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101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装置、茶油箱、储油箱、储油管、出油口和固定支架,所述压滤装置、出油口、固定支架和茶油箱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滤装置上方设有输油口,所述出油口设在压滤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述压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茶油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茶油箱内层设有保温层,所述茶油箱底部设置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板,所述茶油箱右下方设置有储油管,所述储油管连接储油箱的左上方;该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结构合理,减少山茶油杂质和压滤效果佳,能够有效过滤分离茶油中的饱和酸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美称,山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和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和过滤等,一般将茶油籽粉碎后进行榨油,得出的山茶油送入油箱然后通过油泵送入下一道工序进行过滤,送入油箱的山茶油还含有杂质,如果这些杂质直接随着山茶油通过油泵送到下一道步骤进行过滤的就会堵塞通道管并会损坏固定在通道管上的压力表,目前使用的油箱当油送到下一道工序过滤时,油箱的底部还有残留很多山茶油,造成很大的浪费,且一般是采用板框压滤机对山茶油进行过滤,得到较为纯净的山茶油。板框压滤机中一般都有多个过滤板框,将过后的山茶油集中输送到储槽中,现有技术的储油箱一般为一个敞开的金属I型槽,这种敞开的V型槽与空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容易混到山茶油中,对过滤后的山茶油产生污染,而且山茶籽中榨取的山茶油中含有一定的饱和酸脂,这些饱和酸脂在低温时会凝絮,使山茶油变得混浊,影响山茶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少山茶油杂质和压滤效果佳,能够有效过滤分离茶油中的饱和酸脂的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包括压滤装置、茶油箱、储油箱、储油管、出油口和固定支架,所述压滤装置、出油口、固定支架和茶油箱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滤装置上方设有输油口,能使输油速度加快,所述出油口设在压滤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有一层过滤网,可以过滤茶油的杂质,所述压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压滤装置与茶油箱的连接,能够使装置更加固定,所述茶油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有一层以上,进一步的加强了茶油杂质的过滤,所述茶油箱内层设有保温层,能够保证茶油的质量,所述茶油箱底部设置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板,能够避免过多的山茶油残留在茶油箱体的底部,所述茶油箱右下方设置有储油管,使茶油箱的茶油流入储油箱进行存储,所述茶油箱与储油箱通过储油管相连接,所述储油管连接储油箱的左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压滤装置的动力为油泵,有效的进行压滤。 作为优选,所述输油口为两个,输油量增加加快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为三个,能够使连接更加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箱为塑料储油箱,能够更好的避免水汽对过滤后的山茶油产生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阻燃防水复合硅酸盐板,能够有效的保温。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60-90!^,使保温能力加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置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减少茶油的杂质,且茶油箱体内设置有多层的过滤层能进一步的减少茶油的杂质,在茶油箱内层设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能够有效保温节能,使茶油箱内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热量不易散发使山茶油不会变混浊,影响山茶油的质量,由于储油箱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将原先敞开式的储油箱改为封闭式的储油箱,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混到已过滤的山茶油中,储油箱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空气中的水汽不容易凝结在储油箱上,能够更好的避免水汽对过滤后的山茶油产生污染,由于设置了两个输油口,能够让输油速度加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包括压滤装置1、茶油箱2、储油箱3、储油管4、出油口 8和固定支架9,所述压滤装置1、出油口 8、固定支架9和茶油箱2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滤装置1上方设有输油口 5,所述出油口 8设在压滤装置1的左下方,所述压滤装置1与出油口 8连接处设有一层过滤网7,山茶油经输油口 5进行压滤装置1进行压滤,然后通过压滤装置1与出油口 8连接的过滤网7进行第一次过滤,所述压滤装置1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固定压滤装置1与茶油箱2的连接,所述茶油箱2内设置有过滤层10,所述过滤层10设有一层以上,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结构,所述茶油箱2内层设有保温层11,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保温结构,所述茶油箱2底部设置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板12,所述茶油箱2右下方设置有储油管4,所述茶油箱2与储油箱3通过储油管4相连接,所述储油管4连接储油箱3的左上方。 所述压滤装置1的动力为油泵6,,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动力。 所述输油口 5为两个,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结构。 所述固定支架9为三个,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结构。 所述储油箱3为塑料储油箱3,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所述保温层11为阻燃防水复合硅酸盐板,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材料。 所述保温层11的厚度为60-90臟,也可以设置具有等同、类似技术效果的结构。 该技术方案中首先山茶油经输油口 5进行压滤装置1进行压滤,然后通过压滤装置1与出油口 8连接的过滤网7进行第一次过滤,通过出油口 8进入茶油箱2,让茶油箱2体的过滤层10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且茶油箱2内层的保温层11进行保温,再经茶油箱2体底层的直角三角形的底板12流入储油管4,再由储油管4流入储油箱3,即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置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减少茶油的杂质,且茶油箱体内设置有多层的过滤层能进一步的减少茶油的杂质,在茶油箱内层设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能够有效保温节能,使茶油箱内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热量不易散发使山茶油不会变混浊,影响山茶油的质量,由于储油箱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将原先敞开式的储油箱改为封闭式的储油箱,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混到已过滤的山茶油中,储油箱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空气中的水汽不容易凝结在储油箱上,能够更好的避免水汽对过滤后的山茶油产生污染,由于设置了两个输油口,能够让输油速度加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装置、茶油箱、储油箱、储油管、出油口和固定支架,所述压滤装置、出油口、固定支架和茶油箱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滤装置上方设有输油口,所述出油口设在压滤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述压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压滤装置与茶油箱的连接,所述茶油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有一层以上,所述茶油箱内层设有保温层,所述茶油箱底部设置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板,所述茶油箱右下方设置有储油管,所述茶油箱与储油箱通过储油管相连接,所述储油管连接储油箱的左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多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装置、茶油箱、储油箱、储油管、出油口和固定支架,所述压滤装置、出油口、固定支架和茶油箱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滤装置上方设有输油口,所述出油口设在压滤装置的左下方,所述压滤装置与出油口连接处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述压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压滤装置与茶油箱的连接,所述茶油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有一层以上,所述茶油箱内层设有保温层,所述茶油箱底部设置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底板,所述茶油箱右下方设置有储油管,所述茶油箱与储油箱通过储油管相连接,所述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忠姜贻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荣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