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7431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社交信息;将社交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社交信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实时抓取的社交信息和已存储的社交信息进行配型;后台服务器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传输至智能穿戴设备,并通过图像或者音频方式通知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配型不成功的社交信息作为新的社交信息在后台服务器保存;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新的社交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在社交活动中保存任何想要保存的社交信息,该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对应的姓名、单位、职位等,并在再次遇见时,主动将社交信息推送给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谷歌眼镜等等,都已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日常生活或者社交活动中,能够快速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随着社交圈的不断扩大,通过名片或者自身记忆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社交圈,显然已力不从心,人们经常遇到的尴尬事比如:别人在社交场合认识你,但是你却想不出对方是谁,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不礼貌,甚至可能因此丧失商机。基于以上问题,在现有智能穿戴设备中植入一种社交识别系统,使智能穿戴设备具有实时识别、实时采集、实时提醒的社交识别功能,可以使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在社交活动中常常处于主动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社交信息; 步骤二:将社交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三: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社交信息; 步骤四: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实时抓取的社交信息和已存储的社交信息进行配型; 步骤五:后台服务器实时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传输至智能穿戴设备,并通过图像或者音频方式推送给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步骤六:配型不成功的社交信息作为新的社交信息在后台服务器保存; 步骤七: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新的社交信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存储单元、微处理器、无线传送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微投影单元和镜片;所述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收集社交信息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焦点,微处理器处理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的相关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是将人脸信息通过无线传送单元传送至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完善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对应的姓名、工作单位、职位信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焦点,微处理器处理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的相关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所述步骤四中的配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即根据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变换后由高维向量转换为低维向量,并形成低维线性向量空间,以消除原有向量各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人脸投影到这个低维线性向量空间所得到的投影系数作为识别的人脸特征矢量,即可产生由人脸特征矢量张成的子空间;每一幅人脸图像向该子空间投影都可获得一组坐标系数,该组坐标系数表明了人脸在该子空间中的位置,该组坐标系数即成为配型的依据。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后台服务器实时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推送至智能穿戴设备的存储单元,微处理器控制微投影单元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投影至智能穿戴设备的镜片上。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用于收集和抓取人脸信息,并后传至后台服务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存储单元、微处理器、无线传送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微投影单元和镜片,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焦点,微处理器处理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相关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无线传送单元将拍摄到的人脸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保存,并通过手工输入等方式完善该人脸信息对应的社交信息;当该智能眼镜在后续使用中,实时抓取人脸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实时抓取到的人脸信息和原先保存的人脸信息配型,并将配型成功的人脸信息以及对应的社交信息一并推送至智能眼镜的存储单元,并通过微投影单元将配型成功的人脸信息以及对应的社交信息投影至智能眼镜的镜片上。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眼睛焦点传感单元通过微量激光测距的方式不间断监测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晶状体厚度变化,并将相关厚度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内部运算即可得到眼睛焦点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微投影单元是HUD平视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基于现有智能穿戴设备和无线传输网络,运用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佩戴者的眼睛聚焦点,同时配合眼睛焦点摄像技术,实时采集佩戴者的眼睛聚焦点对应的人脸信息,并后传至后台服务器保存,当再次采集到相同的人脸信息时,后台服务器通过主成份分析法等人脸配型技术,自动推送该人脸信息以及对应的社交信息至智能穿戴设备,以供佩戴者读取或者听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及系统,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社交活动中,使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能够实时识别社交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可以使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在社交活动中常常处于主动地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第一次使用该智能穿戴设备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社交信息;该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息,由于人脸是社交活动中,人们相互辨识的基本元素,所以,本专利技术将人脸识别信息作为社交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200,所述智能眼镜200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201、眼睛焦点摄像单元202、存储单元206、微处理器203、无线传送单元204、无线接收单元205、微投影单元207和镜片208,该智能眼镜200的佩戴者在使用时,眼睛焦点传感单元201通过微量激光测距的方式不间断监测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晶状体厚度变化,并将相关厚度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203,微处理器203通过内部运算即可得到眼睛焦点数据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202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上述监测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晶状体厚度变化原理如下:人的眼睛晶状体如同凸透镜,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透镜应该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透镜后面一点上,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该焦点会落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成像,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晶状体的厚度变化,即可知晓焦点的变化。 步骤二:将社交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301 ;眼睛焦点摄像单元202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并通过无线传送单元204将摄像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301保存。 步骤三:在后台服务器301中完善社交信息;通过人工等方式,将人脸信息(即摄像信息)对应的姓名、工作单位、职位信息等信息输入后台服务器301。 步骤四:在以后持续使用智能眼镜200时,通过智能眼镜200抓取实时社交信息,抓取实时社交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眼睛焦点传感单元201通过微量激光测距的方式不间断监测智能眼镜佩戴者的晶状体厚度变化,并将相关厚度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社交信息;步骤二:将社交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步骤三: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社交信息;步骤四: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实时抓取的社交信息和已存储的社交信息进行配型;步骤五:后台服务器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实时传输至智能穿戴设备,并通过图像或者音频方式推送给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步骤六:配型不成功的社交信息作为新的社交信息在后台服务器保存;步骤七: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新的社交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社交信息; 步骤二:将社交信息传送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三: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社交信息; 步骤四: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后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实时抓取的社交信息和已存储的社交信息进行配型; 步骤五:后台服务器将配型成功的社交信息实时传输至智能穿戴设备,并通过图像或者音频方式推送给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步骤六:配型不成功的社交信息作为新的社交信息在后台服务器保存; 步骤七:在后台服务器中完善新的社交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存储单元、微处理器、无线传送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微投影单元和镜片;所述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肩、O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收集社交信息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焦点,微处理器处理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的相关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是将人脸信息通过无线传送单元传送至后台服务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完善社交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对应的姓名、工作单位、职位信息。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抓取实时社交信息包括:眼睛焦点传感单元感知智能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焦点,微处理器处理眼睛焦点传感单元的相关信息,并转换为控制信号,并控制眼睛焦点摄像单元对眼睛焦点聚焦的人脸信息进行摄像;所述步骤四中的配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即根据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变换后由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