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854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且能够廉价制造的椅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椅子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设置于地面且支承座部(2)的脚框架(6)。脚框架(6)具有:放置于地面的底壁部(63);从底壁部(63)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64);从底壁部竖立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壁面的前壁部(65);及上壁部(66),从底壁部(63)隔着预定距离而固定于左右侧壁部(64)或者与所述左右侧壁部一体设置,并且固定于前壁部(65)或者与所述前壁部一体设置。各壁部(63~66)中的至少一个由树脂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子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椅子型按摩机1,其具备支承座部2、靠背部3、踏脚6、及扶手部7的由方材或管材构成的框架机构9。该框架机构9由放置于地面的左右一对基础框架12、连结各基础框架12的连结框架13、竖立设置于各基础框架12的前后的支柱框架14、15、连结各前后支柱框架14、15的上端的侧方连结框架16、连结侧方连结框架16的前端的前方连结框架17构成。而且,在侧方连结框架16和前方连结框架17之上设置有座部2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1及图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8990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椅子型按摩机I由于由方材或管材构成框架机构9,因而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但在组装各框架12?17而构成框架机构9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焊接或螺纹固定等工序。而且,金属制方材或管材本身价格昂贵,并且为了美观需要对框架机构9进行喷漆,或者需要包覆框架机构9的装饰材料。基于这些理由,椅子型按摩机I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且能够廉价制造的椅子。 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设置于地面且支承该座部的脚框架,所述脚框架具有:放置于地面的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竖立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壁面的前壁部;上壁部,从所述底壁部隔着预定距离而固定于所述左右侧壁部或者与所述左右侧壁部一体设置,并且固定于所述前壁部或者与所述前壁部一体设置,所述各壁部中的至少一个由树脂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脚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由树脂构成,因而能够减少脚框架的材料费或工序。而且,如上所述,由于组装各壁部而构成脚框架,因而能够确保可抵抗就座的使用者的荷载的足够的强度。 此时,所述底壁部、所述侧壁部、所述前壁部、及所述上壁部优选由树脂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对壁部之间进行固定时,无需进行焊接,也能够减少螺纹固定的部位。而且,无需对各壁部进行喷漆或利用装饰材料进行包覆。 而且,优选所述底壁部、所述侧壁部、所述前壁部、所述上壁部中的至少两个以上壁部及一个壁部和另一个壁部之间的边界的铰链部一体成型,并且使所述各壁部通过所述铰链部转动,从而形成所述脚框架。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一个金属模具能够成型多个壁部。而且,能够减少用于固定一个壁部和另一个壁部的焊接或螺纹固定等工序。 此时,所述铰链部优选形成为比所述各壁部壁薄。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成型可转动的壁部。 而且,优选在所述座部的后方具有可放倒和立起的靠背部,所述脚框架具有位于所述前壁部的后方、遍及所述左右侧壁部和所述底壁部而设置且由金属制成的后部框架,所述靠背部以能够放倒和立起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后部框架。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存在金属制的后部框架,因而能够提高脚框架整体的强度。而且,对于来自使用者的负载较大的脚框架和靠背部的连结部,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此时,所述前壁部或者所述上壁部优选构成为相对于其他壁部能够装卸或者开闭。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对位于各壁部所包围的空间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作为这种部件例如有使靠背部放倒和立起的致动器。 根据本技术,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且减少材料费或工序,能够廉价制造椅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2是立起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3是放倒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4是搬运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踏脚及连结部件相对于上部框架的连结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组装状态下的脚框架的立体图。 图7是组装状态下的脚框架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上壁部及左侧侧壁部。 图8是展开状态下的脚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是固定框架及移动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联动部件的立体图,其中,(a)表示以预定长度锁定的状态,(b)表示收缩成最短的状态。 图11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展开状态下的脚框架的平面图。 图12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的侧视图,其中,(a)表示立起姿势,(b)表示放倒姿势,(C)表示搬运姿势。 图中:1_椅子,2_座部,3_靠背部,6_脚框架,11-椅子,60-脚框架,63-底壁部,64-侧壁部,65-前壁部,66-上壁部,67-铰链部,80-后部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下面,对本技术的椅子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I的立体图。图2是立起姿势的椅子I的侧视图。图3是放倒姿势的椅子I的侧视图。图4是搬运姿势的椅子I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踏脚4及连结部件14相对于上部框架90的连结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在图2?图4中,省略图示扶手部5、侧壁部64、前壁部65。 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方向概念与就坐于图1及图2所示立起状态的椅子I上的使用者的目视方向的概念一致,其他情况适当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椅子I主要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以能够放倒和立起的方式设置于座部2的后部的供使用者倚靠的靠背部3、以能够上下摇摆的方式设置于座部2的前部且支承使用者腿部及脚部的踏脚4、设置于座部2的左右两侧且供使用者放置上肢部的扶手部5、支承座部2且设置于地面的脚框架6。 如图1所示,在靠背部3内设置有可沿体长方向升降而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的按摩单元7作为按摩机构。按摩单元7具有左右成对的施疗子7a。该成对的施疗子7a互相接近/离开而能够进行揉捏按摩,成对的施疗子7a交替进退而能够进行敲打按摩。而且,在座部2及踏脚4设置有通过空气的进排气而膨胀收缩从而分别对对应部位进行按摩的气囊8作为按摩机构。即,本实施方式的椅子I具有按摩功能。 如图2?图4所示,通过设置于座部2下方且向前后方向伸缩的直动式致动器9,靠背部3相对于座部2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放倒和立起),踏脚4相对于座部2能够向上下方向摇摆。靠背部3和踏脚4构成为互相联动移动,并且可以在靠背部3立起而踏脚4下降的立起姿势(参照图2)和靠背部3放倒而踏脚4上升的放倒姿势(参照图3)之间的任意位置停止。而且,在对椅子I进行包装、搬运时,可以成为靠背部3放倒而踏脚4下降的搬运姿势(参照图4)。 [脚框架的结构] 下面,对脚框架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6是组装状态下的脚框架6的立体图。图7是组装状态下的脚框架6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上壁部66及左侧侧壁部64。图8是展开状态下的脚框架6的立体图。 脚框架6包括:放置于底面的底壁部63、从底壁部63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64、从底壁部63的前部竖立设置的前壁部65、与底壁部63隔着预定距离而设置的上壁部66。这些各壁部63?66由通过吹塑成型形成为板状的树脂构成。 如图8所示,底壁部63和两侧壁部64、及底壁部63和两侧壁部64的边界的铰链部67 —体成型作为第I部件61,前壁部65和上壁部66、及前壁部65和上壁部66的边界的铰链部67 —体成型作为第2部件62。该铰链部67的材质与各壁部63?66的材质(树脂)相同,形成为在板厚方向上比各壁部63?66壁薄。因此,能够利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设置于地面且支承该座部的脚框架,所述脚框架具有:放置于地面的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竖立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壁面的前壁部;及上壁部,与所述底壁部隔着预定距离而固定于所述左右两侧的侧壁部或者与所述侧壁部一体设置,并且固定于所述前壁部或者与所述前壁部一体设置,所述各壁部中的至少一个由树脂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30 JP 2013-2033181.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设置于地面且支承该座部的脚框架, 所述脚框架具有: 放置于地面的底壁部; 从所述底壁部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 从所述底壁部竖立设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壁面的前壁部;及上壁部,与所述底壁部隔着预定距离而固定于所述左右两侧的侧壁部或者与所述侧壁部一体设置,并且固定于所述前壁部或者与所述前壁部一体设置, 所述各壁部中的至少一个由树脂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部、所述侧壁部、所述前壁部、及所述上壁部由树脂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光知己加藤充纪冈本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