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889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3:08
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架,固定架的两侧端部和移动架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中空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内设置第一滑杆,第二滑道内设置第二滑杆,第一滑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架,第二滑杆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直接配合滑动,第一连接架侧部设置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固定架置于在温室大棚的两个拱梁之间,通过调节第一滑杆和第一滑道之间的配合长度,使第一连接架上的安装座与最近的温室大棚拱梁配合安装,从而满足与不同的大棚之间的配合,使用灵活方便,无需单独定做,兼容所有的温室大棚,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气窗,确切地说是一种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中,增加通风性和光照,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目前,在温室大棚的顶部安装推拉窗来实现。目前日光温室换气方式主要有:一是上下双层膜重叠,膜边端固定绳索,使用时靠人力拉开,耗时耗工,且无法保证温室环境一致;二是上下双层膜重叠,上层膜边端固定钢管,使用机械卷放,由于一般日光温室长达80-100米,最长可达300米,卷放过程中钢管常呈多个S型弯曲,距离卷放电机远端甚至不能打开,造成通风效果较差;三是推拉式换气窗,使用时利用拉杆将窗推开,但由于日光温室内外温差较大,特别是在冬季,换气时很容易造成窗面凝露滴水,对室内作物造成伤害,而且窗子开启后会遮风,造成内外交流缓慢。目前,温室大棚由顶部由拱梁组成,各个拱梁之间的距离没有标准化,即相邻的拱梁之间的距离不同,推拉窗的固定架必须固定在拱梁上,因此,每个温室大棚的推拉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做,无法统一制作和批量生产。大棚一旦改造,原始的推拉窗宽度无法与新的大棚配合,导致无法二次利用,只能作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能够适用于各种温室大棚。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架,固定架的两侧端部和移动架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中空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内设置第一滑杆,第二滑道内设置第二滑杆,第一滑杆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架,第二滑杆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直接配合滑动,第一连接架侧部设置安装座。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架中部一端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轮,固定架中部另一端安装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连接架,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置传动带或者传动链条,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固定安装连接板,连接板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推拉杆,推拉杆的活动杆连接移动架。所述的第一连接架的侧部设置滑块,第二连接架的侧部长度方向开设滑槽,滑块与滑槽配合。所述的第一滑道和/或第二滑道内均设置凸起的导向块,与第一滑道和/或第二滑道相配合的第一滑杆和/或第二滑杆的侧边开设导向槽,导向块和对应的导向槽配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固定架置于在温室大棚的两个拱梁之间,通过调节第一滑杆和第一滑道之间的配合长度,使第一连接架上的安装座与最近的温室大棚拱梁配合安装,从而满足与不同的大棚之间的配合,使用灵活方便,无需单独定做,兼容所有的温室大棚,降低生产成本。安装后,本专利技术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温室大棚的拱梁,移动架沿温室大棚的拱梁方向开闭,具有打开和关闭的功能,能够实现温室大棚内通风和日照的目的。根据温室大棚的规格不同,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双拱间距180-240cm的温室大棚。本专利技术有效规避了现有换气模式的各种问题,且安装使用方便,使用时效可达8年以上,适用于我国所有类型日光温室。本专利技术伸缩窗开关为机械开关,无需人员进行开闭,避免人员攀爬形成安全隐患,开关时力度均匀,对窗体本身损耗较小,延长使用寿命。开闭过程中,单个伸缩窗的推拉力较小,对推拉的动力设备的马力要求低,设备要求低。本专利技术打开状态下,固定架范围内不会出现遮挡光线和通风,光线通透和通风的面积大,同时,换气时窗面凝露滴水不会倾斜向下滴落,不会对室内作物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Ⅱ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架 2移动架 3导向槽 4电机 5主动轮 6从动轮 7传动带或者传动链条 8导向块 9连接板 10滑块 11滑槽 12第一滑道 13第一滑杆 14第二滑道 15第二滑杆 16第一连接架 17第二连接架 18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固定架1和移动架2,固定架1的两侧端部和移动架2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中空的第一滑道12和第二滑道14,第一滑道12内设置第一滑杆13,第二滑道14内设置第二滑杆15,第一滑杆13能够沿第一滑道12轴向滑动,第二滑杆15能够沿第二滑道14轴向滑动。第一滑杆13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架16,第二滑杆15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架17,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直接配合滑动,第一连接架16侧部设置安装座18。安装座18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拱梁上,通过调节第一滑杆和第一滑道之间的配合长度,使第一连接架上的安装座与最近的温室大棚拱梁配合安装,从而满足与不同的大棚之间的配合,固定安装后在移动架2两侧、第二滑杆15和第二连接架17围成的矩形框内布置设置塑料薄膜。为了实现移动架的机械化开闭,所述的固定架1上安装推拉杆,推拉杆的活动杆连接移动架2。推拉杆安装在固定架1上,推拉杆的固定缸体会在固定架1框架范围外部,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侧边的体积,单独出现的推拉杆容易碰撞受损。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架1中部一端安装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轮5,固定架1中部另一端安装被动轮6,主动轮5和被动轮6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连接架16,主动轮5和被动轮6之间设置传动带或者传动链条7,传动带或传动链条7上固定安装连接板9,连接板9与移动架2固定连接。电机4带动主动轮5转动,位于主动轮5和从动轮6上的传送带或者传动链条7转动,带动连接板9沿第一连接架16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将移动架2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直接配合可以采用小轮-轨道方式配合,或者优选下述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架16的侧部设置滑块10,第二连接架17的侧部长度方向开设滑槽11,滑块10与滑槽11配合。滑块10和滑槽11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滑槽11可以采用多种滑槽,例如燕尾槽,还可以避免滑块10脱离滑槽11。所述的第一滑道12和/或第二滑道14内均设置凸起的导向块8,与第一滑道12和/或第二滑道14相配合的第一滑杆13和/或第二滑杆15的侧边开设导向槽3,导向块8和对应的导向槽3配合。第一滑道12和第二滑道14内对应的第一滑杆13和第二滑杆15抽拉时,稳定性更高,不会出现配合间隙,避免摇晃,保持使用过程的安全。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移动架(2),固定架(1)的两侧端部和移动架(2)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中空的第一滑道(12)和第二滑道(14),第一滑道(12)内设置第一滑杆(13),第二滑道(14)内设置第二滑杆(15),第一滑杆(13)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架(16),第二滑杆(15)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架(17),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直接配合滑动,第一连接架(16)侧部设置安装座(18)。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移动架(2),固定架(1)的两侧端部和移动架(2)的两侧端部分别开设中空的第一滑道(12)和第二滑道(14),第一滑道(12)内设置第一滑杆(13),第二滑道(14)内设置第二滑杆(15),第一滑杆(13)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架(16),第二滑杆(15)的端部设置第二连接架(17),第一连接架(16)和第二连接架(17)直接配合滑动,第一连接架(16)侧部设置安装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伸缩式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1)中部一端安装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轮(5),固定架(1)中部另一端安装被动轮(6),主动轮(5)和被动轮(6)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连接架(16),主动轮(5)和被动轮(6)之间设置传动带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王克安彭瑞广闫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幸茂联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杨宁王克安彭瑞广闫宏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