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601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放电端,其中壳体上设置有与放电端对应的至少两个容置孔,放电端设置于对应的容置孔内,壳体在放电端之间设置有镂空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隔断放电端,进而避免由于二氧化碳所分解出的碳附着于壳体的表面而导致的放电端之间的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使得都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空气净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空气污染严重情况所致力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光催化以及负离子等。其中,负离子主要是指捕获1个或1个以上电子而带有负电荷的氧离子。负离子能够与细菌和尘埃颗粒结合,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使得细菌和尘埃颗粒沉降于地面,进而达到杀菌和除尘的目的。如图1所示,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该负离子空气净化器10包括电源适配器11、高压产生器12、放电端13以及正极板14。其中,电源适配器11的一输入端与交流市电的火线L(Live Wire)连接,另一输入端与零线N(Naught Wire)连接,进而将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低压,例如12V的直流低压。高压产生器12则进一步将电源适配器11输出的直流低压升压成直流高压,例如6000V的直流高压。正极板14与高压产生器1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放电端13与高压产生器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并在直流高压的作用下向外释放电子。在上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10中,由于正极板14采用虚拟接地,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在放电端13向外释放电子的同时,正极板14必然积聚过量的正电荷。因此,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10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板14上的正电荷会达到饱和,进而降低放电端13的电子释放速度,导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10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此外,现有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还存在以下缺陷:放电端13前端附近的空气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静止的,空气流动性较差,导致放电端13所释放的电子无法及时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获,同样导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较低。放电端13隐藏在壳体内,且两个放电端13之间的壳体是连续设置的,因此放电端13所释放的电子会将空气中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碳,并附着在壳体内壁上,较难清洗。进一步,由于碳本身存在一定的导电性,容易造成放电端13之间产生短路现象。现有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仅依靠放电端13来对外释放电子,其电子浓度相对较低,能够产生的负离子浓度有限,同样导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隔断放电端,避免放电端之间短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放电端,其中壳体上设置有与放电端对应的至少两个容置孔,放电端设置于对应的容置孔内,壳体在放电端之间设置有镂空结构。其中,放电端包括放电纤维束。其中,镂空结构包括圆弧形镂空结构。其中,镂空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电端外围的圆环形镂空结构。其中,圆弧形镂空结构与放电端同心设置。其中,圆弧形镂空结构的宽度大于2mm,圆弧形镂空结构的弧长大于容置孔直径。其中,圆弧形镂空结构的弧度大于30度。其中,壳体包括呈平板状设置的前面板,前面板上设置有与容置孔对应的至少两个圆形凹陷部,容置孔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凹陷部的中心位置。其中,放电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容置孔内且突出于凹陷部的外表面。其中,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高压产生器,电源适配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高压产生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源适配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火线,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零线,第三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接地线,电源适配器将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低压,并将直流低压输出至高压产生器,高压产生器进一步将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低压变换成直流高压并输出,高压产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放电端,第二输出端接参考地,且进一步与电源适配器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其中,参考地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地。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放电端对应的至少两个容置孔,放电端设置于对应的容置孔内,壳体在放电端之间设置有镂空结构,能够有效隔断放电端,进而避免由于二氧化碳所分解出的碳附着于壳体的表面而导致的放电端之间的短路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0包括电源适配器21、高压产生器22、放电端23以及正极板24,其中,放电端包括放电纤维束,电源适配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入端,高压产生器22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源适配器2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火线L,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零线N,而第三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的接地线E(Earth Wire)。电源适配器21将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压(例如,220V的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低压(例如,12V的直流低压),并将该直流低压输出至高压产生器22。高压产生器22则进一步将电源适配器21输出的直流低压变换成直流高压并输出(例如,6000V的直流高压)。高压产生器2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放电端23,第二输出端接参考地,具体地,与正极板24连接。,其中,参考地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地,正极板24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0的壳体接触以实现虚拟接地。由此,使得放电端23在该直流高压的作用下向外释放出电子。其中,高压产生器22的第一输出端与放电端23之间的连接线为高电压线。放电端2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比如,本实施例中,放电端23的数量为三个,但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放电端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六个等等。正极板24可以由任何形状的导体构成,优选为由环形的金属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高压产生器22的第二输出端进一步与电源适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放电端,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放电端对应的至少两个容置孔,所述放电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壳体在所述放电端之间设置有镂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
括壳体和至少两个放电端,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放电端对应的
至少两个容置孔,所述放电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壳体在
所述放电端之间设置有镂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
电端包括所述放电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
空结构包括圆弧形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镂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放电端外围的圆环形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弧形镂空结构与所述放电端同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弧形镂空结构的宽度大于2mm,所述圆弧形镂空结构的弧长大于所述容
置孔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弧形镂空结构的弧度大于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包括呈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于翔孙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聚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