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8570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大黄、5-25份黄连、15-30份车前草、8-15份茵陈、10-30份金银花、2-10份甘草、1-10份维生素C及1-10份维生素B6。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上述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发酵法,使得中草药各组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其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对水产品肝胆综合症进行预防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添加剂的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仅20年来,我国水产品产出总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病发生中很频繁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草鱼、鲫鱼、鲈鱼、大黄鱼、乌鳢、鲷科鱼类、鲤、斑点叉尾鮰、云斑鮰、虹鳟、裂腹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鱼类肝胆综合症,是以目测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微肿大,轻微贫血,颜色偏淡;就胆囊来看,会出现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I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诊断时,应在检查鱼体表及鳃、眼等病变外,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 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四大类: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水体中的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及呼肠孤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鱼发生肝炎。病原微生物在鱼肝脏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二、药物性因素。如重金属中毒,农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中毒等,会造成鱼肝组织变性、坏死。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及用药不当是发生药源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造成了肝损伤;三、是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四、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引起。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肝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的正常生理代谢。 在现有技术中,治疗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方法一般采用简单的中草药组合,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和设计了,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本添加剂可以有效发挥中草药的药效,对水产品肝胆综合症治疗效果佳。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将中草药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以制备所述的饲料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大黄、5-25份黄连、15-30份车前草、8-15份茵陈、10-30份金银花、2_10份甘草、1_10份维生素C及1-10份维生素B6。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上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是:10-15份大黄、10-15份黄连、15-20份车前草、8-10份茵陈、10-15份金银花、5-10份甘草、2_5份维生素C及2_5份维生素B6O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上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是:12份大黄、12份黄连、18份车前草、8份茵陈、12份金银花、8份甘草、3份维生素C及3份维生素B6。 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并对各组分进行研磨,得到10-20目粗粉; 步骤二、用蒸馏水浸湿上述大黄、黄连、车前草、茵陈、金银花及甘草粗粉后,120°C灭菌 0.3h ;步骤三、将灭菌好后的由步骤二制得的上述粗粉接种至乳酸杆菌液中,发酵2-3天; 步骤四、发酵结束后,烘干发酵液,制得干粉;步骤五、将步骤一称取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6添加至上述干粉中,即为本饲料添加剂。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乳酸杆菌液的制备过程为:称取10 g蛋白胨、10 g牛肉膏、5 g酵母膏、2 g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07)、20g葡萄糖(C6H1206*H20)、1 mL吐温80、5g 乙酸钠(CH3C00Na*3H20)、2g 磷酸氢二钾(Κ2ΗΡ04.3Η20)、0.58 g 硫酸镁(MgS04*7H20)及0.25 g硫酸锰(MnS04*H20),蒸馏水定容到I L,120°C高压灭菌15 min,调整pH至6.2?6.6,制得液体培养基;将乳酸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30°C,摇床转速为160r/min,培养24h,即制得本乳酸杆菌液。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步骤三中乳酸杆菌的浓度为50亿cfu/g。 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草药组分,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中草药各个组分的药效,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中草药其中某些组分被微生物加以利用,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产生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可以更加有利于水产品对此类物质的吸收,进而促使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大黄、5份黄连、15份车前草、8份茵陈、10份金银花、2份甘草、I份维生素C及I份维生素B6。 实施例2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份大黄、25份黄连、30份车前草、15份茵陈、30份金银花、10份甘草、10份维生素C及10份维生素B6。 实施例3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2份大黄、12份黄连、18份车前草、8份茵陈、12份金银花、8份甘草、3份维生素C及3份维生素B6。 实施例4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并对各组分进行研磨,得到10-20目粗粉; 步骤二、用蒸馏水浸湿上述大黄、黄连、车前草、茵陈、金银花及甘草粗粉后,120°C灭菌 0.3h ;步骤三、将灭菌好后的由步骤二制得的上述粗粉接种至乳酸杆菌液中,发酵2-3天; 步骤四、发酵结束后,烘干发酵液,制得干粉;步骤五、将步骤一称取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6添加至上述干粉中,即为本饲料添加剂。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乳酸杆菌液的制备过程为:称取10 g蛋白胨、10 g牛肉膏、5 g酵母膏、2 g柠檬酸氢二铵((NH4) 2HC6H507)、20g葡萄糖(C6H12O6*H2O)、ImL吐温80、5g 乙酸钠(CH3C00Na*3H20)、2g 磷酸氢二钾(Κ2ΗΡ04.3Η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大黄、5‑25份黄连、15‑30份车前草、8‑15份茵陈、10‑30份金银花、2‑10份甘草、1‑10份维生素C及1‑10份维生素B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大黄、5-25份黄连、15-30份车前草、8_15份茵陈、10-30份金银花、2_10份甘草、1-10份维生素C及1-10份维生素B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是:10-15份大黄、10-15份黄连、15-20份车前草、8_10份茵陈、10-15份金银花、5-10份甘草、2-5份维生素C及2-5份维生素B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是:12份大黄、12份黄连、18份车前草、8份茵陈、12份金银花、8份甘草、3份维生素C及3份维生素B6。4.一种防治水产品肝胆综合症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如权利要求1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并对各组分进行研磨,得到10-20目粗粉; 步骤二、用蒸馏水浸湿上述大黄、黄连、车前草、茵陈、金银花及甘草粗粉后,120°C灭菌0.3h ; 步骤三、将灭菌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祥黄金玲卓火龙张孝杰钟东平姜宗然
申请(专利权)人:海一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