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536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凤凰衣15份、薜荔根20份、半截叶15份、瓣蕊唐松草15份、草果25份、丛枝蓼30份、灵芝12份、茯苓15份、赤楠15份、益智仁15份、人面子10份、毛罗勒18份、牛奶柴20份、甘草5份。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能有效治疗湿胜型嗜睡病,多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7.5%,治疗效果好,愈后不再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嗜睡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的病证。它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中医依据引起该病的原因将该病的辩证治疗分为湿胜型、脾虚型、瘀阻型、阳虚型四种证型。嗜睡病的治疗方法有中医疗法及西医疗法、针灸治疗等,西医疗法主要采用白天服用兴奋剂象modafinil(Provigil)、甲苯盐(Ritalin和其他品牌名)或右旋安非他命(Dexedrine)等药物,只是暂时缓解睡意,药效消失后,马上又进入嗜睡状态,针灸治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起效较慢,治愈率较低,中医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以从引起嗜睡病的根本原因入手进行治疗,具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目前所公开的治疗嗜睡病的中药存在着治愈率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能有效的治愈湿胜型嗜睡病,治疗效果好。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凤凰衣15份、薜荔根20份、半截叶15份、瓣蕊唐松草15份、草果25份、丛枝蓼30份、茯苓15份、赤楠15份、益智仁15份、人面子10份、毛罗勒18份、牛奶柴20份、甘草5份。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凤凰衣【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卵孵鸡后蛋壳内的卵膜。【性味】味甘;淡;性平。【归经】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主外咳气喘;咽痛失音;淋巴结核;溃疡不敛;目生翳障;头目眩晕;创伤骨折。薜荔根【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痛,产后风。 半截叶【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 瓣蕊唐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渗出性皮炎。 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膈痞满;泄泻泻;下痢;疟疾。 丛枝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性味】辛;性平。【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疳疾;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赤楠【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性味】味甘;微苦;辛;性平。【归经】归肾;脾;肝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 益智仁【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性味】辛,温。【归经】入脾,肾经。【功能主治】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人面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实。【性味】甘;酸;性凉。【归经】脾;胃;肝经。【功能主治】健胃;生津;醒酒;解毒。主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痒。 毛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祛风活血。主湿阴脾胃;纳呆腹痛;呕吐腹泻;外感发热;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皮肤湿疹。 牛奶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性味】甘淡,温,无毒。【归经】入肺、脾、肾三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消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中气虚弱,气血衰微,四肢酸软,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甘草【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性味】 甘,平。【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湿胜型嗜睡病多发于雨湿之季,或丰肥之人。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纳少,身重嗜睡,苔白腻,脉濡缓。【治法】 燥湿健脾。本专利技术采用科学的配方,配方中所采用的凤凰衣能养阴清肺,敛疮,消翳;薜荔根能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半截叶能活血舒筋,燥湿杀虫;瓣蕊唐松草能燥湿,解毒;草果能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丛枝蓼能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赤楠能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益智仁能温脾,暖肾,固气,涩精;人面子能健胃;毛罗勒能健脾化湿,祛风活血;牛奶柴能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燥湿健脾的的功效,能有效治疗湿胜型嗜睡病,多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7.5%,治疗效果好,愈后不再复发。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抽样方法从我单位近8年来确诊为湿胜型嗜睡病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病人,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7-36岁,多发雨湿之季患者相对较多,肥胖患者较多,临床症状表现为: 头蒙如裹,胸闷纳少,身重嗜睡,肢体沉重,偶伴浮肿,胸脘痞满,纳少,泛恶,舌苔腻,脉濡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患者服用平胃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处方:苍术15克,厚朴12克,陈皮6克,藿香12克,薏苡仁18克,法半夏12克,布渣叶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按说明书服用,疗程1个月。2.2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1个月。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湿胜型嗜睡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湿胜型嗜睡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湿胜型嗜睡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湿胜型嗜睡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湿胜型嗜睡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凤凰衣15份、薜荔根20份、半截叶15份、瓣蕊唐松草15份、草果25份、丛枝蓼30份、灵芝12份、茯苓15份、赤楠15份、益智仁15份、人面子10份、毛罗勒18份、牛奶柴20份、甘草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湿胜型嗜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凤凰衣15份、薜荔根20份、半截叶15份、瓣蕊唐松草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