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天赐专利>正文

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290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在一个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个组装在该镜座上的固定座、一个枢设于固定座上并组装于后照镜前侧面的调整座,及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调整座组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片组装于固定座上且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路板。透过以该电路板和驱动机构电连接的设计,使得该角度调整装置的构件的制造与组装较为方便省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整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在车内自动调整角度的左、右后照镜已是许多车辆的基本配备,其控制方式是透过一个设置在镜座与后照镜间的角度调整装置来达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美国专利第4,281,899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角度调整装置,该角度调整装置具有一个组装于固设于镜座(图未示)上的固定座11、一个组装于后照镜(图未示)上并可相对固定座11调转角度的调整座12、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11上并与该调整座12组接的驱动机构13,及三片分别固设于该固定座11上且分别与驱动机构13电连接的导电片14。驱动机构13可分别用以驱使后照镜相对镜座上下与左右偏转,而导电片14是与一个位于车内的控制器(图未示)电连接。使用者可透过该控制器,将控制讯号经由预定导电片14传送至所选定的驱动机构13,使该驱动机构13作动并控制后照镜偏转预定角度。但是该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时,由于导电片14为外型不同的个别元件,所以制造商必须分别制造、组装与库存不同结构的导电片14,相当不便。且导电片14与控制器的导线电连接时,主要是透过电焊的方式,因此在组装上较为麻烦,且当要将角度调整装置拆下维修时也会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制造与组装的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本技术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在一个固设在车辆上的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并包括一个组装在该镜座上的固定座、一个枢设于固定座上并组装于后照镜前侧面的调整座、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上且分别与该调整座组接的驱动机构,及一片组装于固定座上且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路板。透过以该电路板和驱动机构电连接的设计,使得该角度调整装置的构件的制造与组装较为方便省时。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的后侧视图;图2是本新型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前侧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组装于一个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的后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本新型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的实施例,可组装固定在一个固设在车体外的镜座21与一个后照镜22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个用以组装固定在该镜座21上的固定座3、一个可相对固定座3上下左右调转预定角度地套接枢设于固定座3后端部的圆环状调整座4、二个间隔固设于该固定座3中且分别与该调整座4组接的驱动机构5、一片固设于该固定座3前侧面并和驱动机构5电连接的电路板6、一个电连接固定于该电路板6上的第一端子座7,及一个与该第一端子座7可拆离地对应插装而电连接的第二端子座8。该固定座3包括一个开口朝后的圆盖状座本体31,及一个可拆离地盖设于该座本体31前侧的圆形盖体32,且该盖体32与该座本体31前侧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朝外开口320。该圆环状调整座4是套接枢设于该座本体31后端部上,且与该座本体31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后的组装空间40,并可被驱动而相对座本体31上下或左右偏转一预定角度。驱动机构5是分别组装于该组装空间40内,每一个驱动机构5包括一个组装定位于该座本体31上的驱动件51,及一个固设于该调整座4内周面并往后延伸贯穿该座本体3 1的条状齿轨52。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51为电动马达,且具有一个随马达转轴(图未示)转动并与该齿轨52啮合的齿轮511。驱动件51是呈一预定角度的排列方式地组装固定于座本体31中,而分别与相啮合的齿轨52配合控制该调整环4的左右与上下偏转,当其中一个驱动件51被驱动而使齿轮511正转或反转时,相对应的齿轨52会被该齿轮511连动而相对齿轮511往前或往后位移,进而推拉调整座4与其相组接的一侧相对座本体31上下或左右偏转。由于该固定座3、调整座4与驱动机构5都为一般构件,且其作动方式都与现有装置相同,也非本新型的改良重点,因此对于构件的详细结构与作动方式不再详述。该电路板6是固设于该座本体31前侧面,并被该盖体32覆盖住,该电路板6上间隔设置有四分别与驱动件51电连接的导电区域61,而其中两个导电区域61是用以将控制讯号传送至其中一个驱动件51,另外两个导电区域61是控制另一个驱动件51。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6为印刷电路板,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该第一端子座7是固设于该电路板6上,并被该盖体32覆盖地对应位于盖体32的开口320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座7为具有四间隔平行且分别与导电区域61电连接的长条状导电端子71的公端子座,且导电端子71是分别由内往外地朝该开口320延伸。该第二端子座8为具有四导电插孔81的母端子座,并可拆离地由外往内插置于该开口320中,而使第一端子座7的导电端子71对应电连接插入导电插孔81中,且该第二端子座8可用以和来自车内控制器的导线(图未示)电连接,而可将驱动驱动件51的控制讯号经由第一端子座7而传送至电路板6与驱动件51。但是实施时,端子座7、8的型态也可互换,且不以此为限,只要可对应电连接插设。综观上述,透过以单一片电路板6取代现有三片导电片14的设计,可减少该角度调整装置的组成构件数量,进而可使整体构件的制造与组装较为省时方便,且可明显改善个别制造与库存不同外型的导电片14的不便。再加上电连接设置于该电路板6上的第一端子座7,及和第一端子座7可拆离地电连接的第二端子座8的设计,还可使该角度调整装置与该车内控制器间的拆装较为方便。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在一个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个组装在该镜座上的固定座、一个枢设于固定座上并组装于后照镜前侧面的调整座,及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调整座组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片组装于固定座上且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和该第一端子座电连接的第二端子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在一个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个组装在该镜座上的固定座、一个枢设于固定座上并组装于后照镜前侧面的调整座,及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调整座组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片组装于固定座上且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路板。透过以该电路板和驱动机构电连接的设计,使得该角度调整装置的构件的制造与组装较为方便省时。文档编号B60R1/072GK2936839SQ20062012314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郭天赐 申请人:郭天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照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组装在一个镜座与一个后照镜间,该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个组装在该镜座上的固定座、一个枢设于固定座上并组装于后照镜前侧面的调整座,及二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调整座组接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一片组装于固定座上且与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郭天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