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436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主框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高中压隔板的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轮机高中压隔板主焊缝由于隔板体厚度大,焊接间隙小,导致焊接难度大,容易出现焊接缺陷,隔板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承受着高温、气流冲击、振动以及压力差,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发生扩展,导致隔板变形、脱落,给机组运行留下严重隐患,严重时会导致机组非停、转子报废,给使用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高中压隔板主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焊缝内部缺陷不进行检测;一种方法是使用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对焊缝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对于使用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对焊缝内部缺陷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使用单晶或双晶片纵波直探头,将探头直接放置在隔板外弧或内弧表面进行移动,同时检测人员观察仪器的A扫描信号,从中判别缺陷的回波信号。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人工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以解决超声检测中,人工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漏检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主框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探头。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包括:编码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磁性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电机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磁性从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磁性主动轮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连接在所述磁性从动轮与所述编码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探测模块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探测模块的探测范围不完全重合。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控阵检测仪,连接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和所述探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压紧扭簧,连接在所述楔块与所述主框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横移框架,连接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横移齿条导轨,设置在所述横移框架上;横移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上并连接所述楔块;横移旋钮,连接所述横移轴承座,通过所述横移旋钮的旋动,所述横移轴承座在所述横移齿条导轨上横移。本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进行扫查,实现了隔板主焊缝的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克服了人工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漏检的问题。进而,本技术采用曲面楔块,保证了耦合的稳定性,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线性阵列探头,增加了一次扫查所能检测的区域,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相控阵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记录,检测数据可多维成像,显示直观,各种信号容易辨别,减少了误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框架和探测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探测模块和曲率调节旋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从主视方向示出了本技术的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从主视方向示出了本技术的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探测模块  2-曲率调节旋转轴  3-主框架  4-驱动机构  6-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  11-探头  12-楔块  13-软管接头  14-楔块夹持框  15-压紧扭簧  16-横移旋钮  17-横移轴承座  18-水管接头  19-万向管接头  21-横移齿条导轨  22-横移框架  24-曲率调节柱塞  31-把手及曲率调节面板  32-上盖板  41-电机  42-轮轴  43-传动齿轮组  44-主动轮  45-电源接口  51-从动轮  52-传动齿轮组  53-编码器  54-编码器接口  61-箱体62-把手  63-流量控制阀  64-进水口  65-出水孔  66-电源开关  67-水泵开关  68-电机调速旋钮  69-输出电源接口  610-电源变压器  611-电机调速器  612-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本技术提出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主框架3;驱动机构4,如图4所示,设置在所述主框架3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3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例如,沿着待检测的隔板的圆弧形外侧面或内侧面进行周向的连续移动;曲率调节旋转轴2,如图1和图2所示,铰接在所述主框架3上;曲率调节柱塞24,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所述主框架3上,曲率调节柱塞24与包括曲率调节旋转轴2的横移框架22连接,将横移框架22和曲率调节旋转轴定位在主框架3上;探测模块1,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2上;如图2所示,所述探测模块1包括:楔块12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11,所述探头11为线性阵列探头,发射和接受检测信号;所述楔块12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即楔块12的周向的曲率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使其能和工件外形完全贴合,保证检测过程中的稳定耦合,楔块12固定在楔块夹持框14内;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4上,进行记录扫查的位置,例如,记录探头或楔块12在扫查过程中的位置。本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楔块在待检测的隔板上自行移动进行扫查,实现了隔板主焊缝的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克服了人工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漏检的问题。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还包括: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6,连接所述探头11。如图5所示,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6包括箱体61,箱体61为长方体形,固定、封装内部结构,与主框架3分开设置,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6通过管路向探测模块1提供耦合剂(例如为水),以便实现检测过程的耦合。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6并且通过电路连接与驱动机构4形成连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主框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包括:
主框架;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带动所述主框架自行移动;
曲率调节旋转轴,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
探测模块,连接在所述曲率调节旋转轴上;
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楔块和抵紧在所述楔块上的探头,所述探头为线性阵列探
头,所述楔块具有与待检测的隔板曲率相一致的曲面工作面;
位置记录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焊缝检
测系统还包括:耦合剂供给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探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主焊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记录装置包括:编码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
磁性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电机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
磁性从动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与所述磁性主动轮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框架的
底部;
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昌国刘建屏蒋楠马延会郭德瑞毛良彦尹建锋刘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