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前述摄像机本体的镜头前方的若干反射镜,景物通过反射镜的反射之后再在摄像机本体的感光成像单元上成像;前述反射镜的数量为1个、2个或≥3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反射成像原理,通过若干反射镜将多个方向的景物在同一个感光成像单元上进行成像,通过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同时拍摄前、后两个方向或更多方向的视频图像,可完整的体现目标的全景特征,不仅视域大,而且实现了低成本多向拍摄目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机,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属于光学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字摄像机,主要通过单一CCD或者CMOS进行感光,并借助光学镜头进行成像,其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其采用单一CCD,且采用单一方向镜头,因此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视频图像。当数字摄像机用于交通上时,由于车辆具有前、后向特征,如果只照车尾,看不到车头,则无法了解驾驶员信息和车辆前部特征;如果只照车头,不看车尾,则无法了解车辆尾部特征。如果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各装一个摄像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拍摄前、后两个方向的视频图像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前述摄像机本体的镜头前方的若干反射镜,景物通过反射镜的反射之后再在摄像机本体的感光成像单元上成像。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相对于摄像机本体的感光成像单元的位置能够调节。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相对于摄像机本体的感光成像单元的角度能够调节。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的数量为2个,2个反射镜之间形成夹角。优选的,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前述保护罩竖直设置,摄像机本体在下、反射镜在上,保护罩的上部在前、后两个方向各安装有一个透明窗口。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的数量为1个。优选的,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前述保护罩倾斜设置,保护罩的前端和侧壁上各安装有一个透明窗口。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的数量≥3个,反射镜之间形成夹角。前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镜为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反射成像原理,通过若干反射镜将多个方向的景物在同一个感光成像单元上进行成像,通过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同时拍摄前、后两个方向或更多方向的视频图像,可完整的体现目标的全景特征,不仅视域大,而且实现了低成本多向拍摄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数字摄像机的成像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加装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摄像机本体,101-镜头,102-感光成像单元,2-反射镜,3-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2至图5,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1和若干反射镜2,摄像机本体1又包括:镜头101和感光成像单元102。反射镜2位于镜头101的前方,景物通过反射镜2的反射之后再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从而通过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同时拍摄前、后两个方向或更多方向的视频图像,可完整的体现目标的全景特征,不仅视域大,而且实现了低成本多向拍摄目标。以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具有两个反射镜2为例,参照图2,两个反射镜2之间形成夹角,摄像机本体1通过该两个反射镜2即可看到前、后两个方向的视频图像。其光学原理是:实际景物并不是直接通过镜头101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而是通过反射镜2的一次反射之后再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通过调节反射镜2相对于感光成像单元102的位置和镜头101的焦距,可以控制成像视域,通过调节反射镜2相对于感光成像单元102的角度和镜头101焦距,可以控制前后向视域的成像比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参照图3,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还包括:保护罩3。保护罩3竖直设置,摄像机本体1在下、反射镜2在上,保护罩3的上部在前、后两个方向各安装有一个透明窗口。保护罩3既可以与摄像机本体1采用相对独立的设计,也可以与摄像机本体1设计成为一体。以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具有一个反射镜2为例,参照图4,反射镜2位于镜头101的前方的下部。其光学原理是:位于镜头101前方的实际景物直接通过镜头101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而位于镜头101后方的实际景物则是先通过反射镜2的一次反射之后再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通过调节反射镜2相对于感光成像单元102的位置和镜头101的焦距,可以控制成像视域,通过调节反射镜2相对于感光成像单元102的角度和镜头101焦距,可以控制前后向视域的成像比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还包括:保护罩3。保护罩3倾斜设置,保护罩3的前端和位于下方的侧壁上各安装有一个透明窗口。保护罩3既可以与摄像机本体1采用相对独立的设计,也可以与摄像机本体1设计成为一体。当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具有一个反射镜2时,反射镜2除可以位于镜头101的前方的下部外,还可以位于镜头101的前方的上部,参照图5,此外,反射镜2还可以位于镜头101的前方的左部或者右部,也就是说,反射镜2的具体位置没有固定的限制,只要保证位于镜头101前方的实际景物能直接通过镜头101在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即可。其光学原理同上,不再赘述。同样的,摄像机本体1外也可以独立地设置保护罩3,该保护罩3也可以和摄像机本体1设计成为一体,保护罩3上的透明窗口一个位于前端、另一个位于侧壁上,位于侧壁上的透明窗口的具体位置根据光路具体设定。本技术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反射镜2既可以采用平面镜,也可以采用凸面镜,还可以采用凹面镜。反射镜2既可以采用一个,也可以采用两个,还可以采用大于等于三个,多个反射镜2组合使用,可以同时获得多个方向的图像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摄像机本体(1)的镜头(101)前方的若干反射镜(2),景物通过反射镜(2)的反射之后再在摄像机本体(1)的感光成像单元(102)上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摄像机本体(1)的镜头(101)前方的若干反射镜
(2),景物通过反射镜(2)的反射之后再在摄像机本体(1)的感光
成像单元(102)上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反射镜(2)相对于摄像机本体(1)的感光成像单元(102)的位置
能够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反射镜(2)相对于摄像机本体(1)的感光成像单元(102)的角度
能够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反射镜(2)的数量为2个,2个反射镜(2)之间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式全景摄像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柯维,
申请(专利权)人:吴柯维,北京卓视智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