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主要于机箱内设有卷收单元,并使帘幕上端与卷收单元相组接,又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于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并使该夹持片底端设有可供夹持片于其上滑动的承板,又于该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枢接有抵撑件,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同步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间,而不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使达到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尤指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形成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
技术介绍
都会区中高楼林立,于高楼区域发生火灾时,热气、浓烟及火势便会沿着各楼层间通道蔓延,于火灾统计资料发现,当火灾发生时,大多是因为吸入过多浓烟造成伤亡,直接被火烧伤亡者,反而比率较低,因此,如何防止火灾发生时浓烟乱窜,已为减少火灾伤亡重要课题。各国消防法规中大多有规定建筑物须加装烟控系统,以将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浓烟予以区隔,现有烟控系统主要运用遮烟防火帘幕等设备,一般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未使用时,其帘幕卷收于装设在天花板处机箱,待火灾发生时,方启动帘幕自机箱垂落而下,以阻隔火场浓烟扩散;然,于机箱供帘幕落下的开口,与帘幕间存有缝隙,以致浓烟等经由此缝隙窜流至机箱中,进而窜流至帘幕另侧,此外,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帘幕放下后,帘幕侧边往往不能完全贴合于其两侧轨道壁面,而使帘幕与轨道壁面间留有不小间隙,于此,亦造成浓烟等由该间隙窜流至帘幕另侧情形,造成该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形同虚设。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于使用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于是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进行研发改进,而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关于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帘幕下放后,与帘幕轨道等处产生良好气密性,以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设计人于是研拟出如下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片遮蔽于该开口处。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抵撑件呈三角形。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对应该帘幕的一面组设有气密垫片。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底端进一步组接有气密压条,该配重块位于该气密压条上方处。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于其底侧对应该帘幕的一面处成型有凹部,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能对应容置于该凹部。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夹持片底端与该承板间设有滑动单元。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滑动单元包含成型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以及成型于该承板上的滑槽,该承板上的滑槽与该夹持片底端的滑块对应组接。如上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中,该帘幕轨道衔接于该机箱下方,该帘幕轨道其导槽上端槽口与该机箱的开口相通。借此,当帘幕底侧所设配重块推压于承板,以带动夹持片往下位移时,与夹持片相组接的抵撑件抵推夹持片往前位移,以将帘幕紧密夹掣于夹持片及帘幕轨道其导槽的槽壁间,不致留有任何间隙,据此,以确实防止浓烟窜流至帘幕另侧的情形。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机箱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帘幕轨道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附图标号说明:1 机箱 11 容置空间12 开口 13 遮烟挡片2 卷收单元 21 马达22 传动组件 23 转轴24 驱动器 3 帘幕31 气密压条 32 配重块4 帘幕轨道 41 导槽5 夹持片 51 承板52 滑动单元 521 滑块522 滑槽 53 凹部54 气密垫片 55 枢耳551 枢孔 6 抵撑件61 第一枢孔 62 枢轴63 第二枢孔 64 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包含:一机箱1,于该机箱1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并于该机箱1底侧设有一开口12,且使该机箱1位于其开口12旁侧处组设有具挠性的遮烟挡片13,以使该遮烟挡片13半遮蔽于该开口12处;一卷收单元2,装设于该机箱1的容置空间11内,包含一马达21,及经由齿轮等传动组件22与马达21相组设的转轴23,以及与马达21相耦接的驱动器24,该驱动器24可为浓烟侦测器等;一帘幕3,由防火材质所制成,使该帘幕3上端与该卷收单元2的转轴23相组接,又于该帘幕3底端组接有气密压条31,且使该帘幕3背面位于该气密压条31上方处组接有一配重块32;两帘幕轨道4,衔接于该机箱1下方两侧处,使该两帘幕轨道4各成型有导槽41,使该导槽41沿该帘幕轨道4而设,并使该导槽41上端槽口与该机箱1的开口12相通,以供该帘幕3由该机箱1的开口12经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的槽口进入该导槽41中;两夹持片5,分别位设于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中,并使该两夹持片5沿着两帘幕轨道4其导槽41而下,且使该两夹持片5上端抵设于该机箱1底侧,另其夹持片5底端则组设有承板51,且于该夹持片5底端与承板51间设有滑动单元52,该滑动单元52包含成型于夹持片5底端的鸠尾状滑块521,及成型于承板51上的鸠尾状滑槽522,以与该鸠尾状滑块521滑动组接,又使该两夹持片5其前面底侧处成型有一凹部53,以供该帘幕3其底侧组接的配重块32对应容设于内,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设有一机箱,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烟防火帘幕装置设有一机箱,
并于该机箱内成型有容置空间,且于该机箱底侧设有能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于
该机箱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卷收单元,另设有帘幕,该帘幕上端与该卷收单元相组接,
于该帘幕底侧处组设有配重块,于该机箱两侧处设有帘幕轨道,且该帘幕轨道成型有
沿该帘幕轨道而设的导槽,于该两帘幕轨道其导槽内各设有夹持片,该帘幕位于该导
槽槽壁及夹持片间,该夹持片底端设有能供对应承载该帘幕底侧组设的配重块的承
板,该夹持片与抵撑件一端枢接,该抵撑件另端与该帘幕轨道相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箱于其开口旁侧
处组设有一具挠性的遮烟挡片,该遮烟挡片遮蔽于该开口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防火帘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帘幕轨道于其导槽
的槽底处进一步组设有弹性件一端,该弹性件另端与其相邻的抵撑件相抵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中,曹常俊,陈文振,蔡天贵,游宗镛,李训谷,林大惠,
申请(专利权)人:长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