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892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09:02
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它涉及人机交互领域。Kinect感应设备和显示屏均与后台专用计算机连接,后台专用计算机内设置有交互系统,所述Kinect感应设备将感应到的图像以及粗略的人体识别信息发送到交互系统;所述后台专用计算机内安装有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的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骨骼跟踪模块以及交互界面模块,人体识别模块与骨骼跟踪模块连接,骨骼跟踪模块与交互界面模块连接。Kinect感应设备可以识别6个人,解决了共享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采用非接触感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卫生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非接触感应的机制也更不易出现故障,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
: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机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
技术介绍
: 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共信息终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随时随地查询特定种类信息的需求,促成了公共信息终端的产生与发展。但是目前的公共信息终端还存在操作不便、容易损坏、共享性不好等问题。如能设计一种新的公共信息终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将对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最初的公共信息终端,采用特定配置的计算机来实现。这种公共信息终端直接使用计算机界面,与用户存在隔阂,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使用上存在困难;并且查询不同的信息需要不同的软件,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复杂性,软件故障率较高,时常会出现软件故障,需要专业人员介入维护。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出现了基于触摸屏的公共信息终端,并广泛应用。触摸屏公共信息终端与计算机终端相比,操作相对方便,并且由于软件的嵌入化、专业化,软件故障率也有所降低。但其不足之处是硬件故障率较高,触摸屏在过多或不适当的触摸,以及环境干扰下,容易出现灵敏度与准确度下降,或者划伤导致的硬件故障,从而仍然需要专业人员介入维护,维护成本较高。 并且,以上两种传统的公共信息终端都存在两个共同问题:一是共享性差,不便多人使用。二是此类接触式公共设备由不确定的人反复接触,卫生成为用户所担忧的问题之一,并且制约了这种设备在某些对卫生要求高的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它解决基于触摸屏的公共信息终端共享性差、维护成本高、卫生条件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Kinect感应设备a、显示屏b和后台专用计算机c,Kinect感应设备a和显示屏b均与后台专用计算机c连接,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设置有交互系统d。 所述Kinect感应设备a将感应到的图像以及粗略的人体识别信息发送到交互系统d。 所述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安装有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的交互系统d,该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1、骨骼跟踪模块2以及交互界面模块3,人体识别模块I与骨骼跟踪模块2连接,骨骼跟踪模块2与交互界面模块3连接。 所述人体识别模块I处理Kinect感应设备a得到的粗略人体信息,判断是否有人与终端进行交互;所述骨骼跟踪模块2当用户处于交互状态时,识别与跟踪人体姿态;所述交互界面模块3接受骨骼跟踪模块2的交互信息,实现信息查询、切换等功能,并在显示屏b上显示。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Kinect感应设备可以识别6个人,解决了共享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采用非接触感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卫生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非接触感应的机制也更不易出现故障,只要注意不要受强烈震动以及日常保洁即可,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Kinect感应设备a、显示屏b和后台专用计算机c,Kinect感应设备a和显示屏b均与后台专用计算机c连接,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设置有交互系统d。 所述Kinect感应设备a将感应到的图像以及粗略的人体识别信息发送到交互系统d。 所述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安装有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的交互系统d,该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1、骨骼跟踪模块2以及交互界面模块3,人体识别模块I与骨骼跟踪模块2连接,骨骼跟踪模块2与交互界面模块3连接。 所述人体识别模块I处理Kinect感应设备a得到的粗略人体信息,判断是否有人与终端进行交互;所述骨骼跟踪模块2当用户处于交互状态时,识别与跟踪人体姿态;所述交互界面模块3接受骨骼跟踪模块2的交互信息,实现信息查询、切换等功能,并在显示屏b上显示。 参照图2,所述人体识别模块I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A,读取Kinect感应设备a提供的带有粗略人体划分的深度图像; 步骤B,对人体深度信息进行去噪与统计; 步骤C,识别启动交互的人体,并将其传递到骨骼跟踪模块。 Kinect感应设备a提供的深度图像,本身已经经过了粗略的人体分割,每个像素都带有玩家索引信息。玩家索引为O表示该像素不是人体,1-6代表不同的人体。该人体分割是较为粗略的,会将人体边缘一些背景像素划分到人体范围中。在所述步骤A中,读取Kinect感应设备a的深度图像,并根据Kinect感应设备a的人体分割,将不同人体的深度图像分离。 在所述步骤B中,首先对每个人体深度图像进行形态学腐蚀操作,以去除边缘的错误划分像素。然后,统计每个人体像素的平均位置与平均深度值,以及最小深度值及其所处位置。 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步骤B中的统计信息,识别是否有人体处于启动交互状态。用户以惯用手向前伸出的姿态,表示开始与终端进行交互。为识别这一姿态,首先判断人体的最小深度值,与平均深度值之间的差值,如超过一定阈值,判断可能为手前伸姿态,进入下一步;然后判断最小深度值所处位置,如在人体平均位置的右侧偏上,则判断为右手向前伸出,将该人体传给骨骼跟踪模块,并保存交互手为右手;如在人体平均位置的左侧偏上,则判断为左手向前伸出,将该人体传给骨骼跟踪模块,并保存交互手为左手;如在其它位置,则判断不是手部向前伸出姿态,不传递该人体到骨骼跟踪模块。 所述骨骼跟踪模块2,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I,提取用户双手的位置; 步骤II,将交互手的位置与状态在屏幕上显示; 步骤III,根据双手位置与用户姿态,调用交互界面模块执行相应动作。 在所述步骤I中,读取Kinect感应设备a获得的用户的骨骼数据,得到用户双手的物理位置。如用户的交互手已经持续处于不可见状态达到预设时间阀值,则判断用户退出交互。 在所述步骤II中,将用户的交耳手位置通过线性变换,映射到交互界面上的位置,并在交耳界面上显示手势光标。 在所述步骤III中,由用户的双手位置,可能还包括骨骼数据所确定的用户身体姿势,来判断用户的交互行为。 用户的非交互手位置,用于辅助交互界面操作。当非交互手向身体侧向伸出时,如交耳手指向界面上的一个有效按钮,则这一手势表示点击该按钮。使用该双手操作表示点击按钮,可以使点击按钮这一操作更有效,也更准确。 当捕捉到点击动作时,改变手势光标的颜色或形状以提供反馈,并将点击操作发送给交互界面模块,执行相应动作。当捕捉到交互手处于交互界面模块所设定的可触发交耳的位置时,或用户身体姿势符合交互界面模块所设定的交互姿势时,也将该信息发送给交互界面模块,并执行相应动作。 所述交互界面模块3使用现有的自然用户界面(NUI)设计技术,以菜单、按钮、姿势控制等界面元素,将信息终端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组织起来。该模块的结构随应用领域不同而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界面元素应该足够大,使用户的手方便准确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Kinect感应设备可以识别6个人,解决了共享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采用非接触感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卫生问题;Kinect感应设备非接触感应的机制也更不易出现故障,只要注意不要受强烈震动以及日常保洁即可,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Kinect感应设备(a)、显示屏(b)和后台专用计算机(c),Kinect感应设备(a)和显示屏(b)均与后台专用计算机(c)连接,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设置有交互系统(d),所述Kinect感应设备(a)将感应到的图像以及粗略的人体识别信息发送到交互系统(d);所述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安装有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的交互系统(d),该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1)、骨骼跟踪模块(2)以及交互界面模块(3),人体识别模块(1)与骨骼跟踪模块(2)连接,骨骼跟踪模块(2)与交互界面模块(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Kinect感应设备(a)、显示屏(b)和后台专用计算机(c) ,Kinect感应设备(a)和显示屏(b)均与后台专用计算机(C)连接,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设置有交互系统(d),所述Kinect感应设备(a)将感应到的图像以及粗略的人体识别信息发送到交互系统(d);所述后台专用计算机(C)内安装有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的交互系统(d),该系统包括人体识别模块(I)、骨骼跟踪模块(2)以及交互界面模块(3),人体识别模块(I)与骨骼跟踪模块(2)连接,骨骼跟踪模块(2)与交互界面模块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模块(I)处理Kinect感应设备a得到的粗略人体信息,判断是否有人与终端进行交互:所述骨骼跟踪模块(2)当用户处于交互状态时,识别与跟踪人体姿态;所述交互界面模块(3)接受骨骼跟踪模块(2)的交互信息,实现信息查询、切换等功能,并在显示屏(b)上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Kinect的公共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模块⑴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A),读取Kinect感应设备a提供的带有粗略人体划分的深度图像; 步骤(B),对人体深度信息进行去噪与统计; 步骤(C),识别启动交互的人体,并将其传递到骨骼跟踪模块; Kinect感应设备(a)提供的深度图像,本身已经经过了粗略的人体分割,每个像素都带有玩家索引信息,玩家索引为O表示该像素不是人体,1-6代表不同的人体,该人体分割是较为粗略的,会将人体边缘一些背景像素划分到人体范围中,在所述步骤(A)中,读取Kinect感应设备(a)的深度图像,并根据Kinect感应设备(a)的人体分割,将不同人体的深度图像分离; 在所述步骤(B)中,首先对每个人体深度图像进行形态学腐蚀操作,以去除边缘的错误划分像素,然后,统计每个人体像素的平均位置与平均深度值,以及最小深度值及其所处位置; 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步骤(B)中的统计信息,识别是否有人体处于启动交互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拥权张羽李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寰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