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405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其步骤包含预组步骤:将衔架设于双胴体浮筒上,运行步骤:使其入水并自浮于水面,再拖曳至预定位置,打桩步骤:于预定位置将数固定桩打入海床;下沉组接步骤:使双胴体浮筒沉入水下并着于海床,设定组装步骤:调整衔架,以完成建置。以此,通过双胴体浮筒将整组构件自浮运行,定位后打桩,完成建置,不需通过大型船机进行海事工程施工,解决了国内欠缺大型船机的窘境,使国人可自行建置离岸式衔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般离岸式施工法,通常为配合海上气象观测、离岸风场观测、海象观测、生态研究或其他离岸作业等而设置离岸式衔架,以利于长时间、常态性离岸作业的进行。然,请参阅图1所示,为习知离岸式衔架的外观图,其包含有一衔架I及一塔体2,目前习知的离岸式施工法,从放置基础、打桩、吊装衔架及运送等,一般皆利用水上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船等大型船机进行海事工程的施工,目前国内欠缺水上起重船及自升式平台船等大型船机,是以对于离岸式衔架的规划及建置皆须仰赖国外团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通过水上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船等大型船机进行海事工程的施工,以解决国内欠缺大型船机的窘境,进而使国人可自行规划及建置离岸式衔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步骤包含有:预组步骤:将一衔架设置于一双胴体浮筒上;运行步骤: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入水,而使其利用该双胴体浮筒所提供的浮力浮于水面,再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拖曳至预定位置处;打桩步骤:于该预定位置处将数个固定桩打入海床; 下沉组接步骤:将该双胴体浮筒注入压舱水,而使该双胴体浮筒沉入水下并着于海床;设定组装步骤:通过置设于该等固定桩顶端的数个调整装置调整该衔架顶面的水平,以完成建置。 进一步地,其中,该打桩步骤利用后打桩的方法打入该等固定桩,其将该等固定桩穿入间隔设于该双胴体浮筒的数个导孔下置,并均匀轮流打入海床中。 进一步地,其中,该打桩步骤利用预打桩的方法打入该等固定桩,其先在该预定位置处下至少一锚固定,再下置该等固定桩,并将该等固定桩打入海床中,而其中的一固定桩于海床上预留一长度,使该双胴体浮筒可下沉并通过预留一长度的该固定桩先行定位,再进行调正处理,而后再下沉使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与该等固定桩接合。 进一步地,其中,于该下沉组接步骤中,通过操作设于该双胴体浮筒上的至少一入水孔,以控制压舱水注入该双胴体浮筒,使该双胴体浮筒以每分钟0.1公尺到每分钟0.5公尺的速度沉入水下。 进一步地,其中,于该预组步骤中,进一步于该衔架上设有一塔体及一保护架,并使该塔体穿设于该保护架间,而使该保护架供限位的效果,且于该设定组装步骤将调整该衔架的水平而达调整该塔体的垂直度,并固定该塔体,而后再拆除该保护架。 进一步地,其中,于该设定组装步骤是以锁固及灌浆接合的方式固定该塔体。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通过双胴体浮筒将整组构件自浮运行,定位后座底打桩,完成建置,而不需通过水上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船等大型船机进行海事工程的施工,以解决国内欠缺大型船机的窘境,进而使国人可自行规划及建置离岸式衔架。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离岸式衔架的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衔架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胴体浮筒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衔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衔架的第三实施例的外观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水后的外观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打粧的不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打粧的不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预打粧的不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座底后的外观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胴体浮筒注入压舱水的剖面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完成建置的外观图。 图中,I衔架 2塔体 10衔架 11固定桩12强化肋 13保护架14塔体15调整装置 20双胴体浮筒 21容置空间22导孔 23入水孔24出气孔30锚SI预组步骤 S2运行步骤 S3打桩步骤 S4下沉组接步骤 S5设定组装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其揭露有一种,该的步骤包含有预组步骤S1、运行步骤S2、打桩步骤S3、下沉组接步骤S4及设定组装步骤S5。执行上述步骤的详细过程如下所述:于预组步骤SI中,请同时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其于一组装码头将一衔架10平均设置于一双胴体浮筒20上,于本专利技术,该双胴体浮筒20的周壁界定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1,使该双胴体浮筒20为一空心结构,而可于水中提供浮力,且该双胴体浮筒20间隔设有数导孔22,另,该双胴体浮筒20更设有一入水孔23及一出气孔24,该入水孔23及该出气孔24与该容置空间21相通,且该入水孔23及该出气孔24可选择性开启,使该容置空间21注入水,而该衔架10为一固定桩式双叉衔架,其具有数个固定桩11,该等固定桩11为空心结构,可供延伸组接,且该等固定桩11间隔设置于该双胴体浮筒20上,并与该等导孔22对应设置,且相邻的该等固定桩11间设有数个强化肋12,该等强化肋12斜向设置且交叉设于该等固定桩11间,另,该等固定桩11中间进一步设有一保护架13,且该保护架13沿该等固定桩11的径向设置,此外,该衔架10上进一步设有一塔体14,且该塔体14延伸穿过该保护架间13,但此仅为一实施例,而非局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态样,请再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该衔架亦可选择为一斜桩式单叉衔架或一斜桩式单斜衔架。 于运行步骤S2中,请再参阅图7所示,其将设有该衔架10的该双胴体浮筒20入水,而使其利用该双胴体浮筒20所提供的浮力自浮于水面,再将设有该衔架10的该双胴体浮20筒通过拖船拖曳至预定位置处,并通过该拖船的辅助供设有该衔架10的该双胴体浮筒20定位。 于打桩步骤S3中,请再参阅图8及图9所示,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利用后打桩的方法打入固定桩,其可先选择在该预定位置处下锚30固定,再将该等固定桩11的一穿入对应的该等导孔22下置,以供定位,接续再将其他的该等固定桩11分别穿入其他的该等导孔22,并一一均匀轮流打入海床中,以达固定的目的,但此仅为一实施例,而非局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态样,请再参阅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亦可选择利用预打桩的方法打入固定桩,其先在该预定位置处下锚30固定,再下置数个固定桩11,并将其打入海床中,而其中的一固定桩11于海床上预留一较长的长度,使本专利技术可下沉并通过较长的该固定桩11先行定位,再进行调正处理,而后再下沉使设有该衔架10的该双胴体浮筒20与该等固定桩11接合。 于下沉组接步骤S4中,请再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其将该双胴体浮筒20的该入水孔23及该出气孔24选择性开启,使该容置空间21注入压舱水,并通过操作该入水孔23控制压舱水的注入,而使该双胴体浮筒20以每分钟0.1公尺到每分钟0.5公尺的速度沉入水下,且于下沉过程中,该保护架13具有限位的功效,可将该塔体14限位于该保护架13内,而避免该塔体14与该衔架10发生碰撞,当该双胴体浮筒20下沉至着于海床时,可将该等固定桩11再打入海床,以进一步稳定该衔架。 于设定组装步骤S5中,请再参阅图13所示,其通过置设于该等固定桩11顶端的数个调整装置15调整该衔架10顶面的水平,从而达调整该塔体14的垂直度,而后并以锁固及灌浆接合的方式固定该塔体14,然后再拆除该保护架13,此外,并可进一步设置一工作平台及其他舣品,以完成建置。 以此,本专利技术的,通过预组步骤S1、运行步骤S2、打桩步骤S3、下沉组接步骤S4及设定组装步骤S5,使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有: 预组步骤:将一衔架设置于一双胴体浮筒上; 运行步骤: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入水,而使其利用该双胴体浮筒所提供的浮力浮于水面,再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拖曳至预定位置处; 打桩步骤:于该预定位置处将数个固定桩打入海床; 下沉组接步骤:将该双胴体浮筒注入压舱水,而使该双胴体浮筒沉入水下并着于海床; 设定组装步骤:通过置设于该等固定桩顶端的数个调整装置调整该衔架顶面的水平,以完成建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有: 预组步骤:将一衔架设置于一双胴体浮筒上; 运行步骤: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入水,而使其利用该双胴体浮筒所提供的浮力浮于水面,再将设有该衔架的该双胴体浮筒拖曳至预定位置处; 打桩步骤:于该预定位置处将数个固定桩打入海床; 下沉组接步骤:将该双胴体浮筒注入压舱水,而使该双胴体浮筒沉入水下并着于海床; 设定组装步骤:通过置设于该等固定桩顶端的数个调整装置调整该衔架顶面的水平,以完成建置。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打桩步骤利用后打桩的方法打入该等固定桩,其将该等固定桩穿入间隔设于该双胴体浮筒的数个导孔下置,并均匀轮流打入海床中。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浮船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打桩步骤利用预打桩的方法打入该等固定桩,其先在该预定位置处下至少一锚固定,再下置该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伯峰林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