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朱曼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792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路灯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灯杆支杆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连在灯头后端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两侧对称设两个水平的短轴,第一安装部上侧设有弧形凸面;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短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的顶部下侧设有与弧形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第一安装部的前端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高度的支顶螺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实现灯头的俯仰角的调节。通过弧形面引导灯头的俯仰角调节,稳定性及调节精度高,对转轴的精度要求低,也方便调节操作。并通过调节支顶螺钉的支撑高度,完成灯头俯仰角调节操作,降低了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灯安装
,涉及一种路灯灯头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具有调节路灯灯头的水平角度与仰俯角度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路灯作为城市公共照明的基本设施,其对路面的照明性能至关重要,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对路灯距路面的高度、灯杆的间距、路面照明的光形给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路灯灯头的配光设计是在假设灯头与路面一定距离、一定角度的位置后完成配光计算分析的,因此安装路灯灯头时对灯头在空间的位置要求很高,包括灯头的水平位置和仰俯角度。由于灯杆的间距比较大,要满足照明的连续性要求则要求路面照明的光形不仅要呈矩形,而且矩形要足够长。 如果灯头水平方向偏了一个角度,则由光线的直线传播性质可知,整个路面的照明光形也将同向移动一个位置。这样一般会带来二个灯杆间的照度与配光设计有差异、不理想的情况。为此,在灯杆上安装灯头时,一般是借助水平仪来保证灯头的水平位置。同样如果灯头的仰俯方向偏了一个角度,该灯头的整个照明光形也将前后移动一个位置。对于该问题一般是在灯杆的设计制造中固定好支杆悬挑仰角的角度,以此来满足灯头仰角不超过15°的标准要求。 由于道路的情况比较多样,因此对灯头仰角的要求也不唯一。从通用性的角度考虑可以通过一个调节装置来对灯头仰角进行调节来满足不同的要求。如专利CN101487575A设计了一个灯头仰俯角度的调整机构,由支撑骨架、旋转支架及固定螺钉组成。旋转支架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并通过固定螺钉改变支撑骨架与旋转支架的夹角大小,实现了路灯灯头仰俯角度的改变。但如何保证灯头的水平位置并没给出解决方案。 可见对路灯灯头的安装而言,角度的方便灵活调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路灯灯头安装要求及现有的安装手段过于简单而容易使灯头安装角度不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性好、调整灵活的灯头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灯杆支杆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连在灯头后端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两侧对称设两个水平的短轴,第一安装部上侧设有弧形凸面;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短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的顶部下侧设有与弧形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第一安装部的前端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高度的支顶螺钉。 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使灯头相对于灯杆的夹角可调节,进而实现灯头的俯仰角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道路照明需求。通过弧形面引导灯头的俯仰角调节,稳定性及调节精度高,对转轴的精度要求低,也方便调节操作。并通过调节支顶螺钉的支撑高度,完成灯头俯仰角调节操作。将俯仰角的直接调节转换为螺钉的旋转调节。放大了调节动作的动作幅度。降低了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精度。 所述第一安装部可以是灯杆支杆的一部分,如支杆的端部,也可以是与支杆端部连接的一个独立部件。例如套筒,套装于灯杆支杆的端部,通过螺钉与灯杆支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侧包括一个拱形凸起部,拱形凸起部上表面为所述弧形凸面。 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一半包围结构的框架,将第一安装部围于其内。框架的顶部包括一个向上拱起的拱形弯曲部,拱形弯曲部下表面为所述弧形凹面。 框架的两个侧部对应短轴的位置各设有一个装配槽,装配槽宽度与短轴相匹配,装配槽开口处连接压片,压片将短轴限定在装配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装配槽开口向下,压片向上压紧短轴时,框架顶部的弧形凹面被拉向下与第一安装部上侧的弧形凸面贴紧,弧形凹面与弧形凸面通过摩擦阻力压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压片朝向短轴的一面为弧形的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分别位于框架的两个侧部的内侧,两个侧部外侧为罩板。罩板前端与灯头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顶部前端设有调节用螺纹孔,支顶螺钉向下旋入调节用螺纹孔,在灯头重力作用下,支顶螺钉下端抵压在第一安装部前端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顶部的拱形弯曲部设有顺着弯曲方向延伸的条形长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拱形凸起部,对应所述条形长孔设有锁紧用螺纹孔。锁紧螺钉下端向下穿过条形长孔装配在锁紧用螺纹孔内,锁紧螺钉上端具有一宽度大于条形长孔宽度的凸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一套筒,装于灯杆支杆的端部,所述灯杆支杆上用于安装套筒的部位为圆杆,套筒内孔与圆杆滑动配合,所述套筒后方设有用于调节灯头水平角度的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套筒后方的与灯杆支杆固定连接的套环,套环外柱面轴心与套筒内孔的轴心同轴。 套筒后端设有至少一对延伸至套环外侧的伸出部,每对伸出部的位置以套环轴心为中心相对称,伸出部内侧面为与套环外柱面相匹配的弧形面。 套环外侧设有调节用的第一支脚,套筒后端外侧设有调节用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由一调节螺钉连接,调节螺钉的旋转中心垂直于套筒及套环的轴心。 上述套筒与套环配合的结构,为灯头的水平调节提供了一种方案。安装灯头时,将套环、套筒先后套装在灯杆支杆上,并将套环与灯杆支杆固定,再装配调节螺钉,然后,正向或反向调整调节螺钉,将灯头水平角度调整好后,最后将套筒与灯杆支杆固定。 该方案与在固定套筒前直接手持套筒调节灯头的水平角度的方式相比,将水平角度的直接调节转换为螺钉的旋转调节。放大了调节动作的动作幅度。降低了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精度。 作为改进,套筒后端设有至少一对延伸至套环外侧的伸出部,每对伸出部的位置以套环轴心为中心相对称,伸出部内侧面为与套环外柱面相匹配的弧形面。所述第二支脚设于其中一个伸出部外侧。 套筒伸出部与套环外柱面的配合结构,提高了套筒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调节精度。 进一步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两者中,一个支脚上设通孔,另一支脚上设与调节螺钉的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调节螺钉的螺纹端穿过其中一个支脚上的通孔,然后装配在另一个支脚上的螺纹孔内。调节螺钉上对应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的部位上套装一个压缩弹黃。 以第一支脚上设通孔,第二支脚上设螺纹孔为例,正向拧转调节螺钉时,调节螺钉因螺帽受第一支脚阻挡,无法向螺纹端移动,第二支脚因螺钉与螺纹孔作用向第一支脚靠拢,并带动套筒向同样的方向转动,实现水平角度一个方向上的调节。反向拧转调节螺钉时,调节螺钉相对第二支脚向螺帽方向移动,螺帽到第二支脚之间的距离变长,在压缩弹簧作用下,第二支脚受压缩弹簧推动远离第一支脚,并带动套筒向同样的方向转动,实现水平角度的另一个方向上的调节。 压缩弹簧具有两个作用,其一,反拧调节螺钉时,推动第二支脚移动。其二,因为第二支脚相对于第一支脚的移动是非直线的,是以套筒中心为轴的弧线移动,因此移动过程中,螺钉与第一支脚之间的成角会发生变化,而且螺钉轴线与第一支脚之间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弹簧可以很好的适应水平调节过程中调节螺钉与第一支脚之间的成角及相对位置变化。 进一步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均设置在侧面,第二支脚设置在套筒的一个伸出部上,第一支脚位于第二支脚上方。 进一步地,第一支脚上的通孔为椭圆孔或者条形孔,椭圆孔或条形孔可以更好适应水平调节过程中,调节螺钉与第一支脚之间的成角及相对位置变化。 作为椭圆孔或者条形孔的变形,第一支脚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灯杆支杆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连在灯头后端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两侧对称设两个水平的短轴,第一安装部上侧设有弧形凸面;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短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的顶部下侧设有与弧形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第一安装部的前端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高度的支顶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俯仰调节功能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灯杆支杆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连在灯头后端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两侧对称设两个水平的短轴,第一安装部上侧设有弧形凸面;第二安装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短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的顶部下侧设有与弧形凸面相匹配的弧形凹面;第一安装部的前端与第二安装部的前端之间设有可调节支撑高度的支顶螺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侧包括一个拱形凸起部,拱形凸起部上表面为所述弧形凸面;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一半包围结构的框架,将第一安装部围于其内,框架的顶部包括一个向上拱起的拱形弯曲部,拱形弯曲部下表面为所述弧形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两个侧部对应短轴的位置各设有一个装配槽,装配槽宽度与短轴相匹配,装配槽开口处连接压片,压片将短轴限定在装配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开口向下,压片向上压紧短轴时,框架顶部的弧形凹面被拉向下与第一安装部上侧的弧形凸面贴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灯灯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朱曼
申请(专利权)人:阮朱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