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735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3:27
提供能够提高引线的绝缘耐压性能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照明用光源具备:细长状的框体(20);由框体(20)覆盖的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第二基台(60);由框体(20)覆盖的LED(12);用于使LED(12)发光的点灯电路(80);具有供电插脚(32)、且被设置在框体(2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供电用灯头(30);连接点灯电路(80)和供电插脚(32)的引线(33);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支承部(反射部件(70)),反射部件(70)以使引线(33)从第二基台(60)远离的方式支承引线(33),供电用灯头(30)具有凸部(35),反射部件(70)与凸部(35)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LED(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由于高效率以及长寿命,因此,期待成为以往周知的荧光灯以及白炽灯泡等的各种灯的新的光源,利用了LED的灯(LED灯)的研究开发正在进展。LED灯有,代替在两端部具有电极线圈的直管形荧光灯的直管形的LED灯(直管形LED灯),或者,代替灯泡形荧光灯以及白炽灯泡的灯泡形的LED灯(灯泡形LED灯)等。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以往的直管形LED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43447号公报直管形LED灯具备,例如细长状的透光罩(直管等)、被设置在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灯头、由透光罩覆盖的金属基台、被配置在金属基台上的LED模块、用于使LED模块点灯的点灯电路、以及连接灯头和点灯电路的引线等。在直管形LED灯中,为了对LED模块中发生的热进行散热,利用金属基台等的金属部件,但是,由于直管形LED灯内狭小,因此,引线被配置在金属部件附近的情况多。因此,引线需要充分的绝缘耐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引线的绝缘耐压性能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并且,在直管形LED灯中还存在的问题是,提高从LED模块发出的光的提取效率,以及提高LED模块中发生的热的散热性。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能够实现光提取效率的提高和散热性的提高这两者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的特征为,具备:细长状的透光罩;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基台,该基台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的发光元件;用于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具有灯头插脚的灯头,该灯头被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灯头插脚的引线;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以使所述引线从所述基台远离的方式支承所述引线,所述灯头具有凸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凸部接触。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还具备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反射,所述支承部是所述反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凸部是引导所述引线的引导部,所述支承部由所述凸部引导。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接触。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还具备用于配置所述发光元件的细长状的基板,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与所述基板相对的细长状的平面部、以及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该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沿着所述平面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从所述平面部的两个长边部分相对地竖立设置,所述支承部是,所述第一反射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壁部、所述第二反射壁部以及所述平面部,通过折弯板状部件而成形,在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支承部附近、且所述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反射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弯折部分,形成有缺口部。为了实现所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的特征为,具备:细长状的透光罩;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的细长状的第一基台;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第二基台,该第二基台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上;使发光元件的光反射的细长状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上;以及具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基台相对的细长状的平面部、以及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该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从所述平面部的两个长边部分相对地竖立设置,所述发光模块,被配置在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平面部上。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基台具有一对壁部,即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从所述平面部的短边方向夹住该平面部,所述第一反射壁部,位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反射壁部,位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反射壁部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壁部的高度高,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高度,比所述第二壁部的高度高。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发光模块具有,用于配置所述发光元件的细长状的基板、以及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一对连接端子,所述一对连接端子,被配置在以所述发光元件为基准时的作为所述第二反射壁部侧的所述基板的一方的长边侧,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反射壁部的高度高。在此情况下,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还具备,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电路外壳,该电路外壳被构成为覆盖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基台具有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从所述第二基台的短边方向夹住该第二基台、且沿着所述第一基台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电路外壳具有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一壁部、且在所述第一基台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二壁部、且在所述第一基台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应的部位,以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高度比其他的部位低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基台具有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壁部向所述第二壁部突出,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二壁部向所述第一壁部突出,在所述第一反射壁部的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缺口部,在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缺口部。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缺口部和所述第二缺口部的形状为矩形。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第二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缺口部的开口高度,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高度高,所述第二缺口部的开口高度,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高。并且,本技术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实施方案之一的特征为,具备所述的任一个中所记载的第一或第二照明用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细长状的透光罩; 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基台,该基台由所述透光罩覆盖; 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的发光元件; 用于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 具有灯头插脚的灯头,该灯头被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灯头插脚的引线;以及 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以使所述引线从所述基台远离的方式支承所述引线, 所述灯头具有凸部, 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凸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4 JP 2013-183398;2013.09.04 JP 2013-183391.一种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细长状的透光罩; 
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基台,该基台由所述透光罩覆盖; 
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的发光元件; 
用于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 
具有灯头插脚的灯头,该灯头被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灯头插脚的引线;以及 
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以使所述引线从所述基台远离的方式支承所述引线, 
所述灯头具有凸部, 
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凸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还具备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反射, 
所述支承部是所述反射部件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是引导所述引线的引导部, 
所述支承部由所述凸部引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接触。 
5.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还具备用于配置所述发光元件的细长状的基板,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与所述基板相对的细长状的平面部、以及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该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沿着所述平面部 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从所述平面部的两个长边部分相对地竖立设置, 
所述支承部是,所述第一反射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壁部、所述第二反射壁部以及所述平面部,通过折弯板状部件而成形, 
在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支承部附近、且所述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反射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壁部的弯折部分,形成有缺口部。 
7.一种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细长状的透光罩; 
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的细长状的第一基台; 
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第二基台,该第二基台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上; 
使发光元件的光反射的细长状的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上;以及 
具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基台相对的细长状的平面部、以及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该第一反射壁部和第二反射壁部从所述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冈信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