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少强专利>正文

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085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所述装置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主要由吹脱模块、循环吹脱模块、化学沉淀加药模块、尾气吸收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针对电镀废水的特点,利用降膜吸收塔作为吹脱塔,经过吹脱的电镀废水继续应用化学沉淀法进行脱除,吹脱和化学沉淀法在同一个塔中进行,不仅使含高浓度氨氮废水一次性处理达标,而且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一体化处理废水中的氨氮 装置,包含物理和化学方法,其复合处理效果使氨氮排放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以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级排放要求。
技术介绍
由于技术和处理成本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企业在排放污水时仅对C0D进行深度 处理,而往往忽略了对氨氮的处理。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 氮,一种是无机铵盐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 要因素之一,对这类污水进行回收利用时,氨氮浓度高还会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缩短设备 和管道的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目前,工业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常用的吹 脱法、吸附法、膜技术、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属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可分为传统硝 化反硝化法和新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同时硝化反硝化法、厌氧氨氧化法等。 电镀废水中的氨氮往往浓度高、C0D低的特点,其氨氮废水浓度通常达到500mg/L 以上,COD通常在200mg/L-下,难以通过生物法进行脱除。对于高浓度的电镀氨氮废水, 目前普遍采用空气吹脱法进行预处理。空气吹脱法脱除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 优点,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采用空气吹脱法比较经济可行,同时可用硫酸作吸收剂吸收 吹脱出的氨氮,生成的硫酸铵可制成化肥。但空气吹脱法也有其缺点,通常吹脱法最终氨氮 浓度仅能达到l〇〇mg/L左右,难以达到电镀废水的排放要求。另一方面,电镀废水中的的部 分氨氮是以铜氨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当水中的氨氮以铜氨络合离子[Cu(NH3)4]2+存在时,一 部分氨氮被束缚在络合离子中,这就要求增加填料高度,提高吹脱时间,然而,普通填料塔 阻力降大,难以满足络合态的氨氮脱除。因此,对于电镀废水氨氮处理,一方面需要对吹脱 塔专门设计,达到理想的吹脱效果,同时对经过吹脱的氨氮废水还需要进一步处理,使最终 处理的废水达到排放要求。 对于低浓度的电镀氨氮废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吸附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 法、膜过滤法等。吸附法虽然能够脱除低浓度的氨氮,但吸附剂解析困难;折点氯化法需要 昂贵的含氯氧化剂,处理成本企业难以承受;膜过滤法处理效果好,但投资大、浓水还需二 次处理。化学沉淀法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处理效果好,成为比较有竞争力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 化组合处理装置,针对电镀废水的特点,利用降膜吸收塔作为吹脱塔,经过吹脱的电镀废水 继续应用化学沉淀法进行脱除,吹脱和化学沉淀法在同一个塔中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组 合处理装置,不仅使含高浓度氨氮废水一次性处理达标,而且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用 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所述装置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 不同,主要由吹脱模块I、循环吹脱模块II、化学沉淀加药模块III、尾气吸收模块IV中的一 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组成。 所述装置采用降膜管作为脱除氨氮的气液接触的界面。 所述吹脱模块I采用风机吹脱空气。 所述循环吹脱模块II采用循环泵循环含氨氮废水。 所述化学沉淀加药模块III包括化学脱除槽,所需的化学药剂通过药剂加入口加 入,形成含氨氮的沉淀,沉淀通过污泥泵排出。 所述化学药剂,主要是添加含钙磷成分的无机药剂,形成含氨氮的多元复合沉淀, 从而实现对微量的氨氮脱除。 所述化学沉淀加药模块III采用风机提供加药时的搅拌系统,同时提供一定的吹脱 功能。 所述尾气吸收模块IV采用酸性吸收剂进行吸收。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体化脱除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适用于工业企业,尤其是电镀企 业氨氮含量高的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尤其是电镀废水中的氨氮,由于部分以铜氨络离子的 形式存在,同时废水可生化性差,导致该类废水的氨氮难以脱除。本专利技术针对电镀废水的特 点,采用循环吹脱与化学沉淀法进行组合,可根据排放要求,进行不同模块之间的搭配,如 果仅需要通过强化吹脱的方法实现脱除氨氮的目的,则可以以模块I、II、IV组合实现;对 于浓度较低的氨氮原水仅需通过加药来实现脱氨氮的目的,则以iii、iv组合来实现。对于浓 度较高的氨氮废水,且含有络合态的氨氮,则必须采用I、11、111、IV模块组合来实现。经过 不同的模块组合,可以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及《电镀污染物 排放标准》(GB21900-2008)规定的氨氮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尾气出口;3、脱氨段;4、尾气吸收塔;5、循环槽;6、化学脱除 槽;7、风机;8、循环泵;9、污泥泵;10、污泥出口;11、药剂加入口;12、净化水出口;13、循环 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 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块化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组合装置,包含吹脱模块 I、循环吹脱模块II、化学沉淀加药模块III、尾气吸收模块IV。为了提高氨氮吹脱效率、降低 系统的压降,在氨氮吹脱系统采用降膜管作为脱氨段3的气液两相接触界面。 降膜管脱氨塔由一系列降膜管组成,含氨氮液体首先在降膜管中形成均匀而致密 的液膜,保证了吹脱气体与液膜中的氨氮充分接触,避免了填料塔易形成沟流、压降大的缺 点。降膜管脱氨塔目前已成为首选的高效吸收设备,该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同时承受复 杂的废水成分的腐蚀。在处理方式上,采用喷淋液与空气从塔顶并流的方式,从而增加样气 与喷淋液的接触时间,提高脱除效果。 从进料口1进入的含氨氮废水经过风机7-次吹脱后,如果需要进一步吹脱,可以 经过循环槽5,通过循环泵8多次循环达到所要求的吹脱效果。 经过吹脱的含氨氮废水,需要进一步降低氨氮浓度,则可以通过加药在化学脱除 槽6中进行进一步脱除。吹脱废水通过溢流进入化学脱除槽中,所需的化学药剂通过药剂 加入口 11加入,加入的化学药剂可以是含钙磷的无机成分,形成含氨氮的沉淀,从而脱除 微量的氨氮。沉淀最终通过污泥泵9,经污泥出口 10排出。处理合格的废水通过净化水出 口 12排出脱氨氮组合装置。 吹脱尾气含气态氨氮,通过尾气吸收塔4、循环泵13循环吸收,消除二次污染,最 终尾气通过尾气出口 2排出。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 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模块I、II、IV组合对氨氮浓度为200_500mg/L的电镀废水的脱除。该组合模块主 要通过多次的吹脱循环达到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主要由吹脱模块、循环吹脱模块、化学沉淀加药模块、尾气吸收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根据废水中 氨氮浓度的不同,主要由吹脱模块、循环吹脱模块、化学沉淀加药模块、尾气吸收模块中的 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装置采用降膜管作为脱除氨氮的气液接触的界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吹脱模块采用风机吹脱空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一体化组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循环吹脱模块II采用循环泵循环含氨氮废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物理化学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少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