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258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开关(1)、直流电源(2)、直流用电器(5)、铜导线(3)、铜导线(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直流电源正极直接接通负极或直流电源正极通过用电器接通负极放电,产生超强电流或放电电弧和电火花的原理;直流电路接触部位熔化痕迹和放电电弧痕迹能有力证明起火部位的直流电路是否发生过两极异常放电的事实,为判定直流异常放电电气火灾提供客观科学依据;为电气火灾发生后,提供证明直流电路正负极间发生异常放电的起火原因的证据;揭示了汽车等使用直流电源场所快速引发电气火灾的原理,填补了此类火灾物证的提取、鉴定和判断技术的国内外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火灾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把直流电的火灾危险性由交流电的特性所代替,主要归结为短路、过流和漏电,没有研宄直流电引发火灾的原理和特性。本技术针对汽车等使用直流电源的场所发生的火灾时,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为何发生火灾后不易找到有效的电气火灾物证等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本技术通过对直流电的火灾危险性的研宄,找到了直流电快速引发火灾原理和物证特点,形成了火灾现场勘验、物证提取、鉴定和判断的直流电引发火灾的关键技术。 直流电供用电电路中的正、负极未通过用电器导体直接接触时,瞬间产生超大超大电流放电,正负极产生相吸作用,很快就紧紧地粘接在一起,造成全线过热发红引发电线绝缘层快速燃烧,并快速引燃电线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正负极接触部位的导体不断熔化集结在一起。 直流电供用电电路中的正、负极通过用电器后,导体接触时,因有荷载存在,不会出现超大电流,仅在接触部位产生间歇性的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可引燃电线绝缘层和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正负极接触部位的导体形成常规的电弧熔化痕迹,与通常的一次短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直流电源供电线路正负极发生接触性放电的主要原因有:因导线潮湿、腐蚀或受热老化等造成导线绝缘层破损或机械性拉扯造成导线绝缘层破损,绝缘层破损导线的导体与负极导体出现接触性接通。 直流电正负极未通过负载接通放电时,会产生超大电流,出现全线过热引发火灾,其物证的外观特征为较大的高温熔结熔痕,金相组织特点为带少量或不带气孔的高温组织。直流电正负极通过负载接通放电时,不会出现超大电流,仅在接触部位产生间歇性的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引发火灾,放电电弧的熔化痕迹的外观特征为较分散的熔化熔痕,金相组织为通常状况的包含较少气孔的高温熔化快速结晶的一次短路组织。形成了直流电火灾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和物证鉴定、判断的关键技术。直流电火灾的这些特征为查明汽车等使用直流电源引发火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直流异常接通放电的特征为:开始会产生间断性接触电弧,电弧作用痕迹以电弧热冲击为主,在电弧作用处形成较大熔结熔痕或分散熔化痕迹。电弧作用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情形①正负极之间未通过直流用电器的将完全接通引发全线过热发红,引燃绝缘层引发火灾。痕迹物证为熔结式熔化痕迹,经过火灾后,容易把它当作火烧痕迹被忽略,需要在火灾现场勘验时,这类电热电弧熔痕与火烧痕迹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辨识出来,才能找到这类电热电弧起火源的痕迹物证。这正是有些直流引发的电火灾的有效痕迹物证可能被误认为是火场高温熔痕,导致最终无法确认火灾的起火原因。情形②正负极之间通过用电器接通时,因有荷载存在,不会出现超大电流,仅在接触部位间歇性地产生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可引燃电线绝缘层和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正负极接触部位的导体形成较分散和较小的电弧熔化痕迹。第①种情况发生时,直流电路产生极大电流,造成全线导体发热发红,快速引燃绝缘成等可燃物,引发火灾危险性极大。第②种情况发生时,局部发热或放电电弧可引燃电线绝缘层和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形成分散型的较小的熔化痕迹。如在使用使用了汽油易等燃液体的汽车等场所,引起火灾的速度也是比较快速的。无论出现电路电线全线过热发红,快速引发绝缘层引发火灾,还是直流放电电弧引燃易燃液体或气体,这就是汽车等火灾发展速猛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旨在解决国内外缺少直流电类电气火灾的预防、火灾原因调查分析和物证提取、鉴定、判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开关1、直流电源2、直流用电器5、铜导线3、铜导线4 ; 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不通负载和通过负载两种情况; 在不通负载的情况下,开关I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开关I的另一端连接铜导线3,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铜导线4 ; 在通负载的情况下,开关I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开关I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用电器5 —端,直流用电器另一端连接铜导线3,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铜导线4。 进一步,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的实现方法,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直流电源正极不通负载直接与负极接通放电的实现方法和直流电源正极通过直流用电器负载与负极接通放电的实现方法两种; 直流电源正极不通负载直接与负极接通放电的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一,用铜导线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开关I连接起来,开关I连接铜导线3或开关I连接直流用电器后,再连接铜导线3 ;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铜导线4,铜导线4还可连接一块钢板; 步骤二,将正极未通过直流用电器的铜导线3的导体端头与负极铜导线4的导体端头或与连接的钢板接触,闭合开关,进行接通放电,观察放电时线路出现的特殊现象;放电10?30秒后,断开开关,观察铜导线3、铜导线4和其绝缘层外观状态; 步骤三,将正极通过直流用电器的铜导线3的导体端头与负极相连的铜导线4的导体端头或与连接的钢板接触,闭合开关进行接触放电,放电10?30秒后,断开开关,观察铜导线3、铜导线4和其绝缘层外观状态; 步骤四,现象观察: 正极未通过直流用电器与负极直接接通时,瞬间产生超大电流,并伴随一定的电弧声音和弧光,电弧喷溅力不大,接触后正负极紧紧粘接在一起,很快出现全线导体发红,绝缘层冒烟、炭化、燃烧,从接触处向外有逐渐减轻的趋势,接触部位导体形成高温熔化聚集性痕迹,熔化痕迹外观不规整,将熔化痕迹进行金相分析,可以看到其金相组织呈现包含少量气孔高温熔化的结晶组织特征,并非通常看到的一次短路熔化痕迹的金相组织特征; 正极通过直流用电器与负极直接接通放电,产生接触性放电电弧或电火花,正负极有明显相互吸引的倾向,出现喷溅力不大的间歇性放电电弧和电火花,绝缘层也可炭化、冒烟或燃烧,接触部位导体形成比较分散性和外观比较规则的熔化化痕迹,将熔化痕迹进行金相分析,可以看到其金相组织接近通常看到的一次短路熔化痕迹的金相组织特征。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电路所有用到的铜导线均为I?4_2。 本技术提供的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根据直流用电线路的正负极发生直接或通过用负载后接触放电(或搭铁)产生超强电流、电弧放电、电火花的原理。直流电路的放电电弧熔化痕迹能有力证明通过起火部位的电路是否发生过接触放电,为判定直流接触放电电气火灾提供客观科学依据,为在电气火灾发生后,提供证明直流正负极接触放电引起火原因的证据。本技术技术填补了汽车等使用直流电源引发电气火灾的原理和物证提取、鉴定、判断的国内空白。为直流电类电气火灾的预防、火灾原因分析和物证的提取、鉴定、判断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连接直流用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2、直流电源;3、铜导线;4、铜导线;5、直流用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开关(1)、直流电源(2)、直流用电器(5)、铜导线(3)、铜导线(4);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不通过负载和通过负载两种情况;在不通负载的情况下,开关(1)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2)的正极,开关的另一端连接铜导线(3),直流电源(2)的负极连接铜导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开关(I)、直流电源(2)、直流用电器(5)、铜导线(3)、铜导线(4); 该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包括不通过负载和通过负载两种情况;在不通负载的情况下,开关(I)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2)的正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世群王泽民王立芬黄涵煜祝兴华彭波陈承陈鹏李卓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