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管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26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降低经由供电缆线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接触件(2)、断路器(4)、筐体(1)、手柄罩(5)。手柄罩(5)安装在筐体(1)上,在覆盖断路器(4)的操作手柄(40)的关闭位置与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手柄罩(5)构成为,以支承在筐体(1)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而且,在手柄罩(5)的与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线管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布线管连接装置,更详细地讲,涉及使布线管的导体和供电缆线的芯线电连接的布线管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例,例示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2-114000)记载的布线管用插头。该现有例具有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的接触件、对连接接触件和供电缆线的电路进行断路的断路器、以及将接触件和断路器收纳在内部的筐体。另外,断路器由流过异常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负载电流)时断开触点(off)的电路断路器、或不仅是异常电流还在流过泄漏电流时断开触点的漏电断路器等构成。并且,在断路器中设有使强制断开的触点复位(闭合)、或手动开闭触点的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通过在筐体的前表面开口的开口窗露出到筐体外。但是,在文献1记载的现有例中,由于操作手柄露出到筐体外,所以,可能对操作手柄进行误操作而使经由供电缆线的供电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经由供电缆线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具有接触件、断路器、筐体、手柄罩。所述接触件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所述断路器对连接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所述断路器具有用于手动进行所述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所述筐体在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接触件和所述断路器收纳在内部。所述手柄罩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在覆盖所述操作手柄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手柄罩构成为,以支承在所述筐体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主视图。图2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主视图。图3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图。图3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图4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图4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剖视图。图5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且利用锁进行上锁时的剖视图,图5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装配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以下简称为“插头P1”。)的布线管100进行简单说明。布线管100如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是以往公知的,如图1和图6所示,构成为在截面形状为大致正六边形的管主体102内配设有3条导体101A、101B、101C。插入槽103沿着长边方向在管主体102的下表面开口。插头P1的接触件2穿过该插入槽103而插入到管主体102内。3条导体101A、101B、101C中的相当于单相3线式的布线的中性线的1条导体(导体101C)配置在管主体102内的顶面上。并且,3条导体101A、101B、101C中的相当于电压线的其余2条导体(导体101A、101B)配置在管主体102内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但是,管主体10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正六边形,例如有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四边形。并且,布线管100的布线方式也不限于单相3线式的布线方式,例如有时是三相3线式或三相4线式等布线方式。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插头P1具有接触件2、断路器4、筐体1。接触件2与布线管100的导体101A、101B、101C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通。断路器4对连接接触件2和供电缆线150的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筐体1将接触件2和断路器4收纳在内部。如图1~图3B所示,筐体1由主体10和罩11构成。主体10由下表面开口的角筒状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罩11由上表面开口的角筒状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与主体10的下表面侧结合。在主体10的上表面安装有保护接触件2的保护罩12。保护罩12为扁平箱状,其宽度尺寸(图2A中的进深方向的尺寸)比布线管100的插入槽103的宽度尺寸(插入槽103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窄。并且,在保护罩12上,在从上表面到侧面的范围内形成有沿着布线管100的长边方向的凹部12A(参照图3B)。并且,在沿着保护罩12的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图2A中的进深方向的两侧的侧面)形成有孔12B,在该孔12B中,形成为板状的接触件2以进退自如的方式从保护罩12突出。但是,筐体1不限于合成树脂制,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并且,在筐体1为金属制的情况下,筐体1不是必须由主体10和罩11这2个部件构成,也可以由箱形的1个部件构成。在沿着布线管100的长边方向的主体10的上部两个侧面(图2A中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别配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自如的操作齿轮13。而且,当从正面观察左侧的操作齿轮13从下方观察逆时针旋转时,配设在保护罩12的内侧的齿轮120旋转。于是,与该齿轮120连结的接触件2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并从保护罩12的孔12B突出(参照图4A)。另一方面,当该操作齿轮13从下方观察顺时针旋转时,接触件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并退避到保护罩12的孔12B中。但是,在与左侧的操作齿轮13相反的方向上对从正面观察右侧的操作齿轮13进行操作。即,如图1和图6所示,在包含保护罩12的筐体1的上部被插入到布线管100的插入槽103中的状态下,使左侧的操作齿轮13逆时针旋转,并且使右侧的操作齿轮13顺时针旋转。于是,分别从保护罩12的2个孔12B突出的2个接触件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导体101A、101B接触并导通。这里,如图2A、图2B所示,在各操作齿轮13上连结有固定板14。而且,当左侧的操作齿轮13逆时针旋转、并且右侧的操作齿轮13顺时针旋转时,固定板14旋转并与管主体102的插入槽103的周缘部分卡合。即,通过使固定板14与管主体102的插入槽103的周缘部分卡合,防止筐体1从管主体102脱离。并且,在保护罩12的凹部12A内设有与配置在管主体102内的顶面上的导体101C接触的接触件(未图示)。在筐体1固定在管主体102(防止从管主体102脱离)上的状态下,该接触件与导体101C接触并导通。即,从与左右两侧的导体101A、101B接触的2个接触件2之间得到200伏的交流电压。并且,从与左右任意一个导体101A、101B接触的1个接触件2和与顶面的导体101C接触的接触件之间得到100伏的交流电压。但是,100伏或200伏等电压(实效值)是一例,也可以供给100伏和200伏以外的电压。断路器4由以往公知的电路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构成,构成为在由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的器体的内部收纳有主触点、辅助触点、开闭机构、引出装置等(均未图示)。在器体的一端侧设有1次侧端子,在器体的另一端侧设有2次侧端子。而且,1次侧端子与接触件2电连接,2次侧端子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体)电连接。在连接1次侧端子和2次侧端子的电路中设有主触点。通过开闭机构对主触点进行开闭。在包含主触点的电路中流过异常电流(过负载电流或短路电流)时,引出装置释放开闭机构,强制断开(松开)主触点。并且,断路器4具有对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触件,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断路器,对连接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具有用于手动进行所述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筐体,在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接触件和所述断路器收纳在内部;以及手柄罩,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在覆盖所述操作手柄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手柄罩构成为,以支承在所述筐体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在所述手柄罩的与所述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所述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9 JP 2013-1864971.一种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触件,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断路器,对连接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具有用于手动进行所述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筐体,在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接触件和所述断路器收纳在内部;以及手柄罩,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在仅覆盖所述断路器的设置有所述操作手柄的前表面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前表面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比所述筐体的最前面更靠后方的位置,所述手柄罩构成为,以支承在所述筐体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光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