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代国专利>正文

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471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主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开瓶器快速开启,且能够二次密封的酒塞,其包括塞体(1),塞体(1)设置有贯穿塞体(1)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置有拉手(7),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前塞(3)和后塞(6)中至少有一个与通孔(2)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作酒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主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开瓶器快速开启,且能够二次密封的酒塞,其包括塞体(1),塞体(1)设置有贯穿塞体(1)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置有拉手(7),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前塞(3)和后塞(6)中至少有一个与通孔(2)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用作酒塞。【专利说明】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酒瓶塞,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开启和二次密封的红酒瓶塞。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酒作为休闲酒类饮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消费量每年都快速增长,但是红酒由于保存的需要都是利用橡木塞密封的,在开启红酒时需要用到开瓶器把瓶塞从酒瓶中取下,目前的红酒瓶塞存在以下问题:红酒瓶塞与开瓶器之间是分开的,且基本都是一次性的,很不环保,在开瓶时操作麻烦,需要借助开瓶器,耗时多;在用瓶塞密封开口时,是人工的强迫施加力的作用实现的,有些时候也很难使瓶塞取出。酒品在饮用后,往往会遇到酒瓶内剩余酒水的情况,为了能够较好保存剩余酒水便于下次饮用,需要对酒瓶进行再次封存。尤其对于红酒类酒水,酒瓶附带的瓶塞不能够再次封存使用,对酒水的二次保存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它用于密封红酒,不需要开瓶器,能在开启时简单容易的将瓶塞从红酒瓶中拿出,同时需要密封红酒时也非常容易的就可以将瓶塞放入酒瓶口进行密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塞体设置有贯穿塞体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拉杆,通孔中部孔径大于通孔前端和通孔后端的孔径,拉杆包括前塞、后塞、连接前塞和后塞的连接杆,后塞上设置有拉手,前塞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前塞和后塞中至少有一个与通孔过盈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前塞与通孔前端过盈配合,后塞与通孔后端过盈配合。优选前塞与通孔前端过盈配合,的同时后塞与通孔后端过盈配合。这样密封性能最佳。 弹性片延伸至通孔中部与连接拉杆间的缝隙中。使得拉动拉杆时,弹性片拉动至通孔后端时因为通孔口径变小,使得连接干与通孔卡接,从而拉出瓶塞。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片为刺状结构。弹性片为刺状时金属刺刺入红酒塞能够更好的卡接。 拉动金属拉杆,空气沿着红酒塞瓶口孔道与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一中间孔道与后塞之间的间隙一内孔道流向瓶中,瓶内外气压平衡。此时,金属刺正好刺入红酒塞。继续拉动金属拉杆,将红酒塞带出瓶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拉手为拉环结构。拉环的式的把手,可以在平时不使用的时候把拉环收起,节约空间。 因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因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不需要其他开瓶器就能够实现开速开启瓶塞。 2、快速开启后,可把拉杆下按,实现二次密封,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塞体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的拉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拉杆和塞体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1,塞体I设置有贯穿塞体I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置有拉手7,前塞3与通孔前端2_1过盈配合的同时后塞6与通孔后端2-3过盈配合。这样密封性能最佳。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弹性片4延伸至通孔中部2-2与连接拉杆5间的缝隙中。使得拉动拉杆时,弹性片4拉动至通孔后端2-3时因为通孔口径变小,使得连接干与通孔卡接,从而拉出瓶塞。弹性片4为刺状结构。弹性片为刺状时金属刺刺入红酒塞能够更好的卡接。拉动金属拉杆,空气沿着红酒塞瓶口孔道与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中间孔道与后塞之间的间隙——内孔道流向瓶中,瓶内外气压平衡。此时,金属刺正好刺入红酒塞。继续拉动金属拉杆,将红酒塞带出瓶口。 实施例2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1,塞体I设置有贯穿塞体I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置有拉手7,前塞3与通孔前端2_1过盈配合。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弹性片4延伸至通孔中部2-2与连接拉杆5间的缝隙中。使得拉动拉杆时,弹性片4拉动至通孔后端2-3时因为通孔口径变小,使得连接干与通孔卡接,从而拉出瓶塞。弹性片4为刺状结构。弹性片为刺状时金属刺刺入红酒塞能够更好的卡接。拉动金属拉杆,空气沿着红酒塞瓶口孔道与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一中间孔道与后塞之间的间隙一内孔道流向瓶中,瓶内外气压平衡。此时,金属刺正好刺入红酒塞。继续拉动金属拉杆,将红酒塞带出瓶口。 实施例3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1,塞体I设置有贯穿塞体I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如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直有拉手7,后塞6与通孔后纟而2_3过盈配合。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弹性片4延伸至通孔中部2-2与连接拉杆5间的缝隙中。使得拉动拉杆时,弹性片4拉动至通孔后端2-3时因为通孔口径变小,使得连接干与通孔卡接,从而拉出瓶塞。弹性片4为刺状结构。弹性片为刺状时金属刺刺入红酒塞能够更好的卡接。拉动金属拉杆,空气沿着红酒塞瓶口孔道与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一中间孔道与后塞之间的间隙一内孔道流向瓶中,瓶内外气压平衡。此时,金属刺正好刺入红酒塞。继续拉动金属拉杆,将红酒塞带出瓶口。【权利要求】1.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1),其特征在于:塞体(1)设置有贯穿塞体(1)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 )上设置有拉手(7 ),前塞(3 )与连接杆(5 )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 ),前塞(3 )和后塞(6)中至少有一个与通孔(2)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弹性片(4)为刺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弹性片(4)延伸至通孔中部(2-2)与连接拉杆(5)间的缝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前塞(3)与通孔前端(2-1)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后塞(6)与通孔后端(2-3)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7)为拉环结构。【文档编号】B65D39/16GK104354976SQ201410596981【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开启的红酒瓶塞,包括塞体(1),其特征在于:塞体(1)设置有贯穿塞体(1)的通孔(2),通孔(2)中设置有拉杆(8),通孔中部(2‑2)孔径大于通孔前端(2‑1)和通孔后端(2‑3)的孔径,拉杆(8)包括前塞(3)、后塞(6)、连接前塞(3)和后塞(6)的连接杆(5),后塞(6)上设置有拉手(7),前塞(3)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片(4),前塞(3)和后塞(6)中至少有一个与通孔(2)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代国
申请(专利权)人:杨代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