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676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窗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所述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有配合的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使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同时,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从而实现了利用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和循环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雾霭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空气质量。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空气净化器来除去空气中的杂质,提高空气质量。空气净化装置,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主要用于家庭、办公楼等地方。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一个价格适中、便于更换的小型空气净化装置是极受欢迎的。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般都是由外壳包裹起来的一体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外观美观,但造成的问题是难以拆装,里面的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空气污染物塞满,这便造成了过滤器的性能降低甚至失效。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空气净化器产品也有推出过滤器更换或清洗的结构,但往往存在结构复杂、或者更换的过滤器价格昂贵、或清洗之后性能大大下降等问题。 此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旦在产品定型后,其内的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就固定了,虽然在现有的产品中,有的空气净化器是具有高效过滤器的,有的是仅具有初效过滤器的,但其无一例外均是固定结构,即每个产品的过滤性能是固定而无法变化的。这显然无法适用不同的环境,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实际上,对于国内外一些空气质量好的地方,或者是在某一阶段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往往只要初效过滤器便足够了。而目前的情况是,为了提升空气质量,不分空气情况都选用高效过滤器,这便造成了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难以被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都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和循环,而无法用到室外的空气,这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室内供氧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人体不适。 因此,开发一种可以利用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循环的空气净化装置,同时便于更换过滤器,价格便宜,使其真正能够走入千家万户,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窗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所述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 上文中,窗上设有承载槽,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这里也可以采用其他挂设结构,只要使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即可。同时,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实现了利用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进风模块、过滤器模块、风机模块和出风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构成可拆卸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过滤器模块选自初效过滤器模块、pm2.5过滤器模块、高效过滤器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各个模块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所述窗上对应于进风模块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 上文中,所述窗包括窗框和其内的玻璃(例如双层玻璃),当然,也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或其他常规材料替代玻璃。 在实际使用时,本专利技术的窗可以替代原有的窗户,或者,也可以原有的窗户不变, 替代纱窗。 所述进风模块主要用来吸入室外的新风。所述过滤器模块用来过滤空气,其可以只选用一个过滤器(如初效过滤器模块、pm2.5过滤器模块或高效过滤器模块),也可以选用多个过滤器模块层叠的结构(如依次为初效过滤器模块、pm2.5过滤器模块和高效过滤器模块)。所述风机模块主要用来提供动力,使空气完成从进风、过滤器到出风的过程。所述出风模块用来送出过滤后干净的空气,其上设有风门用于出风。 当然,为了简化,也可以将风机模块和出风模块结合成一个模块,或者将风机模块和进风模块结合成一个模块。 本专利技术将各个功能部件实现了模块化,且各个模块之间可以自由拼装,因此在出售时各种过滤器模块可以分开出售,这不仅实现了具有不同过滤性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而且对客户而言,也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过滤器模块。 优选的,所述出风模块还包括出风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器模块包括框形支架和密封设于支架内的过滤器,两者构成抽屉式滑动连接结构。该结构可以方便地将支架内的过滤器抽出,从而便于更换或清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各个模块均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设有环形卡槽,另一端设有配合的卡舌,使相邻2个模块构成所述可拆卸式密封连接结构。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性,在上述卡槽和卡舌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环。当然,上述结构只是一种方式,也可以选用螺纹连接结构或其他卡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从下到上依次由进风模块、过滤器模块、风机模块和出风模块层叠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混风模块。混风模块的作用是加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湿模块和温控模块。加湿模块的作用是给室内加湿。温控模块的作用是条件室内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窗体外侧面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模块产生的电能可以供给温控模块,使空气净化装置同时具有调温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于窗体下方。即在窗内玻璃的下方设置进风口。优选的,进风口处可以配置防虫纱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窗的承载槽的下方还设有承载板。该承载板用来承载空气净化装置的各个模块;当然,也可以不用承载板,而通过承载槽实现承载,例如:将承载槽做成楔形结构,空气净化装置的各个模块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各个模块卡固于承载槽之内,形成空气净化装置挂设在窗上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风模块的出风口处设有百叶风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计得到了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窗上设有承载槽,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同时,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从而实现了利用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和循环带来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将各个功能部件实现模块化,且各个模块之间可以自由拼装,实现了具有不同过滤性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同时,由于在出售时各种过滤器模块可以分开出售,因此对客户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过滤器模块,实现了空气净化器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过滤器模块可以自由组装,因而可以针对不同的空气环境状况,在使用过程中随时增加或减少过滤器模块,不仅更具有针对性,而且有利于空气净化器性能的发?车;4、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自由更换,当其中一个模块损坏时,可以仅更换相应的模块即可,因此维护成本较低;尤其对于过滤器模块,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需要清洗或更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更易实现维护或更换;5、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窗上结合太阳能电池模块,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6、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和使用,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窗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器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窗(1)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2),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3),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所述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窗(I)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2),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3),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所述窗上对应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进风模块、过滤器模块、风机模块和出风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构成可拆卸式密封连接结构;所述过滤器模块选自初效过滤器模块、pm2.5过滤器模块、高效过滤器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窗上设有承载槽,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各个模块上设有配合的卡合件,使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挂设于窗上; 所述窗上对应于进风模块的进风位置设有配合的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挂式家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模块包括框形支架(5)和密封设于支架内的过滤器(6),两者构成抽屉式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谕
申请(专利权)人: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