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674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体颗粒状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包括两端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上的吊杆,所述吊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吊耳上,所述上、下吊耳分别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的外壁上,吊杆与上、下吊耳之间铰接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可使得吊杆呈现多方位的摆动,进而可与料斗单元出现随动,该浮动连接机构在实现相邻料斗单元连接的同时,确保相邻料斗单元能够呈现浮动的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固体颗粒状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申请人:同日申请的名称为《摆动料斗》的申请文本中公开了一种料斗结构,该料斗由上下顺序布置的料斗单元构成,相邻料斗单元之间通过浮动连接单元连接,相邻料斗单元的上料斗单元的下管口尺寸小于下料斗单元的上管口的尺寸,上料斗单元的下管口置于下的料斗单元的上管口内,料斗单元上设置有激振单元,激振单元锤击料斗单元的外壁,料斗中的相邻的料斗单元之间呈现摇摆的姿态,相邻的料斗单元之间的管芯平面呈现错位的摆动状态,从而使得料斗单元中形成的料柱或者堵块出现断裂层,以达到清堵的目的,若想实现料斗单元的浮动连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使得料斗中的料斗单元之间呈现浮动式的连接状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包括两端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上的吊杆,所述吊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吊耳上,所述上、下吊耳分别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的外壁上,吊杆与上、下吊耳之间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利用吊杆将相邻的两个料斗单元连接起来,当相邻两个单元料斗单元出现摆动时,吊杆的两端与上、下吊耳之间的铰接连接可使得吊杆呈现多方位的摆动,进而可使得吊杆两端的料斗单元出现随动;该浮动连接机构在实现相邻料斗单元连接的同时,确保相邻料斗单元能够呈现浮动的姿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与料斗单元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吊杆上端封闭环的另一种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料斗浮动用连接机构,包括两端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上的吊杆20,所述吊杆2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吊耳31、32上,所述上、下吊耳31、32分别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的外壁上,吊杆20与上、下吊耳31、32之间铰接连接。 结合图1所示,利用吊杆20将相邻的两个料斗11、12单元连接起来,激振机构实施对其中的一个料斗单元的外壁激振动作,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单元料斗单元11、12出现浮动,吊杆20的两端与上、下吊耳31、32之间的铰接连接方式可使得吊杆20呈现多方位的摆动,并且使得相邻料斗单元11、12的管芯所在的平面始终呈现偏离、靠近的往复摆动姿态,从而使得料斗单元11、12内形成的料柱、堵块断裂破碎,吊杆20可与料斗单元11、12出现随动;该浮动连接机构在实现相邻料斗单元11、12连接的同时,可确保相邻料斗单元11、12能够呈现浮动的姿态。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吊耳31邻近于上料斗单元11的外壁的中下端设置,所述下吊耳32邻近于下料斗单元12的上端管口外壁处设置,吊杆20偏离相邻料斗单元11、12衔接位置处。吊杆20可设计的较短,下吊耳32悬伸较长,可使得吊杆20相邻料斗单元11、12有足够的浮动距离,保证相邻料斗单元11、12浮动的幅度,避免吊杆20造成对料斗单元11、12浮动的干涉,而且设计时可使得吊杆20呈现垂直式的设计,确保吊杆20的受力呈现竖直状态。上吊耳31设置在上料斗单元11的外壁中下段,下吊耳32设置在下料斗单元12的上端管口外壁处,可使得多级料斗单元串联在一起时,预留给吊耳31、32充足的安装长度,避免相邻的吊杆20出现干涉的现象。 具体地,所述的吊杆20的上端设置封闭环,图2所示的封闭环呈钩状,图4所示的封闭环为U型环,可简化实际的加工难度,吊杆20的下端穿过下吊耳32上开设的通孔321,吊杆20的下杆端设置有球座21,所述球座21的球冠与通孔321设置成的球形下孔端322配合,吊杆20的上端吊钩式设置在与上吊耳31配合时,可使得吊杆20呈现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类似万向节式配合,吊杆20的下端的球座21的球冠与通孔321的球形下孔端322配合,构成成绕吊杆20中心线的多方位的铰接配合,当相邻料斗单元11、12出现多方向的浮动时,吊杆20的两端的多方向的配合,可确保吊杆20与料斗单元11、12随动。 具体地,所述的通孔321的孔径大于吊杆20的杆径,当吊杆20于通孔内出现摆动时,可避免通孔321的孔壁对吊杆20的杆身的摆动的干涉,所述的吊杆20的下端杆身设置成螺纹连接段,所述球座21与该螺纹连接端构成沿吊杆20长度方向的可调式配合,通过转动球座21来调节吊杆20的作用长度,进而可调整相邻料斗单元11、12配合的状态。 更为具体地,所述的上吊耳31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板,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销柱311,所述销柱311穿置于吊杆20上端的封闭环内,所述两支板的端部设置有与上料斗单元11外壁吻合的固定板312,所述的下吊耳32的端部设置有与下料斗单元12外壁吻合的弧板32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固定板312和弧板323焊接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的外管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上的吊杆(20),所述吊杆(2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吊耳(31、32)上,所述上、下吊耳(31、32)分别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的外壁上,吊杆(20)与上、下吊耳(31、32)之间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上的吊杆(20),所述吊杆(20)的上、下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吊耳(31、32)上,所述上、下吊耳(31,32)分别设置在相邻料斗单元(11、12)的外壁上,吊杆(20)与上、下吊耳(31、32)之间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耳(31)邻近于上料斗单元(11)的外壁的中下段设置,所述下吊耳(32)邻近于下料斗单元(12)的上端管口外壁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斗用浮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20)的上端设置成封闭环,吊杆(20)的下端穿过下吊耳(32)上开设的通孔(321),吊杆(20)的下杆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赵东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