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华专利>正文

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697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单元,分别通过绝缘子与该真空灭弧室单元上端和下端连接的操作机构,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系统,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下端则设置有与该电流互感器系统通过绝缘拉杆连接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所述操作机构内部设置有主轴,该动能量吸收限位器的上端安装在该主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消耗分闸过程中的多余能量,消除二次重燃的条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有效消耗分闸多余能量的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高压开关设备,其通过分闸与合闸来控制电气系统中电压的通断状态。缓冲器是真空断路器的分闸系统中必备的器件之一,其功用在于防止断路器机构操作过分而使真空灭弧室拉坏,和降低真空断路器分闸时的反弹。但是,现有的缓冲器由于分闸力和惯性动量的缘故,作用于缓冲器上的瞬时冲量会产生一定大小的反作用力,进而造成分闸不彻底,很容易引起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出现闪弧,影响测量精度;严重时甚至降低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并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解决现有真空断路器分闸操作中多余能量容易造成二次重燃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单元,分别通过绝缘子与该真空灭弧室单元上端和下端连接的操作机构,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系统,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下端则设置有与该电流互感器系统通过绝缘拉杆连接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所述操作机构内部设置有主轴,该动能量吸收限位器的上端安装在该主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动能量吸收限位器包括底座,安装在该底座中央的弹簧架,安装在该弹簧架上的缓冲弹簧,与该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的阻尼限位块,以及位于该阻尼限位块上方且上端与所述主轴连接、下端悬空的凸轮,该凸轮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且凸轮的长度至少大于所述缓冲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阻尼限位块与主轴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凸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阻尼限位块与主轴之间的距离。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央还安装有垫片,所述弹簧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该垫片上,而其上端则延伸至所述垫片上方,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垫片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垫片与缓冲弹簧之间还安装有调整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为真空断路器重新设计了分闸过程中的动作机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通过该限位器,能够利用摩擦耗能的原理充分消耗分闸过程中的多余能量,甚至完全消耗多余能量,彻底消灭二次重燃的必要条件,有效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本技术设计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以底座和弹簧架为载体,利用缓冲弹簧受压收缩的特性,来带动阻尼限位块在分闸过程中随缓冲弹簧向下移动,与此同时,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与阻尼限位块产生摩擦力,一边逐步消耗分闸过程中的多余能量,一边继续转动,使得凸轮在受到柔性限位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动能量,进而达到了消除分闸反弹条件的目的。整个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极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动能量吸收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真空灭弧室单元,2-操作机构,3-电流互感器系统,4-绝缘子,5-绝缘拉杆,6-动能量吸收限位器,7-主轴,8-底座,9-弹簧架,10-缓冲弹簧,11-阻尼限位块,12-调整垫,13-垫片,14-螺栓,15-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单元1,分别通过绝缘子4与该真空灭弧室单元1上端和下端连接的操作机构2,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单元1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系统3,在所述操作机构2的下端则设置有与该电流互感器系统3通过绝缘拉杆5连接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6,所述操作机构2内部设置有主轴7,该动能量吸收限位器6的上端安装在该主轴7上。进一步地,所述动能量吸收限位器包括底座8,安装在该底座8中央的弹簧架9,安装在该弹簧架9上的缓冲弹簧10,与该缓冲弹簧10的上端连接的阻尼限位块11,以及位于该阻尼限位块11上方且上端与所述主轴7连接、下端悬空的凸轮15,该凸轮15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且凸轮15的长度至少大于所述缓冲弹簧10处于自然状态时阻尼限位块11与主轴7之间的距离。为了进一步准确控制分闸过程中多余能量的消耗,所述凸轮1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弹簧10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阻尼限位块11与主轴7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安装与调节缓冲弹簧,所述底座8中央还安装有垫片13,所述弹簧架9的下端通过螺栓14固定在该垫片13上,而其上端则延伸至所述垫片13上方,所述缓冲弹簧10位于所述垫片13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垫片13与缓冲弹簧10之间还安装有调整垫12。通过调整垫12可以灵活地对缓冲弹簧位置进行微调,使得分闸过程中的多余能量完全消耗却又不至于动作幅度过大,始终保证分闸过程中凸轮与阻尼限位块处于接触状态,进而持续消耗能量。本技术根据阿基米德螺旋线原理,对凸轮下端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设计,结构巧妙,位置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大程度地消除二次重燃的条件,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安全性大大提高。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单元,分别通过绝缘子与该真空灭弧室单元上端和下端连接的操作机构,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系统,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下端则设置有与该电流互感器系统通过绝缘拉杆连接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所述操作机构内部设置有主轴,该动能量吸收限位器的上端安装在该主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单元,分别通过绝缘子与该真空灭弧室单元上端和下端连接的操作机构,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系统,在所述操作机构的下端则设置有与该电流互感器系统通过绝缘拉杆连接的动能量吸收限位器,所述操作机构内部设置有主轴,该动能量吸收限位器的上端安装在该主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无重燃高压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量吸收限位器包括底座,安装在该底座中央的弹簧架,安装在该弹簧架上的缓冲弹簧,与该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的阻尼限位块,以及位于该阻尼限位块上方且上端与所述主轴连接、下端悬空的凸轮,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华王雯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