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649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包括座框骨架、座椅滑轨、前臂、后臂、前臂安装支座和后臂安装支座,在两侧边板之间增设防下潜横杆,且防下潜横杆的两端头通过连接板与侧边板间接焊接固定;前臂安装支座的中间段向上拱起形成悬空部,前臂上设置有水平的防下潜限位板,后臂安装支座与座椅滑轨连接的锁紧螺钉的上端头伸到对应的锁紧螺母上方;当座框骨架受到冲击力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防下潜限位板抵在前臂安装支座上,座框骨架抵在锁紧螺钉的上端头上。能防止座椅过度下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侧边板向内侧的收缩量,削弱侧边板变形对人体的伤害;并能释放碰撞过程中的人体动能,减少车身反作用动能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零部件结构,尤其是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上通常设置有高调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高度,调角机构用于调整座椅的角度。如图7所示,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由座框骨架1、座椅滑轨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装支座5和后臂安装支座6构成。前臂安装支座5、后臂安装支座6设置在座椅滑轨2的上方并前后间隔设置,前臂3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前臂3的下端与前臂安装支座5铰接,后臂4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后臂4的下端与后臂安装支座6铰接。座椅滑轨2由滑芯和外滑道组成,前臂安装支座5、后臂安装支座6固定在座椅滑轨2的滑芯上。结合图7、图8所示,前臂安装支座5的底板为平面,与滑轨的滑芯完全贴合在一起,为刚性连接。当发生碰撞时,中间过程无法释放能量,人体动能全部传递到滑轨,同时车身反作用到人体的动能也非常大,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结合图7、图9所示,前臂3为上端相对下端逐渐向后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开有座框连接孔3b用于与座框骨架1的侧边板相连,平板的下部开有前臂安装支座连接孔3c用于与前臂安装支座5相连。当座椅受到向下的冲击力时,主要依靠四连杆机构自身的刚性来约束整个座椅向下移动,但四连杆机构的刚性往往不够,当人向下的位移过大时,安全带的束缚作用丧失,人会从安全带的下方滑脱,同时安全带还可能切割颈部,构成安全隐患。另外,当座椅受到向下的冲击力时,座框骨架1的两侧边板会向内侧变形,从而挤压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座椅过度下潜带来的安全隐患;(2)座椅受到向下的冲击力时,座框骨架的两侧边板向内侧变形挤压人体的问题;(3)能释放碰撞过程中的人体动能,同时减少车身反作用动能对人体的伤害。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包括座框骨架(1)、座椅滑轨(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装支座(5)和后臂安装支座(6),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后臂安装支座(6)设置在座椅滑轨(2)的上方并前后间隔设置,前臂(3)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前臂(3)的下端与前臂安装支座(5)铰接,后臂(4)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后臂(4)的下端与后臂安装支座(6)铰接,所述座框骨架(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侧边板(1a),两个所述侧边板(1a)之间设置有防下潜横杆(9),每个所述侧边板(1a)与防下潜横杆(9)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是由侧边板焊接部(10a)和横杆焊接部(10b)构成的一体冲压成型板,所述侧边板焊接部(10a)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后构成“n”形截面,罩在侧边板(1a)的顶部并与侧边板(1a)焊接固定,所述横杆焊接部(10b)的截面为半圆形,将防下潜横杆(9)的上部包裹住并与防下潜横杆(9)焊接固定;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的中间段向上拱起形成悬空部(5a),所述前臂(3)上设置有水平的防下潜限位板(3a),后臂安装支座(6)与座椅滑轨(2)连接的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伸到对应的锁紧螺母(8)上方;当座框骨架(1)受到冲击力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防下潜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装支座(5)上,座框骨架(1)抵在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上。通过在两侧边板之间增设防下潜横杆,且防下潜横杆的两端头通过连接板与侧边板间接焊接固定,即防下潜横杆与连接板焊接,连接板再与侧边板焊接,当防下潜横杆受到冲击变形时,首先带动连接板变形,最后才使侧边板变形;由于连接板变形过程中,已吸收了大量的冲击能量,最后传递到侧边板的冲击力被大大地削弱,从而减少了侧边板向内侧的收缩量,相应地削弱了侧边板变形对人体的伤害。当碰撞发生时,人体动能的传递顺序依次为:座框骨架→前、后臂→前、后臂安装支座→滑轨滑芯→滑轨外滑道→车身地板。其结构设计原理在于:将前臂安装支座的中间段设置成向上拱起的悬空部,避免整个前臂安装支座与滑轨的滑芯完全贴合而形成刚性连接,当碰撞发生时,前臂安装支座能吸收碰撞过程中的人体动能,前臂安装支座会产生变形从而吸收动能,使传递到滑轨的动能减少,相应地,车身反作用到人体的动能也会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也会降低。当座椅下潜时,首先靠高调四连杆机构的刚性来约束下潜的位移量,当四连杆机构的刚性不足以抵挡座椅下潜的力量而继续下潜时,前臂上增设的防下潜限位板会与前臂安装支座接触,最终抵在前臂安装支座上,同时座框骨架抵在锁紧螺钉的上端头上,共同限制座椅继续下潜,避免了下潜量过大而造成安全带失效等安全隐患。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前臂(3)为上端相对下端逐渐向后倾斜的平板,平板的上部相对下部向内错开设置,且错开的距离与座框骨架(1)的侧边板(1a)厚度相等,平板的上部开有座框骨架连接孔(3b),平板的下部开有前臂安装支座连接孔(3c),所述平板的前斜边向内垂直弯折形成前折边(3d),平板上部的后斜边向下延伸后再向内侧水平折弯形成所述防下潜限位板(3a)。平板的上部相对下部向内错开设置,从而在上部的外侧腾出空间用于座框的侧边板,以节约空间,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增加强度;防下潜限位板和前折边均由前臂弯折而成,进一步增加了前臂的整体强度。另外,所述侧边板焊接部(10a)和横杆焊接部(10b)的连接部位冲有三角形加强筋(10c),进一步提高连接板的强度,减少侧边板的变形量。进一步,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上设置有前臂安装支耳,前臂安装支耳相对前臂安装支座(5)向内凹陷,所述前臂(3)的下端正好沉入该凹陷区内;优化布置,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座椅四连杆机构的刚性,以及前臂上增设的防下潜横杆、连接板,并在前臂上增设防下潜限位板,将连接后臂安装支座与座椅滑轨的锁紧螺钉的上端头延伸到锁紧螺母上方,以共同限制座椅下潜,避免了下潜量过大而造成安全带失效等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侧边板向内侧的收缩量,削弱了侧边板变形对人体的伤害。前臂安装支座上设置有悬空部,在碰撞过程中,能吸收人体动能而产生变形,使传递到滑轨的动能减少,同时减少车身反作用到人体的动能,降低碰撞对人体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轴测图。图3是图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前臂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轴测图。图6是图1中前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现有的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图8是现有的前臂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包括座框骨架(1)、座椅滑轨(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装支座(5)和后臂安装支座(6),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后臂安装支座(6)设置在座椅滑轨(2)的上方并前后间隔设置,前臂(3)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前臂(3)的下端与前臂安装支座(5)铰接,后臂(4)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后臂(4)的下端与后臂安装支座(6)铰接,所述座框骨架(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侧边板(1a),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板(1a)之间设置有防下潜横杆(9),每个所述侧边板(1a)与防下潜横杆(9)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是由侧边板焊接部(10a)和横杆焊接部(10b)构成的一体冲压成型板,所述侧边板焊接部(10a)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后构成“n”形截面,罩在侧边板(1a)的顶部并与侧边板(1a)焊接固定,所述横杆焊接部(10b)的截面为半圆形,将防下潜横杆(9)的上部包裹住并与防下潜横杆(9)焊接固定;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的中间段向上拱起形成悬空部(5a),所述前臂(3)上设置有水平的防下潜限位板(3a),后臂安装支座(6)与座椅滑轨(2)连接的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伸到对应的锁紧螺母(8)上方;当座框骨架(1)受到冲击力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防下潜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装支座(5)上,座框骨架(1)抵在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包括座框骨架(1)、座椅滑轨
(2)、前臂(3)、后臂(4)、前臂安装支座(5)和后臂安装支座(6),所述
前臂安装支座(5)、后臂安装支座(6)设置在座椅滑轨(2)的上方并前后
间隔设置,前臂(3)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前臂(3)的下端与前臂
安装支座(5)铰接,后臂(4)的上端与座框骨架(1)铰接,后臂(4)的
下端与后臂安装支座(6)铰接,所述座框骨架(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侧
边板(1a),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板(1a)之间设置有防下潜横杆(9),
每个所述侧边板(1a)与防下潜横杆(9)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连接板(10),
所述连接板(10)是由侧边板焊接部(10a)和横杆焊接部(10b)构成的一
体冲压成型板,所述侧边板焊接部(10a)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后构成“n”
形截面,罩在侧边板(1a)的顶部并与侧边板(1a)焊接固定,所述横杆焊
接部(10b)的截面为半圆形,将防下潜横杆(9)的上部包裹住并与防下潜
横杆(9)焊接固定;
所述前臂安装支座(5)的中间段向上拱起形成悬空部(5a),所述前臂
(3)上设置有水平的防下潜限位板(3a),后臂安装支座(6)与座椅滑轨(2)
连接的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伸到对应的锁紧螺母(8)上方;当座框骨架
(1)受到冲击力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防下潜限位板(3a)抵在前臂安装
支座(5)上,座框骨架(1)抵在锁紧螺钉(7)的上端头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照伦李艳飞淦登攀李远飞李懿邹祚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