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排线器换向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排线器上,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以及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排线器底部的换向拨叉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当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伸出时,该气缸杆前端撞击换向拨叉的右端;当第二气缸的气缸杆伸出时,该气缸杆前端撞击换向拨叉的左端。本技术在保留原有排线器运行到一端终点自动换向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线材的缠绕情况随时手动瞬间换向,能有效克服各种线材在自动缠绕产生叠搭不均匀时造成的线材层次混乱,尤其是扁平线材。【专利说明】一种排线器换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线器应用
,特别是一种排线器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焊丝生产企业、电线电缆厂或其他绳线生产企业中,都需要通过排线器将线材存储在工字轮等线材盘上进行运输。排线器能使线材在线材盘上均匀缠绕,并能使线材走到一边的终点位置时,控制排线器运行方向的换向拨叉撞击到限位块,瞬间自动换向,反过来继续缠绕,然后再走到另一边的终点再自动反转。但当前的排线器换向方式,只能在排线器走到一边的终点时才能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线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5)、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排线器(15)上,所述第一气缸(3)与第二气缸(4)分别固定在固定板(5)上,且第一气缸(3)的气缸杆以及第二气缸(4)的气缸杆分别与排线器(15)底部的换向拨叉(13)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当第一气缸(3)的气缸杆伸出时,该气缸杆前端撞击换向拨叉(13)的右端;当第二气缸(4)的气缸杆伸出时,该气缸杆前端撞击换向拨叉(13)的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亮,崔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