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6967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抗菌管以重量组分计包括:PVC40-50份,聚碳酸酯10-20份,PE30-40份;PET8-15份;银粉末3-7份;磷酸钾0.8-2份;氧化钙1-4份;硫代二丙酸双酯1-4份;丁基橡胶5-10份;硬脂酸0.8-2份;二氧化钛3-8份;聚乙烯蜡3-7份;环氧大豆油1-5份;硬脂酸钡0.8-2份;聚酯纤维1-5份;马来酸酐2-6份。制备方法为先按重量份将各组分于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研磨机中,研磨后出料,再采用挤塑机进行挤塑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复合抗菌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抗菌性能,能够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目前所用的塑料管多为PVC类塑料管,它具有加工容易,粘结方便,造价低,刚性 好以及耐腐蚀的优点,但是由于PVC本身分子结构的特点,其玻璃化温度较低,常温下表 现为碎性大,耐低温型差,耐候性差,易开裂,在一定压力下长期使用容易破裂,因此人们将 PVC树脂与各种增韧剂进行混合改性,是的其抗冲击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相应的刚性下降, 拉伸度降低,损失了 PVC本身的有点。而另一种常用的塑料管为聚丙烯管材,这种管材与 PVC管材一样,虽然能够达到卫生要求,但是长期使用并不能对管壁上的细菌起到抑制和灭 杀作用,因此在长期使用后,管材内表面会附着和滋生相当数量的微生物,这种管材应用于 医疗领域时需要经常进行清洗灭菌,才能保证可以达到医疗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一 种能够很好抑制细菌的管材,同时又能保证管材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及 其制备方法,提高管材机械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组分计包括:PVC 40‑50份,聚碳酸酯10‑20份,PE 30‑40份;PET 8‑15份;银粉末3‑7份;磷酸钾0.8‑2份;氧化钙1‑4份;硫代二丙酸双酯1‑4份;丁基橡胶5‑10份;硬脂酸0.8‑2份;二氧化钛3‑8份;聚乙烯蜡3‑7份;环氧大豆油1‑5份;硬脂酸钡0.8‑2份;聚酯纤维1‑5份;马来酸酐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医用复合抗菌管,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组分计包括:PVC 40-50份,聚碳酸酯 10-20份,PE 30-40份;PET 8-15份;银粉末3-7份;磷酸钾0. 8-2份;氧化钙1-4份;硫代 二丙酸双酯1_4份;丁基橡胶5-10份;硬脂酸0. 8-2份;二氧化钛3-8份;聚乙烯錯3-7份; 环氧大豆油1-5份;硬脂酸钡0. 8-2份;聚酯纤维1-5份;马来酸酐2-6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复合抗菌管,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组分计包括:PVC 42-46份,聚碳酸酯15-18份,PE 32-35份;PET10-13份;银粉末4-6份;磷酸钾1-1. 5份; 氧化钙2-4份;硫代二丙酸双酯2-4份;丁基橡胶7-9份;硬脂酸1. 4-1. 8份;二氧化钛6-8 份;聚乙烯蜡5-7份;环氧大豆油3-5份;硬脂酸钡1-1. 3份;聚酯纤维3-5份;马来酸酐 4-6 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复合抗菌管,其特征在于,银粉末为纳米银粉。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林根邱东成刘乐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