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凃志全专利>正文

汽车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2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防盗装置,其驾驶座设加长滑轨,滑轨上设座椅,并设带动座椅沿滑轨往复移动的座椅马达与减速齿轮组;汽车上设由接收器、解码器、驱动器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组成的驱动座椅马达的座椅移动控制装置,并设开关信号发射器。使用者下车以发射器遥控作关闭动作时,控制装置便驱动座椅马达正转,驱动座椅移至最前端处,完整地塞住驾驶座供脚部放置的空间,使盗车者无法踩刹车、油门、离合器等汽车驾控系统踏板,而达到下车遥控防盗及断电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盗装置。汽车防盗的方式很多,一般都是采用锁具来达到防盗的目的,例如方向盘锁、排档锁等,它们都是通过该等锁具将方向盘或排档杆锁固,使方向盘或排档杆形成不能使用状态,而达到防盗的效果,该等锁具虽使用方便,但其并不能与电子遥控系统连接,故而限制了它们应用的范围;此外,目前已有一种驾驶座椅防盗的方式,其主要是设计成使座椅能向前移动至最前端,使座椅前方不具有足够容纳人体的空间,再以锁具将座椅锁固,进而达到防盗的效果然而,该种防盗结构只是简单的设计,使用者下车后须打开扣件并以手将座椅向前推移,直至定位后再以锁具将座椅锁固,其完全由人力操作,不仅不便,且费力,而且其用来锁固座椅的锁具须设在使用者容易开启之处,但易于开启便容易遭到偷盗者破坏,再者,该种座椅防盗结构,驾驶者欲作开或关的动作时,其必须人先下车,并在车外蹲下操作,在此段操作时间中,不仅严重影响交通秩序,而且容易遭到来往的车辆撞及,相当危险。鉴于上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遥控功能、操作简便省力、安全性高的汽车防盗装置。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防盗装置,有一汽车驾驶座,汽车驾驶座处设有加长滑轨,滑轨上设座椅,并配合设有用以带动座椅沿着滑轨往复移动的座椅马达与减速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汽车上设座椅移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接收器、解码器、驱动器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并配合设有一开关信号发射器,接收器、解码器、驱动器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依次串接,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座椅马达。当使用者下车而以发射器遥控作关闭动作时,该控制装置便可驱动座椅马达正转,进而驱动座椅向前移至最前端处,完整地塞住驾驶座供脚部放置的空间,使欲驾驶者无法踩及刹车、油门、离合器等汽车驾控系统踏板。所述方向盘成可向下摆转的结构形态,该方向盘由一方向盘马达控制往复摆转,方向盘马达接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的输出。当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使座椅前移时,便能同步控制方向盘下摆,进而使座椅更无容纳人体的空间。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可归纳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操作简便;驾驶者只要按压发射器的按钮,即可使座椅或方向盘移动,而控制可驾驶或不可驾驶状态,故而操作上相当简便。2.操作省力;只要按压发射器按钮,即可控制开与关,无须如已有技术中推动座椅等动作,故操作上极为省力。3.安全性佳,且不会影响交通秩序;只要按压发射器即可控制开关,无须如已有技术作锁固锁具的动作,故可免除开关锁具所可能发生的危险,而且也不会妨碍来往的车辆。4.防盗效果佳;其藉由座椅马达自然固定结构,使座椅马达具锁固功能,而座椅马达及座椅移动控制装置隐藏在座椅下方,偷盗不易破坏,故而防盗效果较已有技术更佳。5.具有电子防盗器的简便,却无噪音、干扰汽车电子设备、易受电击及拆除电源破坏等缺点;本装置不可能通过电击破坏或拆除电源等手段而恢复供电及解除防盗设定,而使座椅移动及方向盘上升,进而恢复可驾驶状态。6.比传统锁具方便且更难破坏;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其滑轨的螺栓锁固于汽车底盘,当座椅前移防盗时,座椅遮盖了螺栓,而使座椅根本无法拆卸;且座椅庞大,欲破坏座椅需打开车门方有足够的空间,无形中暴露了正在行窃。7.具吓阻防盗功能;所有汽车防盗的设施,都无法躲过窃贼利用拖吊方式行窃,即使最进步的卫星定位系统亦可利用电击破坏;而本防盗装置却具有吓阻拖吊的功效;如图5、6所示,本装置防盗设定或解除状态,可简易由座椅位置辨识,而达到吓阻的功效;因窃贼拖吊一部防盗中的车子,容易引人注目,窃贼也会因行径曝光而心惊胆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力、安全性高、防盗效果佳等功效,可彻底改善已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座椅移动控制装置的示意简图;图2是本技术座椅移动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简图;图3是本技术呈可驾驶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呈不可驾驶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呈可驾驶状态的汽车全貌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呈不可驾驶状态的汽车全貌示意图;图7、图8分别是发射器和接收器电路图。请参看图3所示,本技术的基本构造,系于汽车驾驶座处设有加长滑轨10,并将座椅11设于该滑轨10上,使座椅11可沿着滑轨10前后移动,并配合设有座椅马达12及减速齿轮组以带动座椅11沿着滑轨10往复移动;请配合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于汽车上设座椅移动控制装置20,该控制装置主要由接收器21、解码器23、驱动器24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25组成,接收器21、解码器23、驱动器24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25依次串接,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25的输出接座椅马达12。该控制装置20接有供应电源的电池26,并配合设有一开关信号发射器27。当使用者下车而以发射器27遥控作关闭动作时,此信号被接收器21接收后,再经解码器23解码、驱动器24驱动、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25控制,该控制装置20便可驱动座椅马达12正转,进而驱动使座椅11向前移至最前端处,完整地塞住驾驶座供脚部放置的空间,使入侵欲驾驶者无法踩用刹车、油门、离合器等汽车驾控系统踏板,进而达到下车遥控防盗及断电的目的。再者,请配合参看图2、4所示,本技术另种实施方案,是将方向盘13设计成可向下摆转的形态,并使该方向盘13由一方向盘马达14控制往复摆转,且使方向盘马达14与上述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25的输出连接,使得当座椅11前移时,能同步控制方向盘13下摆,进而使座椅11前方毫无容纳人体的空间,达到进一步防盗的效果。请参看图3、5所示,本技术平时使用时,座椅11前方及座椅11上都有足够容纳人体的空间15,驾驶者可坐于座椅11上,脚也可伸入座椅11前方空间15操控刹车、油门、离合器等踏板18;请再配合参看图4、6所示,当驾驶者下车后,可按压开关信号发射器27的关闭钮,使发射器27发射关的信号,而车上的接收器21便可接收该关闭信号,经座椅移动控制装置20,控制座椅马达12正转,座椅马达12便驱动座椅11沿着滑轨10向前推移,同时方向盘马达14也会驱动方向盘13下摆,直至座椅11与方向盘13移至呈无容纳人体空间时,便会自动控制使座椅马达12与方向盘马达14停止运转,此时,座椅马达12与方向盘马达14因都连设有减速齿轮组而呈自然固定状态,一般人便无法轻易将方向盘13及座椅11推回可用的位置,进而达到防盗的效果。请参阅图7,发射器27包括一编码器270及发射电路271,其中,编码器270由型号为PT2262的集成电路构成,其输入端D8-D11分设有按键273-276,供发射遥控信号,其设定端A0-A7接有供设定遥控密码的拨动开关272,其输出端OUT与发射电路271连接。请参阅图8,接收器21包括接收电路210、解码器23、驱动电路24及马达正反转控制定位电路25,其中,接收电路210包括接收、滤波及放大等单元,用以接收发射器27的发射信号,解码器23由型号为PT2272-M4的集成电路构成,其输出端D8-D11连接至继电器驱动电路24。继电器驱动电路24包括由四个RS触发器构成的延时电路240及若干组继电器241,其中,延时电路以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有一汽车驾驶座,汽车驾驶座处设有加长滑轨,滑轨上设座椅,并配合设有用以带动座椅沿着滑轨往复移动的座椅马达与减速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汽车上设座椅移动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接收器、解码器、驱动器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 ,并配合设有一开关信号发射器,接收器、解码器、驱动器及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依次串接,马达正反转与定位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座椅马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凃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凃志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