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6806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5 08:24
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系统,包括制屑装置、称量混合装置、菌筒装袋装置、灭菌室、接种车间和出菇车间,制屑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称量混合装置连接,称量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菌筒装袋装置连接;灭菌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其中第一密封门尽量靠近菌筒装袋装置,第二密封门直接位于接种车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了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的系统,包括制屑装置、称量混合装置、菌筒装袋装置、灭菌室、接种车间和出菇车间,制屑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称量混合装置连接,称量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菌筒装袋装置连接;灭菌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其中第一密封门尽量靠近菌筒装袋装置,第二密封门直接位于接种车间内。本技术可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专利说明】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香菇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虽然已发展多年,且较为普及,但真正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设备闲置率高,杂菌污染、畸形菇、出菇不整齐等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香菇生产的效率,即香菇的质量。 中国专利文献⑶102919054 4公开了一种袋料香菇生产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该方法较为复杂,多依赖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例如在接种阶段,需要将接种后的菌筒再次套袋,耗费大量人力。在出菇管理期间人工控制大棚内温度,成本较高。尤其是菌筒需要多次补水,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⑶203313775 I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温度的香菇大棚,可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但是该结构主要适用于温度较低的北方,而在温度较高的南方使用效果较差。 目前食用菌香菇的栽培基质主要分为: 1)木材类基质。研宄代表以王军峰在阔叶树木的基础上经添加一定比例的翅荚木后种植香菇,使生物转化率达到10.956-11.096%,但以阔叶木肩为主的常规栽培基质的生物学效率还有一定差距。陈方顺将银合欢代替麸皮,使染菌率降低11.8%,鲜菇的产量提高5.1%,与杂木肩相比,添加银合欢的混合培养料栽培香菇可增产鲜菇52.4%,生物效率提高26.7%,但银合欢价格十分昂贵,主要产于热带,极大的限制了其利用。 2)植物茎叶类栽培基质。研宄代表以陈金华用果桑枝条部分与杂木肩进行梯度的比例混合进行香菇栽培,混合栽培基质在初期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发育以及后期的产量、品质等方面均优于以杂木肩为主栽料栽培得到的香菇,生物学效率可达到98.3%,比常规配方高9.8%,但其产量具有不稳定性,菌筒易分散。夏志兰研宄了以一定量的麻杆粉与杂木肩混合栽培香菇,结果表明,麻杆粉能提高菌筒的紧实性及保水性,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出菇期短,产量低,花菇率低。 3)植物果壳类栽培基质。吕明亮利用一定量的栗蒲粉与木肩混合进行香菇的栽培,结果表明栗蒲粉可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速度,使潮次分明,但产量低,质量大多呈现菇蕾薄,葫杆粗。 4)废料类栽培基质。冯景刚用事实证实了玉米芯生料栽培香菇的可行性,促进了香菇的高生产量,但,条件要求严格,管理复杂。吴云汉将黑木耳进行了开放式香菇栽培,节省了生产成本及人力,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但相对于一般的杂木肩,成本高。夏敏将棉杆肩应用于香菇栽培基料上,其生物学效率可达到84%,但其存在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香菇生活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香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物质,深受人们喜爱,为一种健康食品。香菇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世界第二类食用菌,目前,我国香菇产量约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70%,在我国70%以上的省份根据其自然环境均栽培了香菇,但,如何有效提高香菇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条件,节约生态资源一直困扰着生产者对香菇的研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香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优化设备布局降低杂菌感染几率,尤其是出菇环节可以有效控制出菇车间内的温度,降低能耗,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包括制肩装置、称量混合装置、菌筒装袋装置、灭菌室、接种车间和出菇车间,制肩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称量混合装置连接,称量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菌筒装袋装置连接; 灭菌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其中第一密封门尽量靠近菌筒装袋装置,第二密封门直接位于接种车间内,灭菌室分别设有蒸汽进管和蒸汽排管; 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 所述的灭菌室地面内设有布气渠,布气渠顶部设有多个布气孔,蒸汽排管上设有排气阀。 所述的制肩装置中,锯切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轧破装置连接,乳破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锤片式粉碎装置连接; 所述的锯切装置中,锯切机架上方设有排锯装置,与排锯装置相对的一侧设有推料机构,所述的排锯装置为多个并列布置的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锯片或链锯; 所述的轧破装置中,至少一对平行布置的轧辊,乳辊表面沿轴线设有多个轧切盘,两个轧辊的轧切盘交错布置。 所述的出菇车间中,顶部设有透明顶,用于放置菌筒的层架沿出菇车间宽度方向布置,层架之间设有间隙,出菇车间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门,门的位置与层架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门的顶部设有水帘装置,出菇车间内设有加湿喷淋管,水帘装置和加湿喷淋管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循环井连通; 还设有补水井,补水井通过补水泵与循环井连通; 出菇车间内设有循环渠,循环渠与循环井连通; 出菇车间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排风装置。 所述的透明顶为双层,上方为第一透明顶,下方为第二透明顶,第二透明顶为不透水膜材,在第一透明顶和第二透明顶之间设有降温喷淋管,降温喷淋管也通过管路和循环泵与循环井连通,在第二透明顶最低的位置设有排水管。 水帘装置上设有感应器,以在感应到障碍后暂停水帘装置的运行。 所述的出菇车间的外壁为保温结构,出菇车间至少1/4高程位于地面之下,在门的位置设有坡道。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菌筒感染杂菌的几率,提高接种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优选的方案中,采用优化的栽培基质,菌筒内的栽培基质紧实,不松散,含水量可控制,保水性能好,多批次采摘香菇均不用注水。出菌丝率高,菌丝质量好,杂菌少。菇蕾分批均匀,花菇质量高。减少了在接种过程中一次套袋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技术的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采用灭菌室与接种车间直接连通的方式,降低了菌筒感染杂菌的几率,也便于在后期减少一次套袋操作。改进的出菇车间的结构,便于以较低的能耗调节出菇车间内温度和湿度,以便于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技术系统中锯切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系统中锯切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系统中轧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系统中轧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系统中锤片式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系统中搅拌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系统中菌筒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系统中灭菌室和接种车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系统中出菇车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系统中出菇车间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锯切装置1,推料机构101,限位块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系统,包括制屑装置、称量混合装置、菌筒装袋装置(5)、灭菌室(6)、接种车间(7)和出菇车间(8),其特征是:制屑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称量混合装置连接,称量混合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菌筒装袋装置(5)连接;灭菌室(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61)和第二密封门(62),其中第一密封门(61)尽量靠近菌筒装袋装置(5),第二密封门(62)直接位于接种车间(7)内,灭菌室(6)分别设有蒸汽进管(63)和蒸汽排管(64);出菇车间(8)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雄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