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秋专利>正文

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974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弦乐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拉弦乐器琴体内部或外部的效果器本体,所述效果器本体包括一拾音模块,该拾音模块一端与放大模块的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滤波模块的一端电联接,该第一放大滤波模块的另一端同时与原声模块和变调模块的一端电联接,变调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滤波模块电联接;该原声模块和第二放大滤波模块的另一端均与电子开关受控模块电联接;它采用将混响和变调芯片通过电子开关的切换组合控制,来形成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以及利用触摸开关的形式来快速控制和切换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切换操控,使得其音色和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拉弦乐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拉弦乐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提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随着社会发展,拉弦乐器也开始插电,例如电二胡乐器,就是在其琴筒中加入效果器,从而起到更丰富的乐音,但是现在插电拉弦乐器所使用的效果器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各功能模块间没有快速切换效果和组合效果,演奏时控制不方便,从而使得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实际操作性较差;第二是没有采用触摸感应开关的形式来快速控制和切换效果,操作不方便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采用混响和变调芯片通过将多个电子开关的控制切换组合,来快速改变和形成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如原声、混响效果、延迟效果、低八度合奏、合唱,还能变调模拟马头琴、板胡、京胡、高胡、京胡二胡合奏的音调;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控快捷的优点,使得其音色和效果的应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拉弦乐器琴体内部或外部的效果器本体,所述效果器本体包括一拾音模块,该拾音模块一端与放大模块的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滤波模块的一端电联接,该第一放大滤波模块的另一端同时与原声模块和变调模块的一端电联接,变调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滤波模块电联接;第二放大滤波模块与该原声模块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子开关受控模块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t旲块另两端分别与合唱t旲块和混响t旲块的一端电联接;所述合唱t旲块和混响模块另一端均与放大模块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另两端分别与R声道放大模块和L声道放大模块的一端电联接;所述R声道放大模块和L声道放大模块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出或耳机输出模块电联接;所述R声道和L声道放大模块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入模块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的另一端与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一端电联接,该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另一端分别与S原声输出模块、S混响输出模块、S延迟输出模块、S变调输出模块和S合奏输出模块电联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采用将混响和变调芯片通过电子开关的切换组合控制,来形成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以及利用触摸开关的形式来快速控制和切换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切换操控,使得其音色和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拾音模块;2、放大模块;3、第一放大滤波模块;4、变调模块;5、第二放大滤波模块;6、原声模块;7、电子开关受控模块;8、混响模块;9、合唱模块;10、放大模块;11、音频输入模块;12、L声道放大模块;13、R声道放大模块;14、音频输出或耳机输出模块;15、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包括设置在拉弦乐器琴体内部或外部的效果器本体,所述效果器本体包括一拾音模块,该拾音模块一端与放大模块2的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滤波模块3的一端电联接,该第一放大滤波模块3的另一端同时与原声模块6和变调模块4的一端电联接,变调模块4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电联接;该原声模块6和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的另一端均与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另两端分别与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块8的一端电联接;所述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块8另一端均与放大模块10 —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10另两端分别与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一端电联接;所述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出或耳机输出模块14电联接;所述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入模块11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的另一端与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15 —端电联接,该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15另一端分别与SI原声输出模块、S2混响输出模块、S3延迟输出模块、S4变调输出模块和S5合奏输出模块电联接。 本技术中,效果器本体的各功能模块,均为本行业人员熟知的公知技术,故对其电路不作详细阐述,本设计主要是将各功能模块(传统效果器电路上的集成块),进行重新组合,主要是对将混响和变调芯片通过电子开关的切换组合控制,从而使得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更佳更好,并且增加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15,使用触摸开关来进行快速控制和切换,达到方便操控,提高演奏效果。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它采用将混响和变调芯片通过电子开关的切换组合,来形成弦乐效果器的音色和效果;以及利用触摸开关的形式来快速控制和切换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切换操控,使得其音色和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拉弦乐器琴体内部或外部的效果器本体,所述效果器本体包括一拾音模块(1),该拾音模块(1)一端与放大模块(2)的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滤波模块(3)的一端电联接,该第一放大滤波模块(3)的另一端同时与原声模块(6)和变调模块(4)电连接,变调模块(4)与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电连接;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与该原声模块(6)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另两端分别与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块(8)的一端电联接;所述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块(8)另一端均与放大模块(10)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10)另两端分别与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一端电联接;所述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出或耳机输出模块(14)电联接;所述R声道放大模块(13)和L声道放大模块(12)的另一端均与音频输入模块(11)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的另一端与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15)一端电联接,该触摸感应控制输出模块(15)另一端分别与S1原声输出模块、S2混响输出模块、S3延迟输出模块、S4变调输出模块和S5合奏输出模块电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弦乐器的效果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拉弦乐器琴体内部或外部的效果器本体,所述效果器本体包括一拾音模块(I),该拾音模块(I) 一端与放大模块(2)的一端电联接,该放大模块(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滤波模块(3)的一端电联接,该第一放大滤波模块⑶的另一端同时与原声模块(6)和变调模块⑷电连接,变调模块⑷与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电连接;第二放大滤波模块(5)与该原声模块(6)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电联接;所述电子开关受控模块(7)另两端分别与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块(8)的一端电联接;所述合唱模块(9)和混响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