疼痛重者加川楝子12克,皂刺8克。实施例2: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12克,土茯苓22克,龙胆草12克,车前草22克,黄柏12克,木通8克,柴胡14克,生地22克,山药12克,滑石34克,生薏米22克,石菖蒲8克,甘草梢10克。疼痛重者加川楝子18克,皂刺12克。实施例3: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10克,土茯苓20克,龙胆草10克,车前草20克,黄柏10克,木通6克,柴胡12克,生地20克,山药10克,滑石30克,生薏米20克,石菖蒲6克,甘草梢8克。疼痛重者加川楝子15克,皂刺10克。下面以几个病例的治疗效果佐证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姚远,男,33岁。患前列腺炎5年,有如下症状:尿频、尿急、尿后白浊,终末尿液混浊,尿道口遗液;小腹、会阴部、睾丸、精索胀痛,并伴口苦,口干而粘,大便秘结。检查: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带数;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前列腺液中可见白细胞数目增加。因其疼痛不重,开药未加加川楝子和皂刺,服用本药每天两次,一个月后,病人症状明显缓解,尿频、尿急、尿后白浊现象基本没有,疼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川萆薢8‑12克,土茯苓18‑22克,龙胆草8‑12克,车前草18‑22克,黄柏8‑12克,木通4‑8克,柴胡10‑14克,生地18‑22克,山药8‑12克,滑石26‑34克,生薏米18‑22克,石菖蒲4‑8克,甘草梢6‑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组成:
川萆薢8-12克,土茯苓18-22克,龙胆草8-12克,车前草18-22克,黄柏8-12
克,木通4-8克,柴胡10-14克,生地18-22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金秀,王张平,朱新锁,
申请(专利权)人:冯金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