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桂华专利>正文

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011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其在柄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仅上端设有开口;柄部上端设有一与其插接组合的工作头,工作头由顶端向下开有两个左右对称的V形槽,两V形槽的底部各设有一进液孔,两进液孔分别与柄部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相连通;V形槽的两斜面侧均安设有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高效快捷,可在针灸进行前方便的针灸针进行消毒、抹药处理,保证了针灸针的无菌性,且使针灸与药物结合使用时的操作更加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针一般为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为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但是,目前的针灸针大都在用完后,采用集中消毒处理,然后放置待下次使用,而放置期间针灸针容易粘附外界污染物,而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针灸针上涂抹具有特殊功效的药物进行针灸,可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尚未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针灸针专用涂药装置出现,而给针灸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兼具对针灸针消毒及涂抹功能,且使用效果较佳的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一个柄部,柄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仅上端设有开口,且该开口位于柄部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柄部上端设有一与其插接组合的工作头,所述的工作头由顶端向下开有两个左右对称的V形槽,所述的两V形槽的底部各设有一进液孔,所述的两进液孔分别与柄部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相连通;所述的V形槽的两斜面侧均安设有海绵。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前预先向消毒液腔内填充消毒液,向针灸药容腔内填充用于涂抹在针灸针上的针灸药;使用时,将本技术倒置片刻,消毒液、针灸药分别渗入两V形槽内的海绵上,将针灸针依次从两V形槽上划过,即可进行消毒、涂药处理。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高效快捷,可在针灸进行前方便的针灸针进行消毒、抹药处理,保证了针灸针的无菌性,且使针灸与药物结合使用时的操作更加简单、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中,1、消毒液腔,2、柄部,3、工作头,4、海绵,5、V形槽,6、进液孔,7、开口,8、针灸药腔。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其包括一个柄部2,柄部2内设有相互隔离的消毒液腔1和针灸药腔8,消毒液腔1和针灸药腔8仅上端设有开口7,且该开口7位于柄部2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柄部2上端设有一与其插接组合的工作头3,所述的工作头3由顶端向下开有两个左右对称的V形槽5,所述的两V形槽5的底部各设有一进液孔6,所述的两进液孔6分别与柄部2的消毒液腔1和针灸药腔8相连通;所述的V形槽5的两斜面侧均安设有海绵4。使用前预先向消毒液腔1内填充消毒液,向针灸药容腔8内填充用于涂抹在针灸针上的针灸药;使用时,将本技术倒置片刻,消毒液、针灸药分别渗入两V形槽5内的海绵4上,将针灸针依次从两V形槽5上划过,即可进行消毒、涂药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一个柄部,其特征在于:柄部内设有相互隔离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仅上端设有开口,且该开口位于柄部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柄部上端设有一与其插接组合的工作头,所述的工作头由顶端向下开有两个左右对称的V形槽,所述的两V形槽的底部各设有一进液孔,所述的两进液孔分别与柄部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相连通;所述的V形槽的两斜面侧均安设有海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一个柄部,其特征在于:柄部内设有相互隔离
的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消毒液腔和针灸药腔仅上端设有开口,且该开口位于柄部的
上端面上;所述的柄部上端设有一与其插接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耿桂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