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工专利>正文

多功能电源保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49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机械弹子模数的保险性的保险锁直接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的装置,它的特点是:在一种保险性好的保险锁的锁芯转体上,装上定位、限位装置,在锁芯转体的后部装上转盘及动触头在锁体的尾部装上与动触头相对应的静触头,及接线柱,另外在锁体中部装有保险系数高的保险装置,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投资少,易推广,操作方便,具有保险性,统一操作性为一体的功能。(*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利用机械弹子保险锁直接控制机动车辆的电源,即将机动车辆电源总开关和保险锁组合,利用钥匙操纵开关的一种新型装置。从目前社会市场分析,当前社会上使用的各种机动车辆的电源总控制开关无论是闸刀式,还是按钮式,都不能和其点火开关统一起来,使得驾驶员操纵不方便,而且也缺乏安全感,也使得日益发展的汽车业在社会市场中益专利技术显的表露不足,而利用保险装置直接控制电源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技术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多级模数弹子保险锁的保险性来达到机车总电源和点火开关综合操纵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下装置来实现的,在一种保险系数很高的保险锁的后部分别装有一组常开触头和N组常闭触头(N=4~6)、用工程塑料注定常闭触头及锁体尾部的接线柱,在锁芯转体的前部装上一组可调限位装置,在锁体前部与锁芯转体之间装有H组保险装置。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纵方便,投资少,易推广,节约能源。而且将机动车的电源控制在一处操纵,从而达到具有司机本人方能起动车子的目的。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一个保险锁的锁芯转体1的前部装上一个定位销2,在与定位锁2对应部位装置一个定位孔,在定位孔3的前部装置一个限位划槽4。在锁芯转体1的尾部装上转盘5在转盘5的后面装上一组动合触头6。在锁体7的中部与锁芯转体1的中间装上H组保险装置8(H由锁的保险系数确定)。在锁芯中间配有即定模数的钥匙9,在锁体7的尾部安装用工程塑料10固定的N组静合触头12和接线柱11,(N取4~6组)。当钥匙9插入锁芯时,在保险装置8的模数和钥匙9的模数等同时,便使锁芯转体1带动转盘5,动合触头6,转动一个即定的角度。此时全车电源接通,同时限位销2由定位孔3,滑入限位划槽4。此时,本技术进入安全操作状态,可达到前述各种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源保险锁,其特征在于在锁的锁芯转体(1)的前部装有定位销(2),以及在其对应位置装有定位孔(3),在定位孔(3)的前面装置有限位划槽(4),在锁芯转体(1)的尾部装有转盘(5),在转盘(5)的后面装有一组动合触头(6),在锁体(7)的中部和锁芯转体(1)之间的部分装有H组保险装置(8),H按保险锁的保险系数确定,在锁芯转体(1)的中间配有与保险装置模数相对应模数的钥匙(9),在锁体(7)的尾部装有用工程塑料(10)注定的接线柱(11)和N组静合触头(12)N取4~6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机械弹子模数的保险性的保险锁直接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的装置,它的特点是在一种保险性好的保险锁的锁芯转体上,装上定位、限位装置,在锁芯转体的后部装上转盘及动触头在锁体的尾部装上与动触头相对应的静触头,及接线柱,另外在锁体中部装有保险系数高的保险装置,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投资少,易推广,操作方便,具有保险性,统一操作性为一体的功能。文档编号B60R25/00GK2203941SQ94213559公开日1995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杨国工 申请人:杨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源保险锁,其特征在于:在锁的锁芯转体(1)的前部装有定位销(2),以及在其对应位置装有定位孔(3),在定位孔(3)的前面装置有限位划槽(4),在锁芯转体(1)的尾部装有转盘(5),在转盘(5)的后面装有一组动合触头(6),在锁体(7)的中部和锁芯转体(1)之间的部分装有H组保险装置(8),H按保险锁的保险系数确定,在锁芯转体(1)的中间配有与保险装置模数相对应模数的钥匙(9),在锁体(7)的尾部装有用工程塑料(10)注定的接线柱(11)和N组静合触头(12)N取4~6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工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