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平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98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平台机构,所述双平台机构包括三条支链,三条支链结构相同,自上而下都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球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平台可实现三个移动的运动输出,机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运动学模型简单,使得运动学标定和控制变得容易,同时机构关节少,提高了结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平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平台机构。
技术介绍
并联机器人机构是通过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之间用两个以上的支链相连,每个支链由连杆和运动副组成,运动平台具有两个以上的自由度,而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机构,这与传动的串联机器人在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并联机器人机构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微动操作、制造加工等
,研究人员也专利技术了很多并联机构。但是现有的并联机器人机构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工艺性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平台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运动平台、固定平台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三条支链结构相同,自上而下都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球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第一支链的第一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副与运动平台连接,第一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与第一下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球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二支链的第二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副与运动平台连接,第二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第二下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三支链的第三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三万向节副与运动平台连接,第三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第三下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三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球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其中,第一支链的第一球副、第二支链的第二球副和第三支链的第三球副为机构的驱动副。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为等腰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平台可实现三个移动的运动输出,机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运动学模型简单,使得运动学标定和控制变得容易,同时机构关节少,提高了结构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构的结构框图。 其中:1_运动平台,2-第三万向节副,3-第三转动副,4-第三球副,5-第一万向节副,6-第一转动副,7-第一球副,8-第二万向节副,9-第二转动副,10-第二球副,11-固定平台,L1-第三上连杆,L2-第三下连杆,L3-第一上连杆,L4-第一下连杆,L5-第二上连杆,L6-第二下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双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运动平台1、固定平台11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三条支链结构相同,自上而下都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球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第一支链的第一上连杆L3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副5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一上连杆L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6与第一下连杆L4的一端连接,第一下连杆L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球副7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二支链的第二上连杆L5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副8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二上连杆L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9与第二下连杆L6的一端连接,第二下连杆L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副10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三支链的第三上连杆L1的一端通过第三万向节副2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三上连杆L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3与第三下连杆L2的一端连接,第三下连杆L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球副4与固定平台连接; 其中,第一支链的第一球副7、第二支链的第二球副10和第三支链的第三球副4为机构的驱动副。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11为等腰三角形。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运动平台(1)、固定平台(11)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三条支链结构相同,自上而下都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球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第一支链的第一上连杆(L3)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副(5)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一上连杆(L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6)与第一下连杆(L4)的一端连接,第一下连杆(L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球副(7)与固定平台(11)连接;第二支链的第二上连杆(L5)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副(8)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二上连杆(L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9)与第二下连杆(L6)的一端连接,第二下连杆(L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副(10)与固定平台(11)连接;第三支链的第三上连杆(L1)的一端通过第三万向节副(2)与运动平台(1)连接,第三上连杆(L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3)与第三下连杆(L2)的一端连接,第三下连杆(L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球副(4)与固定平台(11)连接;其中,第一支链的第一球副(7)、第二支链的第二球副(10)和第三支链的第三球副(4)为机构的驱动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运动平台(I)、固定平台(11)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三条支链结构相同,自上而下都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球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第一支链的第一上连杆(L3)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副(5)与运动平台(I)连接,第一上连杆(L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与第一下连杆(L4)的一端连接,第一下连杆(L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球副(7)与固定平台(11)连接; 第二支链的第二上连杆(L5)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副(8)与运动平台(I)连接,第二上连杆(L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9)与第二下连杆(L6)的一端连接,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艺蔡桂钧何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智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