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90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包括采水器主体及通过连接臂与采水器主体联接的储水室;所述采水器主体具有一密封室及封闭上端口的弹性上盖,所述密封室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所述采水器主体下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以及缆线和配重,缆线位于隔板的下方,配重通过连杆与缆线可分离连接,缆线的一端连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储水室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
本技术属于采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湖泊及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海水化学与地质调查和生物采样时,需要现场采集水样。即利用采水器从目标水域采集水样,然后再在船上或陆地实验室中用相应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根据水样的采集要求,有时需要在不同深度依次采样,获取梯度剖面的现场水体信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类比性。 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采水器精度不够,无法准确控制采集深度,智能性低,不便操作,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现有研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包括采水器主体及通过连接臂与采水器主体联接的储水室; 所述采水器主体具有一密封室及封闭上端口的弹性上盖,所述密封室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所述采水器主体下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以及缆线和配重,缆线位于隔板的下方,配重通过连杆与缆线可分离连接,缆线的一端连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 所述储水室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磁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室的下部通过硬杆连接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联接。所述采水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所述储水室为多个,沿采水器主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主要包括采水器主体I及通过连接臂2与采水器主体联接的储水室3。 如图1所示,所述采水器主体具有一密封室12及封闭上端口的弹性上盖11,所述密封室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4,所述采水器主体下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13以及缆线14和配重,缆线位于隔板的下方,配重16通过连杆15与缆线可分离连接,缆线的一端连于步进电机4的转轴上;所述储水室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磁阀31。 储水室的下部通过硬杆17连接一压力传感器18,所述压力传感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联接。采水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储水室为多个,沿采水器主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原理如下: 储水室由上下两个电磁阀、侧壁组合而成,上下两个电磁阀可迅速控制储水室打开或闭合,减少采水时间,使其采水深度准确。 采水器主体侧壁的外层绑定橡胶以固定分别连接四个的储水室的连臂,储水室可分别采集四个不同深度的水样。 密封室的下部用七个隔板8将其分隔为六小间。连杆连接底部配重,连杆的上部为挂钩状,分别放置于缆线上,缆线的一端接于步进电机上。 采水时,打开弹性上盖,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设定采水深度。闭合后,将采水器释放于水面,采水器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沉。若设定最大采水深度小于该处实际水深,采水器下沉到设定最大采水深度时,自动打开电磁阀开始采水,采满后闭合,同时自动运转步进电机,缆线收短,连杆上部的挂钩分别被隔板挡住,不能随缆线一起向右运动,故将在底部配重的作用下脱离采水器,此时采水器因总重减少而上升至上一设定水层开始采水;若设定的最大采水深度大于该处实际水深,则连接于硬杆的压力传感器触底,向单片机控制系统发出警告,释放全部配重返回水面。 工作过程如下: 输入多个预定采水深度,计算所需时间及所需配重并显示于LED显示器; 在目标释放点,由水面自由释放后,采样器稳速下潜; 采样器下潜过程中,若检测到实际水深小于给定采样深度,将主动放弃下潜,释放重物上升并完成余下深度的采水任务; 到达最深采水层后,单片机控制配重体分次释放以到达给定深度,直到配重完全释放后采样器自动返回水面的; 由压力传感器感受水深,采样器在给定深度驱动采水瓶开合系统,实现采水; 系统计算该采样器潜水时间,超过其计算所需时间后立即释放全部配重以回收该米样器。 本技术涉及的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准确采集具体深度的水样,并自动返回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水器主体(1)及通过连接臂(2)与采水器主体联接的储水室(3);所述采水器主体具有一密封室(12)及封闭上端口的弹性上盖(11),所述密封室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4),所述采水器主体下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13)以及缆线(14)和配重,缆线位于隔板的下方,配重(16)通过连杆(15)与缆线可分离连接,缆线的一端连于步进电机(4)的转轴上;所述储水室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电磁阀(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返回式水下分层采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水器主体(I)及通过连接臂(2)与采水器主体联接的储水室(3); 所述采水器主体具有一密封室(12)及封闭上端口的弹性上盖(11),所述密封室内安装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4),所述采水器主体下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13)以及缆线(14)和配重,缆线位于隔板的下方,配重(16)通过连杆(15)与缆线可分离连接,缆线的一端连于步进电机(4)的转轴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思灵苗伟李楠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