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330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包括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只在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微透镜;第二组微透镜阵列,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平面间距为d,并且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位置互补;一孔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与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之间。该微透镜阵列结构既可以提高集成成像3D显示场景的深度,又可以减少杂散光对记录图像和重构图像的影响,提高显示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成像3D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集成成像(Integral Imaging,II)作为一种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是一种全真三维光学成像的新方法。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采用微透镜阵列或孔光栅来实现三维目标立体特征信息记录和立体图像重构。与其他立体显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不需要辅助设备和相干光源;能够提供全视差、连续视点、全彩色的真三维实时立体图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出现的辐辏与焦点调节范围导致的视觉疲劳现象;能与现有高清晰度电视制式有很好的兼容性等优点,已成为3D显示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微透镜阵列是集成成像3D显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的集成成像3D显示系统都只用一组微透镜阵列,故而只有一个中心深度平面,只有在该中心深度平面附近较小的范围内,显示的3D图像才是清晰的,也就是说3D图像的深度较小,被限制在该中心深度平面附近。另一方面,由于系统设计需要或者微透镜阵列加工精度不够高等原因,获取微透镜阵列和重构微透镜阵列中微透镜之间无法实现无缝结合,微透镜之间间隙通过的杂散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只在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微透镜;第二组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平面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平面间距为d,第二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位置互补;一孔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与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之间,所述孔光栅的小孔阵列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一一对应,用于减少杂散光对记录图像和重构图像的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只在部分位置上设置有微透镜;
第二组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平面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平面间距为d,第二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与第一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位置互补;
一孔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与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之间,所述孔光栅的小孔阵列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的透镜一一对应,用于减少杂散光对记录图像和重构图像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第二组微透镜阵列和孔光栅,是平面型,或是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弯曲曲面型,且三者应相互平行,形成两个深度中心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每个微透镜的焦距均为f,所述第一组微透镜阵列平面和所述第二组微透镜阵列平面与显示屏的间距同时小于f,或同时大于f,或其中一组小于f,另一组大于f,即两组微透镜阵列的显示模式或同时显示实模式,或同时显示虚模式,或其中一组显示虚模式,另一组显示实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成像3D显示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图郭太良张永爱叶芸林志贤林金堂陈恩果林木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