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云鹏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338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包括LM1117-3.3电源芯片、500毫安保险丝F500L250V、10u/10V胆电容、220uF/25V直插铝电解电容、100欧姆半导体电阻、1k欧姆半导体电阻等,所述的电源输入端接+5V工作电源,所述的电源输出端为数字随动系统提供+3.3V的稳定工作电压,所述的LM117芯片是三端可调输出的线性稳压器集成芯片,基于LM117的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范围为1.2V至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该电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完成电源电压从+5V到+3.3V的转换,有效避免电源污染造成的系统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3.3V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数字随动系统指的是以计算机(包含微控制芯片)为核心控制器的随动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对随动系统也提出了精度更高、响应更快的要求,此外,为了实现上级控制器对随动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还要求能与上级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这些功能用模拟电路实现既不经济,又较困难。随着微机系统及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数字随动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环境适应能力都更加突出,且体积小,操作方便。同时,微控制芯片能够方便地构成各式的函数发生器,可以准确地模拟自动控制系统中各种非线性环节,控制系统的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此外,在硬件结构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软件灵活可修改的特性实现不同的控制方案。综上可知,数字随动控制系统相对于模拟随动控制系统,在各项功能上有了明显改进,这也促使随动控制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数字随动系统在很多场合逐步代替模拟随动系统,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数字随动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电源是数字随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系统设计的成败。同时,电源的污染往往会给系统带来各种各样的故障。因此设计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的供电电源对提高系统性能来说十分重要。系统一般需要7路电源:D5V(数字)、+3.3V、+7.5、-7.5V、+3.3V、AVCC5V(模拟)、-5V。系统普遍采用+5V直流电源或者USB线进行供电,通过降压或升压方式分别得到以上各种电压值。系统各路电压需要由总输入 电压经过各种升压、降压电路获得,常用的电源转换电路可分为LDO线性稳压器和DC/DC开关稳压器两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3.3V电源电路,本技术提出的电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完成电源电压从+5V到+3.3V的转换,有效避免电源污染造成的系统故障。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滤波电容、隔直电容、稳定电阻、限流电阻、保险丝;所述的滤波电容包括第一、第二、第五滤波电容,所述的稳定电阻包括第一、第三稳定电阻,所述的隔直电容包括第三、第四隔直电容,所述的限流电阻包括第二、第四限流电阻;所述的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通过保险丝(F1)、第一稳定电阻(R1)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接在电源输入端(Vin)与地之间,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与地之间;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三隔直电容(C3)串联,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相连,第三隔直电容(C3)的下端与地相连;所述电源芯片(L)的接地端(0)通过第三稳定电阻(R3)接地,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电源芯片(L)的空载端(3)与输出端(2)相连;第四限流电阻(R4)与第四隔直电容(C4)串联,第四限流电阻(R4)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相连,第四隔直电容(C4)的下端与地相连;第五滤波电容(C5)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地之间。该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端(Vin)接+5V电源;所述的电源芯片(L)型号为LM1117-3.3的线性稳压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五滤波电容(C1、C2、C5)选用10μF/10V的钽电容;所述的第三、第四隔直电容(C3、C4)选用220μF/25V直插铝电解电容;所 述的第一、第三稳定电阻(R1、R3)选用1kΩ半导体电阻;所述的第二、第四限流电阻(R2、R4)选用100Ω的半导体电阻;所述的保险丝(F1)选用500毫安保险丝F500L250V。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3.3V电源电路,使用电源芯片、滤波电容、隔直电容、稳定电阻、限流电阻、保险丝等,采用LDO线性稳压电路将+5V总输入电源降为+3.3V,再将+3.3V通过LDO线性稳压电路降为1.2V,为FPGA及相关外设部分进行供电。LDO线性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差较低,并且具有低纹波和低输出噪声等特点。将LDO线性稳压器接入到开关型稳压器输出端,可以实现有源滤波且能大大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同时不影响电源系统的效率,还能起到抑制纹波电压,消除交流噪声的作用[24]。同时,LDO芯片面积较小,无需电感、大电容等元器件,外围电路也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PCB面积、减少电磁辐射。其缺点在于转换效率低,带负载能力较弱,输入输出电压压差较大时发热严重。+5V转1.2V电路所用LDO线性稳压器为LM1117-3.3,LM1117系列是非常常用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最大输出电流可达800mA,可以给FPGA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LM1117系列稳压器能够提供电流限制和热保护功能。电路包含1个齐纳调节的带隙参考电压,以确保输出电压的精度在±1%以内。芯片的输入、输出端都应该加入若干电容,以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电容选型需要注意其耐压值,最好留出足够的余量。在此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隔直电容采用了220μF/25V直插铝电解电容,用于隔离直流电压,耦合、滤除交流信号、旁路信号等,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滤波电容选用10μF/10V的钽电容,相比电解电容而言,钽电容具有更低的等效串联电阻、等效串联电感,能够获得更快的瞬态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滤波效果。该电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完成电源电压从+5V到+3.3V的转换,有效避免电源污染造成的系统故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图1是该3.3V电源电路的结构图,其中电源芯片(L)为LM1117-3.3的线性稳压器;C1、C2、C5为第一、第二、第五滤波电容;C3、C4为第三、第四隔直电容;R1、R3为第一、第三稳定电阻;所述的R2、R4为第二、第四限流电阻;F1为保险丝。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该3.3V电源电路的结构图,由电源芯片、滤波电容、隔直电容、稳定电阻、限流电阻、保险丝等组成;所述的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通过保险丝(F1)、第一稳定电阻(R1)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接在电源输入端(Vin)与地之间,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与地之间;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三隔直电容(C3)串联,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相连,第三隔直电容(C3)的下端与地相连;所述电源芯片(L)的接地端(0)通过第三稳定电阻(R3)接地,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电源芯片(L)的空载端(3)与输出端(2)相连;第四限流电阻(R4)与第四隔直电容(C4)串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滤波电容、隔直电容、稳定电阻、限流电阻、保险丝;所述的滤波电容包括第一、第二、第五滤波电容,所述的稳定电阻包括第一、第三稳定电阻,所述的隔直电容包括第三、第四隔直电容,所述的限流电阻包括第二、第四限流电阻;所述的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通过保险丝(F1)、第一稳定电阻(R1)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接在电源输入端(Vin)与地之间,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与地之间;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三隔直电容(C3)串联,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相连,第三隔直电容(C3)的下端与地相连;所述电源芯片(L)的接地端(0)通过第三稳定电阻(R3)接地,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电源芯片(L)的空载端(3)与输出端(2)相连;第四限流电阻(R4)与第四隔直电容(C4)串联,第四限流电阻(R4)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相连,第四隔直电容(C4)的下端与地相连;第五滤波电容(C5)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M1117系列芯片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滤波电容、隔直电容、稳定电阻、限流电阻、保险丝;所述的滤波电容包括第一、第二、第五滤波电容,所述的稳定电阻包括第一、第三稳定电阻,所述的隔直电容包括第三、第四隔直电容,所述的限流电阻包括第二、第四限流电阻;所述的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通过保险丝(F1)、第一稳定电阻(R1)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接在电源输入端(Vin)与地之间,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在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与地之间;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三隔直电容(C3)串联,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上端与电源芯片(L)的输入端(1)相连,第三隔直电容(C3)的下端与地相连;所述电源芯片(L)的接地端(0)通过第三稳定电阻(R3)接地,电源芯片(L)的输出端(2)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电源芯片(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云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