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士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摇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707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摇杆,包括:一空心支座,其顶端设有穿孔;一主动件,铰接于空心支座内,具有呈球弧型的外壁,该外壁开有至少一条沿经线方向延伸的滑槽;至少一个从动轴,从动轴的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空心支座的侧壁可转动地插装配合;至少一个信号产生装置,用于检测从动轴另一端的旋转运动并产生、输出电信号,信号产生装置固定于空心支座的侧壁,并与从动轴的另一端相对;一摇柄,连接于主动件顶端,并穿过穿孔后竖直向上伸出;一复位机构,安装于空心支座内并与主动件相连,用于驱使主动件在空心支座内转动进而带动摇柄往竖直向上的状态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可靠度高、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但不仅限于航天、军事、工业控制、安防、玩具等产业的新型摇杆
技术介绍
传统的摇杆大都采用摇臂的运动机构,以两支成正交的摇臂轴构成二维平面的X轴和Y轴,二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的座标是由其X轴分量和Y轴分量P(X,Y)所决定。上下两个摇臂通常以上下重迭或摇臂结构部份避让而以共面的方式重迭,两臂呈正交布置。X、Y轴再各自连接一可转动之导电装置如电刷等,此可转动之导电装置再与一位于摇杆本体外部的电位器上的碳膜滑动接触,采集上下两个摇臂的位置讯号的变化。当上下两个摇臂转动时,电位器位置发生变化,电位器电阻发生变化,监测电位器电阻的变化量即可得到上下两个摇臂的X分量和Y分量,信号输出,游标在二维平面上移动。这种传统的摇杆结构,通常由基座、压盖、操纵杆、与操纵杆一端相联接的移动装置及与移动装置对应接触的电器元件所组成,移动装置包括纵向杆及与纵向杆纵向正交配置的横向杆,基座及压盖上设置有供操纵杆穿插的孔,操纵杆安装在基座和压盖之间,操纵杆与压盖之间设置有重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摇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摇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心支座,其顶端设有穿孔;一主动件,铰接于空心支座内,具有呈球弧型的外壁,该外壁开有至少一条沿经线方向延伸的滑槽;至少一个从动轴,从动轴的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空心支座的侧壁可转动地插装配合;至少一个信号产生装置,用于检测从动轴另一端的旋转运动并产生、输出电信号,信号产生装置固定于空心支座的侧壁,并与从动轴的另一端相对;一摇柄,连接于主动件顶端,并穿过穿孔后竖直向上伸出;一复位机构,安装于空心支座内并与主动件相连,用于驱使主动件在空心支座内转动进而带动摇柄往竖直向上的状态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摇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空心支座,其顶端设有穿孔;
一主动件,铰接于空心支座内,具有呈球弧型的外壁,该外壁开有至少一
条沿经线方向延伸的滑槽;
至少一个从动轴,从动轴的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从动轴的另一端与空心
支座的侧壁可转动地插装配合;
至少一个信号产生装置,用于检测从动轴另一端的旋转运动并产生、输出
电信号,信号产生装置固定于空心支座的侧壁,并与从动轴的另一端相对;
一摇柄,连接于主动件顶端,并穿过穿孔后竖直向上伸出;
一复位机构,安装于空心支座内并与主动件相连,用于驱使主动件在空心
支座内转动进而带动摇柄往竖直向上的状态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呈长
方体状,用于嵌入所述滑槽内,从动轴的另一端为圆柱状的导电刷或磁铁;所
述信号产生装置具有与导电刷接触的电阻单元或与磁铁磁感应配合的磁敏元
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摇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秋
申请(专利权)人:郭士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