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920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上卡瓦机构、弹性伸缩套、气嘴组件、连接管、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和下卡瓦机构,丢手接头、上卡瓦机构、弹性伸缩套、气嘴组件、连接管和下卡瓦机构顺次连接,且气嘴组件位于连接管上端的内部,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套装在连接管上,且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小于油管的内径,上卡瓦机构与下卡瓦机构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直径变大与油管内壁紧贴密封,且上、下两个卡瓦机构从相反两个方向与油管稳固锚定;去除对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挤压,使得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变回小于油管内径的状态,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油管内顺利上下,便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油管内起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流器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流器。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容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容易堵塞管道,故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需要防止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即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升温或者降压,现常通过在管道内配置节流器来对管道内的天然气节流降压。 现有的节流器包括一个单向的卡瓦机构及套装在该卡瓦机构的节流器本体上的上、下两个密封碗,在密封状态下,上密封碗和下密封碗均被嵌入到油管和节流器本体之间的间隙内,由于密封碗本身一直与油管内壁紧贴,导致在打捞节流器时密封碗的外壁与油管内壁产生巨大的摩擦阻力,在这个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密封碗的外壁就会更加紧密的楔进节流器本体与油管之间的间隙内,使节流器难以起出。根据现场统计,约有50%的井下节流器由于难以起出而被留在井下形成井下落物。 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碗本身一直与油管内壁紧贴,与油管内壁产生巨大的摩擦阻力,使得现有的节流器难以从油管内起出;而且,单向的卡瓦机构只能使节流器单方向固定,一旦节流器上下压力变化,容易使得节流器向其它方向滑动,从而容易滑入井底无法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节流器难以从油管内起出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流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流器,所述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上卡瓦机构、弹性伸缩套、气嘴组件、连接管、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和下卡瓦机构,所述丢手接头、所述上卡瓦机构、所述弹性伸缩套、所述气嘴组件、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下卡瓦机构顺次连接,且所述气嘴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管上端的内部,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油管的内径,所述上卡瓦机构与所述下卡瓦机构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 当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被压缩时,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与所述油管内壁紧贴。 具体地,所述上卡瓦机构包括:上卡瓦中心管、上锥体、打捞头、限位环、上卡瓦,所述丢手接头、所述上卡瓦中心管、所述上锥体与所述弹性伸缩套顺次连接,所述打捞头套装在所述上卡瓦中心管上,所述上卡瓦的上端与所述打捞头连接,下端与所述上锥体的锥形表面配合相贴,所述限位环套装在所述上卡瓦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气嘴组件包括气嘴座、气嘴和压帽,所述气嘴座上端与所述弹性伸缩套下端连接,下端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且所述气嘴座下端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气嘴设置在所述气嘴座内部,所述压帽设置在所述气嘴下方,且所述压帽与所述气嘴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伸缩套下端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气嘴座上端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挂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包括由上到下顺次套装在所述连接管上的上密封胶筒、上隔环、中密封胶筒、下隔环和下密封胶筒。 作为优选,所述丢手接头与所述上卡瓦中心管、所述上卡瓦中心管与所述打捞头均通过剪切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打捞头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上卡瓦的上端挂接在所述固定槽中。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通过上、下两个卡瓦机构对弹性胶筒密封组件进行挤压,使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直径变大与油管内壁紧贴密封,且上、下两个卡瓦机构从相反两个方向与油管稳固锚定,即使本技术上下压力变化,本技术也能够稳固的坐封在油管内进行节流工作;而且,筒式的密封结构,即弹性胶筒密封组件能够有效的密封本技术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密封效果更好;在打捞时,解除上、下两个卡瓦机构与油管锚定,去除对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挤压,使得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变回小于油管内径的状态,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在油管内顺利上下,便于本技术从油管内起出;另外,由于弹性胶筒密封组件收缩,给本技术上部的积液留出了泄压通道,积液可从弹性胶筒密封组件与油管之间的间隙排出,解决了本技术上部由于积液存在而导致的难以打捞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卡瓦中心管和上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I丢手接头, 2上卡瓦机构,21上卡瓦中心管,22上锥体,23打捞头,24限位环,25上卡瓦,26纤维挡板, 3弹性伸缩套, 4气嘴组件,41气嘴座,42气嘴,43压帽, 5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1上密封胶筒,52上隔环,53中密封胶筒,54下隔环,55下密封胶筒, 6连接管, 7下卡瓦机构,71下卡瓦中心管,72下锥体,73卡瓦座,74下卡瓦, 8剪切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流器,所述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1、上卡瓦机构2、弹性伸缩套3、气嘴组件4、连接管6、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和下卡瓦机构7,所述丢手接头1、所述上卡瓦机构2、所述弹性伸缩套3、所述气嘴组件4、所述连接管6和所述下卡瓦机构7顺次连接,且所述气嘴组件4位于所述连接管6上端的内部,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套装在所述连接管6上,且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的外径小于所述油管的内径,所述上卡瓦机构2与所述下卡瓦机构7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 当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被压缩时,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与所述油管内壁紧贴。 其中,上、下两个卡瓦机构从相反两个方向与油管稳固锚定,一般上卡瓦机构2与油管锚定,防止本技术从油管上部脱离,下卡瓦机构7与油管锚定,防止本技术从油管下部脱离,两个方向均无法脱离,从而使本技术牢固的坐封在油管内部,即使本技术上下压力变化,本技术也能够稳固的坐封在油管内进行节流工作; 在坐封时,本技术通过上、下两个卡瓦机构对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进行挤压,使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直径变大,使其与油管内壁紧贴密封,而且,筒式的密封结构,即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能够有效的密封本技术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密封效果更好; 在打捞时,解除上、下两个卡瓦机构与油管的锚定,即可去除对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的挤压,使得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的外径变回小于油管内径的状态,弹性伸缩套3的弹性可变为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提供了变化空间,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在油管内顺利上下,便于本技术从油管内起出;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打捞节流器时,由于气嘴组件4的开孔很小,节流器上方一般会留有大量积液无法排至节流器下方的井下,导致节流器难以打捞,而本技术由于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可以收缩,给本技术上部的积液留出了泄压通道,积液可从弹性胶筒密封组件5与油管之间的间隙排出,解决了本技术上部由于积液存在而导致的难以打捞的难题。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流器,所述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1、上卡瓦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流器,设置在油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上卡瓦机构、弹性伸缩套、气嘴组件、连接管、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和下卡瓦机构,所述丢手接头、所述上卡瓦机构、所述弹性伸缩套、所述气嘴组件、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下卡瓦机构顺次连接,且所述气嘴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管上端的内部,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油管的内径,所述上卡瓦机构与所述下卡瓦机构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当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被压缩时,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与所述油管内壁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器,设置在油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包括:丢手接头、上卡瓦机构、弹性伸缩套、气嘴组件、连接管、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和下卡瓦机构,所述丢手接头、所述上卡瓦机构、所述弹性伸缩套、所述气嘴组件、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下卡瓦机构顺次连接,且所述气嘴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管上端的内部,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套装在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油管的内径,所述上卡瓦机构与所述下卡瓦机构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 当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被压缩时,所述弹性胶筒密封组件与所述油管内壁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瓦机构包括:上卡瓦中心管、上锥体、打捞头、限位环、上卡瓦,所述丢手接头、所述上卡瓦中心管、所述上锥体与所述弹性伸缩套顺次连接,所述打捞头套装在所述上卡瓦中心管上,所述上卡瓦的上端与所述打捞头连接,下端与所述上锥体的锥形表面配合相贴,所述限位环套装在所述上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玉李振龙段冉郑庆龙王小东祖世强耿彤陈玉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