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CT扫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888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CT扫描机,包括CT扫描机、扫描床和颈椎托架;所述CT扫描机前面设置有检查孔;所述检查孔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内设置有自动定位卷帘器;所述上支撑架下端通过自动定位卷帘器设置有上防护帘;所述上防护帘下部呈弧形;所述扫描床前端设置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扫描床前端,另一端设置有下防护帘;所述扫描床上端设置有移动床体;所述扫描床下端中部有电动转轴;所述颈椎托架设置在移动床体的前端;所述颈椎托架包括背托、颈托、头托、底座和颈椎调整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护作用好,安全性能高,诊断准确,检查效率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CT扫描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CT扫描机。
技术介绍
典型的CT扫描机并无额外的防护装置,被检查者的未检查部分也会容易受到严重地射线伤害,现有的放射防护产品如:铅围裙、防护短围裙、铅三角巾等,在CT扫描时使用这些产品存在一下缺点:如铅围裙等产品仅防护前胸,病人的后背暴露在辐射中,而CT是360度扫描,现有产品难以做到全方位防护,防护作用较差;而且由于都是直接穿在病人身上的,检查前和检查后都佩戴或脱下这下防护装置,十分繁琐,某些身体行动有障碍的被检查者尤为不方便,检查效率低。现有的CT扫描机检查时间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缩短,但是大量的时间仍然浪费在除检查外的其它准备工作上。比如患者的行动不便造成的时间损失,大大的降低了检查的效率。另外现有的各种CT扫描机均无颈椎托架,但在颈椎扫描时,又特别需要这种托架,因为扫描时,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头过伸,双上肢下引,以使椎间隙尽量拉大,这种体位的病人往往不能坚持,易在扫描时活动,使椎间隙移动,导致不能完全扫描到颈椎间盘层面,从而影响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CT扫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CT扫描机、扫描床和颈椎托架;所述CT扫描机前面设置有检查孔;所述检查孔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内设置有自动定位卷帘器;所述上支撑架下端通过自动定位卷帘器设置有上防护帘;所述上防护帘下部呈弧形;所述扫描床前端设置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扫描床前端,另一端设置有下防护帘;所述扫描床上端设置有移动床体;所述扫描床下端中部有电动转轴;所述颈椎托架设置在移动床体的前端;所述颈椎托架包括背托、颈托、头托、底座和颈椎调整支架;所述颈椎调整支架是由螺套和双螺纹螺杆组成;所述背托和头托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背托上设置有背部凹形弧面;所述头托上设置有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CT扫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CT扫描机、扫描床和颈椎托架;所述CT扫描机前面设置有检查孔;所述检查孔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内设置有自动定位卷帘器;所述上支撑架下端通过自动定位卷帘器设置有上防护帘;所述上防护帘下部呈弧形;所述扫描床前端设置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扫描床前端,另一端设置有下防护帘;所述扫描床上端设置有移动床体;所述扫描床下端中部有电动转轴;所述颈椎托架设置在移动床体的前端;所述颈椎托架包括背托、颈托、头托、底座和颈椎调整支架;所述颈椎调整支架是由螺套和双螺纹螺杆组成;所述背托和头托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背托上设置有背部凹形弧面;所述头托上设置有头部凹槽;所述头部凹槽和背部凹槽弧面之间设置有颈部凹槽;所述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敬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