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内存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529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丰富电子设备能够处理的任务类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为不同结构的处理器;易失性存储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相连,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数据和/或来自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内存划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及嵌入式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PC (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可以通过PC等电子设备进行工作、上网等操作,丰富人们的生活。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PC、PAD还是手机,其中都会包括一个处理器,例如可以是CPU(中央处理器)或MCU (微控制单元)等等,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处理器的性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随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用户可能在不同时候需要在一台电子设备中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是酷睿i7处理器,而有时用户可能需要使用ARM处理器来完成相应任务,根据现有技术的现状,这种需求是无法满足的,可见,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架构决定了这些电子设备能够完成的任务类型过于单一,能够完成的任务量也明显不足,对于用户来说这些电子设备也无法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只有一个处理器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完成的任务单一、能完成的任务量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丰富电子设备能够处理的任务类型的技术效果。 —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 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为不同结构的处理器; 易失性存储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相连,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数据和/或来自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一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处理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封装于所述处理芯片上,所述处理芯片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的中断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第一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或将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处理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封装于所述处理芯片上,所述处理芯片中还包括互联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总线与所述互联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二总线与所述互联单元相连,所述互联单元还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总线与所述第二总线为相同类型的总线,或所述第一总线与所述第二总线为不同类型的总线; 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互联单元向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所述第一数据或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互联单元向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所述第二数据或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一数据。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内存控制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内存控制器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相连; 所述内存控制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及使所述第二处理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和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三存储区域。 较佳的,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和所述内存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处理芯片上。 较佳的,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和所述内存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处理芯片外。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内存管理单元及图形处理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内存管理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器相连。 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内存管理单元、网络互连单元及至少一个外设控制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内存管理单元与所述网络互连单元相连,所述网络互连单元还与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控制器相连。 较佳的,所述第一处理器对应于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对应于第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相同或不同。 较佳的,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包括第一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一静态存储区域,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包括第二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二静态存储区域; 所述第一动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关的第一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一静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关的第一非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二动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关的第二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二静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关的第二非操作系统数据;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或由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时,所述易失性存储器释放所述第一动态存储区域及所述第二动态存储区域。 —种内存划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及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相连的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第一触发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息,将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 较佳的,获得第一触发信息,包括: 获得用于开启所述电子设备的开启指令; 通过执行所述开启指令,获得所述第一触发信息。 较佳的,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连接的内存控制器时,在将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之后,还包括:将获得的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分区信息存储到所述内存控制器中。 较佳的,在将获得的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分区信息存储到所述内存控制器中之后,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访问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第一地址的第一访问指令; 根据所述内存控制器存储的所述分区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是否属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或所述第三存储区域; 当所述第一地址属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或所述第三存储区域时,通过所述内存控制器访问所述第一地址。 较佳的,在将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划分为第一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一静态存储区域,及将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划分为第二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二静态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动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关的第一操作系统数据,所述第一静态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201310407608.html" title="一种电子设备及内存划分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电子设备及内存划分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为不同结构的处理器;易失性存储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相连,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数据和/或来自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一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 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为不同结构的处理器; 易失性存储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相连,用于存储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数据和/或来自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区域、及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所共用的第三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或通过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从所述第一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处理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封装于所述处理芯片上,所述处理芯片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的中断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第一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或将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指令传输至所述第一处理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处理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封装于所述处理芯片上,所述处理芯片中还包括互联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总线与所述互联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二总线与所述互联单元相连,所述互联单元还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总线与所述第二总线为相同类型的总线,或所述第一总线与所述第二总线为不同类型的总线; 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互联单元向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所述第一数据或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过所述互联单元向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所述第二数据或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一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内存控制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内存控制器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相连; 所述内存控制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三存储区域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三存储区域,及使所述第二处理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和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访问所述第三存储区域。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和所述内存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处理芯片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和所述内存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处理芯片外。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内存管理单元及图形处理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内存管理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器相连。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内存管理单元、网络互连单元及至少一个外设控制器;所述互联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内存管理单元与所述网络互连单元相连,所述网络互连单元还与所述至少一个外设控制器相连。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对应于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对应于第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相同或不同。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包括第一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一静态存储区域,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包括第二动态存储区域和第二静态存储区域; 所述第一动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关的第一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一静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关的第一非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二动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关的第二操作系统数据; 所述第二静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关的第二非操作系统数据;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由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或由所述第二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