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842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包括桶体和固定于桶体顶部的桶盖,搅拌桶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部穿过桶盖的顶部并伸出,搅拌轴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每组搅拌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搅拌轴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每个桨叶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搅拌轴内的液体循环通道与桨叶内的空腔连通;还包括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8-2.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可使色母粒干燥均匀,消除结块现象,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色母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色母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色丝的生产工序中,色母粒干燥筛选工序为关键工序,主要任务是色母粒进行干燥后,进行分散筛选均匀,再通过注射器定量注入到螺杆内,与切片一起通过加热挤压熔融纺成有色涤纶长丝。如果色母粒干燥质量及分散不匀等没达到生产要求,那么将对有色丝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有大批量产品色差报废或断头产生小卷丝,造成消耗增大。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一般色丝厂均采用色母粒干燥桶内通热空气定时加热,然后把母粒从出料口放出,再进行人工分散筛选后使用。 采用上述方法的弊端:1、直接在干燥桶内通入热空气易造成桶内上下色母粒受热干燥不均匀,含水率不稳定。2、上下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色母粒结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色母粒干燥均匀,消除结块现象的色母搅拌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包括桶体和固定于桶体顶部的桶盖,搅拌桶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部穿过桶盖的顶部并伸出,搅拌轴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每组搅拌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搅拌轴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每个桨叶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搅拌轴内的液体循环通道与桨叶内的空腔连通;还包括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8-2.4:1。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斜面与搅拌桶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对应所述斜面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料管道,排料管道设置有排料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电动丝杠。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固定有两组搅拌桨,两组搅拌桨的桨叶所在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的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l-3cm的真空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呈S型或Z型。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桨叶的长度不同,短的桨叶与长的桨叶的长度比为1:1.1-1.3。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的外侧壁固定有拉手,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为密封式搅拌桶。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搅拌轴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每组搅拌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在干燥时对桶内的色母粒进行搅拌,增强了空气的流动性,使得色母粒各处干燥均匀,消除了结块的发生。 本技术的搅拌轴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每个桨叶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搅拌轴内的液体循环通道与桨叶内的空腔连通,通过在液体循环通道中通入冷热水在完成对搅拌桨温度的控制,从而可以加快色母料捏合的效率。 本技术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8-2.4:1,可以提高搅拌的转速,提高搅拌效率。 本技术的搅拌装置可使色母粒干燥均匀,消除结块现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搅拌效果好,捏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揽拌桶、10—桶体、11 一斜面、12—排料管道、13一排料阀、14一真空隔热层、15—拉手、16—滚轮、2—桶盖、3—搅拌轴、31—液体循环通道、4 一搅拌桨、41 一奖叶、411一空腔、5—驱动机构、51—电机、52—主动轮、53—从动轮、54—传动带、6—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见图1-2,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I包括桶体10和固定于桶体10顶部的桶盖2,搅拌桶I内竖直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的顶部穿过桶盖2的顶部并伸出,搅拌轴3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4,每组搅拌桨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41,搅拌轴3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31,每个桨叶41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411,搅拌轴3内的液体循环通道31与桨叶41内的空腔411连通;还包括驱动搅拌轴3旋转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固定于电机51输出端的主动轮52、固定于搅拌轴3顶部的从动轮53、以及连接于主动轮52和从动轮53之间的传动带54,主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直径比为1.8-2.4:1。所述传动带54为皮带。 本技术的搅拌轴3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4,搅拌桨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41,在干燥时对桶内的色母粒进行搅拌,增强了空气的流动性,使得色母粒各处干燥均匀,消除了结块的发生。 本技术的搅拌轴3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31,桨叶4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11,搅拌轴3内的液体循环通道31与桨叶41内的空腔411连通,通过在液体循环通道31中通入冷热水在完成对搅拌桨4温度的控制,从而可以加快色母料捏合的效率。 本技术的主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直径比为1.8-2.4:1,可以提高搅拌的转速,提高搅拌效率。 本技术的搅拌装置可使色母粒干燥均匀,消除结块现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搅拌效果好,捏合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I的底部设置有斜面11,斜面11与搅拌桶I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0-30°。斜面11的设置便于搅拌后的排料,排料速度快,为使本技术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斜面11与搅拌桶I底部之间的夹角为20°。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I的底部对应所述斜面1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料管道12,排料管道12设置有排料阀13。通过在对应所述斜面11底部的位置设置排料管道12,排料速度快。 [0031 ]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所述驱动机构5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电动丝杠。移动机构6的设置可以使搅拌轴3驱动机构5带动搅拌轴3上下移动,提高搅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3固定有两组搅拌桨4,两组搅拌桨4的桨叶41所在的方向相互垂直。由于采用上述设计,结构更加合理,可以提高搅拌装置的混合能力,提高了其混合速度,进而提高了色母混合机混合材料时的混合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I的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l-3cm的真空隔热层14。真空隔热层14的设置可以防止降低搅拌桶I外表面的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4呈S型或Z型。S型或Z型搅拌桨4的设置能提高搅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桨叶41的长度不同,短的桨叶41与长的桨叶41的长度比为1:1.1-1.3。由于采用上述设计,加强了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捏炼机内色母料的捏合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I的外侧壁固定有拉手15,搅拌桶I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6。拉手15的设置方便本技术的拿放,滚轮16的设置方便本技术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I为密封式搅拌桶。密封式搅拌桶I的设置可以提高搅拌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包括桶体和固定于桶体顶部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搅拌桶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部穿过桶盖的顶部并伸出,搅拌轴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每组搅拌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搅拌轴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每个桨叶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搅拌轴内的液体循环通道与桨叶内的空腔连通;还包括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8‑2.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包括桶体和固定于桶体顶部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搅拌桶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部穿过桶盖的顶部并伸出,搅拌轴固定有至少一组搅拌桨,每组搅拌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桨叶,搅拌轴内开有用于通入冷热水来进行控温的液体循环通道,每个桨叶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搅拌轴内的液体循环通道与桨叶内的空腔连通;还包括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固定于搅拌轴顶部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直径比为1.8-2.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斜面与搅拌桶底部之间的夹角为10-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对应所述斜面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料管道,排料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必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彩色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