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单元以及使用了其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11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7:02
放电单元从电源部(20)向第1放电电极(17)和具备孔部(21)的第1对置电极(14)施加电压来发生电晕放电以产生离子。第1放电电极(17)和第1对置电极(14)被非接触且正交地配置。而且,使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17a)从孔部(21)突出,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17a)突出的一侧的第1对置电极表面(14a)具备半导电性的第1半导电部(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放电单元从电源部(20)向第1放电电极(17)和具备孔部(21)的第1对置电极(14)施加电压来发生电晕放电以产生离子。第1放电电极(17)和第1对置电极(14)被非接触且正交地配置。而且,使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17a)从孔部(21)突出,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17a)突出的一侧的第1对置电极表面(14a)具备半导电性的第1半导电部(18)。【专利说明】放电单元以及使用了其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电单元以及使用了其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利用电晕放电来产生臭氧以及负离子等,来进行室内空间的除菌以及除臭的装置。该装置具有针状电极和接地电极。而且,在针状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被施加高电压,在针状电极的前端部发生电晕放电。由于该电晕放电,将产生臭氧以及负离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防止放电的火花,作为放电电极的针状电极、和作为对置电极的接地电极需要一定的距离。此外,由于针状电极和接地电极被平行地配置,因此离子风的产生方向、和电晕放电的产生部位发生偏离,所生成的离子未被有效地扩散。此外,离子的释放量不容易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3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单元从电源部向针状的第I放电电极、和具备孔部的平板状的第I对置电极施加电压来发生电晕放电,以产生离子。在此,使第I放电电极和第I对置电极非接触且正交地配置,并且使第I放电电极的第I放电电极前端部从孔部突出。而且,第I放电电极前端部突出的一侧的第I对置电极的第I对置电极表面具备半导电性的第I半导电部。 在这种放电单元中,由于第I对置电极表面具有半导电性,因此第I对置电极和第I放电电极靠近。其结果,放电电流增加,因此离子的产生量增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该放电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放电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该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7是该放电单元和静电雾化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空气净化装置的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状态的概念图。 图9是该放电单元和静电雾化单元的变形例I的立体图。 图10是该放电单元和静电雾化单元的变形例2的立体图。 图1l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放电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1lB是该放电单元的放电电路图。 图12是该放电单元的放电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将该放电单元的电阻器配置在基板上的图。 图14是表示该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该放电单元的不同的电阻器的图。 图16是表示具有多个该放电单元的情况的图。 图17是表示该放电单元的第I放电电极和第I对置电极的图。 图1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的概念图。 图18B是该放电单元的第I放电电极前端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再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活性种意味着臭氧等的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成分。此外,离子意味着丢掉电子的氮分子、氧分子以及水等所构成的正离子、或者电子和氧分子等结合的负离子。 (实施方式I)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大致纵长箱形状的空气净化装置I从前面的四面吸入室内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2而将该空气变为净化空气。而且,空气净化装置I将由放电单元7产生的离子、和由静电雾化单元8产生的活性种连同净化空气一起从顶面向室内鼓风。 空气净化装置I具备:具有吸气口 3和排气口 4的主体5、主体5内的鼓风部6、放电单元7、以及静电雾化单元8。主体5通过位于吸气口 3的相反侧的隔板部9被划分为连通吸气口 3和排气口 4的通风路线部10、和空间部11。 鼓风部6由被固定于隔板部9的电动机12、和通过电动机12进行旋转的叶片部13而形成。通过鼓风部6而将从吸气口 3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放电单元7以及静电雾化单元8从排气口 4被吹出。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放电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该放电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如图3、图4所示,放电单元7由平板状的第I对置电极14、针状的第I放电电极 17、支承部件22、电源连接部19、和电源部20(记载于图2)而形成。放电单元7从电源部20向第I放电电极17和第I对置电极14施加电压来发生电晕放电以产生离子。 在此,第I对置电极14由具备孔部21的绝缘性基板16、半导电性的第I半导电部 18、和被设置在第I半导电部18的外周缘的导电部23而形成。第I放电电极17和第I对置电极14被非接触且正交地配置。而且,第I放电电极17的第I放电电极前端部17a贯通圆形的孔部21并突出。此外,第I半导电部18被配备在第I放电电极前端部17a突出的一侧的第I对置电极表面14a。电源连接部19与导电部23电连接。电源部20向电源连接部19以及第I放电电极17施加电压。 另外,即便不存在孔部21,例如即便绝缘性基板16是具有一半大小的半圆的缺口的形状,离子量也会增加。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在针状电极和接地电极被平行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电晕放电区域从针状电极偏向接地电极侧地生成,因此放电区域变小。另一方面,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那样,在第I放电电极17和第I半导电部18被大致正交地对置配置的情况下,形成从第I放电电极17观察具有呈圆锥状扩展的形状的电晕放电区域。因而,电晕放电区域的范围扩展,将产生更多的离子。在设有孔部21的情况下,由于朝向孔部21的端面产生电晕放电,因此若孔部21的直径改变则电晕放电的扩展方式将变化。 如图3、图4所示,绝缘性基板16为平板形状且在大致中央处具有孔部21。绝缘性基板16的端部经由支承部件22而被固定于图2的隔板部9。 支承部件22由固定盖22a、基座22b、和底板22c构成。在此,固定盖22a固定为从两面夹住第I对置电极14。底板22c对第I放电电极17进行固定。若组装图3所示的分解后的部件,则成为图4的一部分被开口的筒形状,支承部件22在内部设有第I放电电极17和第I对置电极14。 电源连接部19由SUS等的不锈钢、铝、金、银、或者铜等形成。另外,电源连接部19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导电性的原料即可。 以下,使用图3、图4来详细地说明各构成的特征。 构成第I对置电极14的绝缘性基板16为四角平板形状,在大致中央处具有孔部21。再者,绝缘性基板16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角形,孔部21的形状也不限于圆形状,可以为四角形、多角形、或者椭圆形状。 进而,绝缘性基板16只要是不易被离子或者臭氧腐蚀的无机系、或氟树脂即可。绝缘性基板16既可以为陶瓷基板,也可以为氟等的树脂基板。作为陶瓷基板,使用的是包含S1、Al、Zn、T1、Mg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从成本和获得容易度出发,氧化铝为适当的。再者,期望绝缘性基板16的表面电阻为1(ΓΩ/ □以上。 此外,如图3所示,第I半导电部18被设置在绝缘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从电源部向针状的第1放电电极、和具备孔部的平板状的第1对置电极施加电压来发生电晕放电以产生离子,使所述第1放电电极和所述第1对置电极非接触且正交地配置,并且使所述第1放电电极的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从所述孔部突出,所述第1放电电极前端部突出的一侧的所述第1对置电极的第1对置电极表面具备半导电性的第1半导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泽秀直中原健吾稻垣纯加藤亮木村真理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